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中国药房》2023年5期
P. 130
现为推动胆红素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笔者通 1.2 BRNPs对肝肾疾病的作用
过查阅文献,综述了近年来 BRNPs 的药理作用研究进 据报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血液中三酰甘油水平
[27]
[14]
展,以期为胆红素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 呈负相关 。Hinds 等 使用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
参考。 肝小鼠,探究了聚乙二醇-胆红素(polyethylene glycol-
1 BRNPs的药理作用 bilirubin,PEG-BR)纳米颗粒对肝脏脂质积累的影响。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EG-BR组小鼠肝脏脂肪堆积
近年来,BRNPs 已被广泛用于炎症、氧化应激损伤
明显减少,血清载脂蛋白、三酰甘油和极低密度脂蛋白
和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前研究中(表1),其在胃肠道疾病、
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表明PEG-BR纳米颗粒可促进脂
肝肾疾病、皮肤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胰岛移植以及肿
肪酸摄取和脂质利用,激活肝脏 β-氧化通路,抑制脂肪
瘤的靶向治疗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生成,改善脂肪肝。
1.1 BRNPs对胃肠道疾病的作用 此外,BRNPs 还可用于改善急性肝肾损伤。Kim
[11]
Huang 等 通过 CS 和胆红素的共轭连接自组装成 等 研究发现,在暴露于过氧化氢的原代肝细胞中,
[15]
壳聚糖-胆红素(chitosan-bilirubin,CS-BR)纳米颗粒,在 PEG-BR 纳米颗粒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和抗凋亡活性;在
体内和体外研究了其对急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结果 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PEG-BR 纳米颗粒优先
表明,CS-BR纳米颗粒可有效抑制细胞和组织中炎症因 积聚在炎症病变部位,通过减少氧化应激、抑制细胞黏
子的分泌,改善黏膜再生,对乙醇诱导的急性胃溃疡具 附分子表达和中性粒细胞的招募,对肝细胞损伤发挥显
[16]
有显著疗效。该研究还发现,与单独应用胆红素相比, 著的保护作用。Huang等 报道了一种由透明质酸包被
的 ε-聚赖氨酸胆红素结合物纳米颗粒(hyaluronic acid
带有正电荷的CS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带负电的生物膜
coated ε-polylysine-bilirubin conjugate,nHA/PLBR),其
结合,黏附在黏膜病变处,使得 CS-BR 纳米颗粒能够在
可靶向积聚于肾损伤部位,保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抑
胃中长期潴留,有效促进了胆红素对胃溃疡的长效
制肾小管细胞凋亡,促进肾脏恢复。
治疗。
1.3 BRNPs对皮肤疾病的作用
Lee 等 制备了透明质酸-胆红素(hyaluronic acid-
[12]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与细胞内
bilirubin,HA-BR)纳米颗粒,用于结肠炎治疗。在葡聚 [28] [17]
ROS水平升高,激活促炎信号级联有关 。Jiang等 在
糖硫酸钠诱导的急性结肠炎小鼠模型中,HA-BR纳米颗 小鼠银屑病模型中评估了水凝胶-胆红素纳米颗粒的治
粒靶向积聚在炎症结肠部位,通过调节小鼠肠道菌群, 疗效果。结果显示,经该纳米颗粒局部治疗可有效改善
恢复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和肠道屏障功能,对急性 银屑病症状,且与皮质类固醇相比,不会引起全身细胞
结肠炎发挥强大的治疗作用。 毒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BRNPs很容易被角质形成细
表1 BRNPs在炎症、氧化应激损伤和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BRNPs组成 粒径/nm Zeta电位/mV 疾病模型 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CS、胆红素 233.9±6.6 6.2±0.8 急性胃溃疡 BRNPs通过抑制细胞和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有效减轻了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 [11]
透明质酸、胆红素 416±9 -46.2±5.2 急性结肠炎 BRNPs靶向积聚在炎症结肠部位,恢复了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和肠道屏障功能 [12]
聚乙二醇、胆红素 136±9 / 肠道炎症 BRNPs显著抑制了结肠急性炎症的进展 [13]
聚乙二醇、胆红素 / / 非酒精性脂肪肝 BRNPs可提高脂肪利用率和血浆β-羟基丁酸水平,减少饮食诱导的肝脂肪变性 [14]
聚乙二醇、胆红素 94±13 /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BRNPs优先在肝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炎症病变部位积累,提供了显著的肝保护作用 [15]
透明质酸、ε-聚赖氨酸、胆红素 226.9±4.5 -23.9±0.2 急性肾损伤 BRNPs靶向积聚在肾损伤部位,有效缓解了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保护了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抑制了肾小管细胞凋亡 [16]
水凝胶、胆红素 约70 约9 银屑病 BRNPs通过清除ROS、灭活免疫反应、限制Th17细胞分化、减少IL-17分泌等途径发挥良好的抗银屑病作用 [17]
聚乙二醇、胆红素 约108 约-20 银屑病 BRNPs可有效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内ROS水平的上调,并改善银屑病症状 [18]
pluronic F127、胆红素 100~150 -17.53±0.43 皮肤创伤 BRNPs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反应显著促进了创面愈合 [19]
聚乙二醇、胆红素 48±14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多次静脉注射BRNPs可显著延迟疾病发病、抑制疾病进展、控制疾病严重程度,且无系统免疫抑制 [20]
聚乙二醇、胆红素 94±12 -28 过敏性哮喘 BRNPs能够抑制Th2细胞的活化,显著改善小鼠过敏性肺炎症状 [21]
聚乙二醇、胆红素 68.6±5.1 -7.3±2.6 类风湿性关节炎 BRNPs优先积累在炎症关节,能减轻关节肿胀和骨侵蚀,显著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分泌,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进展 [22]
丝纤维蛋白、胆红素 268.65±6.50 -30~-26 急性胰腺炎 BRNPs通过抑制NF-κB通路和激活Nrf 2/HO-1通路保护腺泡细胞免受广泛的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对急性胰腺炎具有 [23]
很强的治疗作用
β-环糊精、ε-聚赖氨酸、胆红素 / / 胰岛移植 BRNPs显著增强了胰岛对过度氧化应激和促炎刺激的抵抗能力,并最大限度地维持了胰岛功能 [24]
聚乙二醇、胆红素 90±2 / 胰岛移植 BRNPs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和抗炎能力,可显著延长移植胰岛的存活时间 [10]
聚乙二醇、胆红素 120~140 约-30 肺纤维化 BRNPs能有效抑制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减轻小鼠的肺纤维化症状 [25]
牛血清白蛋白、胆红素 约200 16 肝癌 BRNPs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26]
/:文献中未提及;CS:壳聚糖(chitosan);ROS: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Th17: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IL-17:白细胞介素17
(interleukin-17);Th2:过敏原特异性2型T辅助细胞(allergen-specific type 2 T-helper);NF-κB: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rf 2:核因子E2相
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HO-1: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enase-1)
· 632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5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