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中国药房》2023年4期
P. 38
著降低(P<0.05)。相较于模型组,给予高、中、低剂量 3.3 代谢组学分析结果
的蓝刺头冻干粉药液及骨疏康药液可显著降低大鼠BS/ 3.3.1 分析方法稳定性考察结果 如图 4A 中 QC 样本
BV、Tb·Sp水平(P<0.05),显著升高BMD、BVF、Tb·Th 聚类良好 ,结果显示 ,6 个化合物保留时间 RSD 为
(骨疏康组除外)、Tb·N水平(P<0.05)。PET/CT结果显 0.08%~0.77%、峰面积 RSD 为 0.15%~1.12%,均小于
2%,提示分析方法稳定性与精密度良好。
示,空白组大鼠胫骨内的骨小梁排列紧密、整齐,骨结构
3.3.2 血清代谢轮廓分析 本研究采用OPLS-DA对数
完整;模型组大鼠骨小梁间隙大,出现多处无骨连接的
据进行分析,揭示组间差异及代谢轮廓。考虑药效与剂
空洞。与模型组相比,骨疏康组和蓝刺头低、中、高剂量
量两方面,由于蓝刺头低剂量有部分药效指标与模型组
组大鼠的骨微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骨小梁结构紧凑,无
没有统计学差异,而蓝刺头高剂量是临床等效剂量4倍,
骨连接的空洞得到修复。结果见图2、图3。
剂量过高与临床研究不完全切合,因此折中选择蓝刺头
3 1.5
中剂量进行比较。由各模式下得分图(图4A~C)可知,
b
( g/cm 2 ) 2 a b b b BVF/% 1.0 a b b b b 模型组与空白组可明显区分,表明两组间代谢物存在差
BMD/ 1 0.5 异;蓝刺头中剂量组空间分布于二者之间,提示药物具
有逆转 D-半乳糖诱导损伤的作用。模型预测图(图略)
0 0
2
2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显示,模型参数 R 、Q 值分别不低于 0.749、-0.298,且
A. BMD B. BVF 2 2 2
0.4 5 Q 值始终低于 R 。此外,Q 回归线的截距小于 0,提示
b b b b 该OPLS-DA模型未过度拟合,对样本预测能力良好 。
[10]
b
4
( mm ) 0.3 a b b ( 1/μm ) 3 a 模型组
0.2
Tb · Th/ Tb · N/ 2 30 空白组
骨疏康组
蓝刺头低剂量组
0.1
1 20 蓝刺头中剂量组
蓝刺头高剂量组
10 QC样本
0 0 0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t[2] -10
C. Tb·Th D. Tb·N -20
-30
20 0.20 -40
a -60 -40 -20 0 20 40
a
( 1/mm ) 15 b b b b ( mm ) 0.15 A.多组间OPLS-DA得分图
t[1]
10
0.10
BS/BV/ 5 Tb · Sp/ 0.05 b b b b 40 模型组
空白组
0 0 20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0
E. BS/BV F. Tb·Sp 1.169 06*to[1] -20
Ⅰ:空白组;Ⅱ:模型组;Ⅲ:骨疏康组;Ⅳ:蓝刺头低剂量组;Ⅴ:蓝 -40
刺头中剂量组;Ⅵ:蓝刺头高剂量组;a:与空白组相比,P<0.05;b:与 -60
-60 -40 -20 0 20 40
模型组相比,P<0.05 1.003 31*t[1]
图2 各组大鼠骨微结构指标比较(n=6) B.模型组与空白组OPLS-DA得分图
8 000 模型组
6 000 蓝刺头中剂量组
4 000
1.332 86*to[1] -2 000 0
2 000
-4 000
-6 000
-8 000
-10 000
-15 000 -10 000 -5 000 0 5 000 10 000
1.000 01*t[1]
C.模型组与蓝刺头中剂量组OPLS-DA得分图
A.空白组 B.模型组 C.骨疏康组 图4 不同组别OPLS-DA得分图
3.3.3 差异代谢物筛选与鉴定 结合上述OPLS-DA结
果,以VIP值>1且P<0.05为筛选条件获得组间差异代
谢物。并将差异代谢物峰的色谱信息与数据库、化学标
准品比对,推测并鉴定差异代谢物的结构。最终获得蓝
刺头用药后,大鼠血清中花生四烯酸、苯丙氨酸、酪氨
D.蓝刺头低剂量组 E.蓝刺头中剂量组 F.蓝刺头高剂量组 酸、色氨酸、异亮氨酸、尿酸等 18 种代谢物发生显著变
图3 各组大鼠胫骨micro-CT图 化,结果见表1。
· 416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4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