Page 52 - 《中国药房》2023年6期
P. 52
3 讨论 3.4 浸出物检测条件的选择
3.1 显微鉴别条件的优化 本课题组前期取细风轮菜药材粉末(编号XFLC-9),
细风轮菜叶主脉较纤细,易受机械损伤,制片难度 按照 2020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201 浸出物测
大。本课题组前期将其叶下表皮分别以水、水合氯醛装 定法”项下“水溶性浸出物(冷浸法)”和“醇溶性浸出物
片,或者先用石油醚透化后再以水合氯醛装片,于光学 测定法(热浸法)”分别考察了冷浸、热浸法和不同溶剂
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上述3种方法都不能清晰地呈现药 (水,稀乙醇,30%、50%、70%、95% 乙醇和无水乙醇)对
[16]
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当采用热浸法并以稀
材叶下表皮细胞,故本研究并未选择叶主脉横切面及叶
乙醇为溶剂时,所测浸出物含量最高。
表面作显微鉴别项。细风轮菜药材茎横切面显微特征
3.5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选择
明显,且容易制片,故本研究选择茎横切面来作为该药
本课题组前期发现,当以甲醇-水和乙腈-水为流动
材的显微鉴别项。
相时,分离效果不佳,迷迭香酸色谱峰峰形拖尾,且基线
3.2 定性和定量指标性成分的选择
[20]
不稳定;随后,本课题组参考相关文献 ,对流动相进行
经中苗医专家论证,细风轮菜具清热、解毒、除湿的
了优化,当以乙腈-0.2%磷酸溶液(20∶80,V/V)进行等度
功效,主治口舌生疮(口疮)、咽喉肿痛(豆喉症、乳蛾
洗脱时,所得迷迭香酸色谱峰峰形对称,分离度大于
症)、疔疮肿毒(毒疔、毒疮、脓包)、胃肠湿热(湿热毒泻 1.5。本课题组前期使用紫外检测器对供试品溶液(编号
肚症)。现代研究表明,三萜皂苷类提取物为细风轮菜 XFLC-9)和迷迭香酸对照品溶液进行了全波长(190~
[18]
主要活性部位,具抑菌、抗炎、抗肿瘤等活性 ,其中醉 800 nm)扫描,结果显示,二者均在330 nm波长处有最大
鱼草皂苷Ⅳb 是其代表成分 ;迷迭香酸为酚酸类化合 吸收,故以此为检测波长。同时,本课题组对供试品溶
[19]
物,具有抗炎、抑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 液的提取溶剂(乙醇、甲醇、50%甲醇、70%甲醇)和料液
和保护神经细胞等药理作用 [14―15] 。这两种成分的药理 比(1∶20、1∶50、1∶80、1∶100,g/mL)进行了考察。结果显
作用能较好地体现细风轮菜清热解毒的功效,因此本研 示,称取药材粉末 0.25 g,精密加入 70% 甲醇 20 mL,超
究参考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断血流“鉴别”项以 声处理30 min可充分提取其中的迷迭香酸,且所得色谱
醉鱼草皂苷Ⅳb 为指标性成分,建立了薄层色谱鉴别方 峰峰形、分离度均较好。经方法学考察证实,所建高效
法;考虑到定性、定量指标性成分不宜相同,本研究选择 液相色谱法重复性、精密度、准确度、耐用性均良好,可
了含量相对较高的另一成分迷迭香酸作为细风轮菜药 用于细风轮菜中迷迭香酸含量的测定。
材定量分析的指标性成分。后期,本课题组将对细风轮 3.6 限度的拟定
菜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进一步完善其质 按照 10 批细风轮菜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
分、稀乙醇浸出物、迷迭香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本研究最
量标准。
终拟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分别不得过 12.0%、
3.3 薄层色谱条件的选择
12.0%、1.5%,稀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 18.0%;按干燥品
本研究以醉鱼草皂苷Ⅳb 为对照,建立了细风轮菜
计算,本品含迷迭香酸(C18H16O8 )不得少于0.45%。
药 材 的 薄 层 鉴 别 项 。 本 课 题 组 前 期 参 考 相 关 文
综上所述,本研究较全面地考察了细风轮菜药材的
献 [10―11,15] ,比较了三氯甲烷-甲醇-冰醋酸-水(7∶2.5∶1∶
各项质量指标,确定了专属性强、稳定可靠且能有效反
0.5,V/V/V/V)、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V/V/V)、三氯
映其质量的评价方法,初步建立了该药材的质量标准,
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5∶20∶11∶5,V/V/V/V)的下层
为其品质鉴定、质量控制提供了评价指标和方法,有利
溶液和乙酸乙酯-乙醇-水(8∶2∶1,V/V/V)4 种不同的展
于其后期资源利用与产品开发。
开系统,筛选得到最优展开系统为三氯甲烷-乙酸乙 参考文献
酯-甲醇-水(5∶20∶11∶5,V/V/V/V)的下层溶液。同时,本 [ 1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三
课题组对供试品溶液的提取方式、提取时间、点样量进 十六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453.
行了考察。结果显示,提取方式和提取时间对薄层斑点 [ 2 ] 王一仁. 饮片新参[M]. 上海千顷堂书局,1936:42-43.
的影响不大,故选择超声处理 15 min;当对照品溶液和 [ 3 ] 王国强 . 全国中草药汇编:卷二[M]. 3 版 . 北京:人民卫
供试品溶液的点样量均为6 μL时,所得薄层斑点清晰且 生出版社,2014:3144-3145.
分离效果较好。为保证鉴别的可靠性,本课题组前期进 [ 4 ] 浙江省卫生局.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第三集[M]. 杭州:浙
江人民出版社,1972:291-294.
行了假阳性实验,发现对照品和供试品的混合溶液在对
[ 5 ] 姚振生,熊耀康. 浙江药用植物资源志要[M]. 上海:上海
照品斑点位置并未分离。此外,本课题组还考察了薄层
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321-322.
板的耐用性和温湿度条件,结果显示,“2.3.3”项下薄层 [ 6 ] 甘慈尧 . 浙南本草新编[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条件对细风轮菜药材中醉鱼草皂苷Ⅳb的鉴别具有良好 2016:297.
的适用性,且分离度与重现性均较好。 (下转第692页)
· 686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6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