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中国药房》2023年2期
P. 59

WTP测量,但是由于医疗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且患者没有                          3 多适应证药品定价要求及方法
          充分的信息、专业知识、消费经验和认知能力,难以给出                              根据目前已有的国际经验            [2,9―11] ,并结合我国国情,
                            [4]
          真实并且一致的答案 。所以卫生经济学家一般先通过                           笔者总结了多适应证药品定价的几点要求:(1)基于价
          药物经济学评价模型计算出新药能多带来多少个质量                            值,即药品价格应与其在每个适应证上的治疗价值相
          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s)的获益,       关;(2)价格可变,即价格应具有足够的可变性和动态

          再通过调查获得1 QALY的WTP,换算出新药的最高价                        性,以反映药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相对价值的波动和其应
                                                                                  [12]
          格。因此,在价值的衡量与计算中,阈值是必要且最为                           用于各新适应证的销量 ;(3)综合考量,即定价决策应
          关键的参考指标。《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2020》目前                        考虑到卫生系统的效率、公平、可持续性和偿付能力等
                                                       [5]
          推荐的WTP阈值为1~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                       因素,同时尽可能不忽视治疗方案之间的竞争;(4)鼓励
          以 2021 年人均 GDP 计算,目前中国 WTP 阈值为 80                  创新,即设定的价格应充分鼓励新适应证的研究和开
          976~242 928 元/QALY。值得注意的是,若 QALY 的阈                发,同时有助于改善健康和提高社会福利的目标。根据
          值来源于社会 WTP 调查,那么通过药物经济学评价反                         上述要求,本研究讨论了5种目前可行的定价方法,主要
          推的新药价格仅仅是一个对于消费者而言具有经济性                            分为三大类:(1)基于产品的定价,即基于低价值适应证
          的最高价格,在这个价格下,对于制药企业是否具有经                           或混合/加权的单一定价;(2)基于适应证的定价,即按适
          济性是存疑的。基于此,卫生经济学家又提出了基于价                           应证协议不同折扣的单一定价或根据不同适应证以不
          值定价的方法,即根据药品获益和风险的相关数据来确                           同商品名上市分别定价;(3)补偿准入限制,包括仅高价
          定其价格,该定价方法同时结合了药品的临床价值和相                           值适应证补偿和限制条件补偿等方法,可从医保的管理
                                                       [6]
          关成本,并以特定疾病的 WTP 阈值为背景作出决策 。                        方式上入手,对不同适应证的报销条件进行限制,从而
                                                                                             [13]
          此时,药品的价格能很好地反映其本身所带来的效益,                           体现药品在不同适应证中的不同定价 。
          同时也可被社会所负担。价值定价的测算可通过成本-                           3.1 基于低价值适应证的单一定价
          效用分析来实现——以 QALYs 来量化获益,结合成本                            基于低价值适应证的单一定价(图1)是基于价值定
          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      价的一种形式,该法可以保证不同适应证患者均能获得
          tio,ICER),通过将ICER与阈值相比较来判断价格或者                     经济福利,至少没有福利损失。由图1可知,对于低价值
                            [7]
          基于阈值来反推价格 。以价值为基础的定价可以给人                           适应证患者,按低价值定价时患者福利不变;对于高价
                                                 [8]
          群带来对应于不同适应证的成本-健康获益比 ,因而多                          值适应证患者,按低价值定价时患者福利增加,因此这
          适应证药品的价格因适应证不同而异,这也是基于价值                           种定价方式可以使得消费者总福利增加。然而这种定
          定价的一种体现。                                           价方式的前提是药品价格需要高于制药企业的新药研
              对于多适应证药品而言,由于不同适应证的用法用                         发和生产供应成本,比较适用于以低价值适应证先上市
          量、对患者带来的健康损害和经济负担以及 ICER 阈值                        的药品。由于这种定价方式仅考虑了消费者福利,可能
          等因素均不同,其价值存在很大差异。在医保准入时需                           会打击制药企业开发药品新适应证的积极性,因此当高
          要如何根据经济学证据权衡准入哪些适应证以及以什                            价值适应证与低价值适应证之间的价值差异过大时,这
          么价格准入药品成了难题,因此在定价方法上更需慎重                           种方法就不太合适。
          决策。单一的定价方式可能会产生一些弊端,例如在多
          个适应证中若按高价值适应证定价,那其在低价值适应
          证中价格可能过高而不具有经济性,则这一适应证将不                                   价值  高价值                     平均成本
          会被准入;若基于低价值适应证定价,从长远来看,会使                                      适应证                     单一价格
                                                                                  低价值适应证
          制药企业的创新性受到打击。故有学者提出了多适应

          证定价(multi-indication pricing,MIP)的概念,也称之为                              市场份额
          基于适应证价值的定价方法(indication-based pricing,                  图1 基于低价值适应证的单一定价示意图
          IBP),即对每个适应证或者同一适应证下不同亚组人群                         3.2 混合/加权的单一定价
          收取不同的价格 。可见,对于多适应证药品的定价问                               由于基于低价值适应证的单一定价的方式并未考
                        [9]
          题,不仅要在价值和成本之间找到平衡,更需要先在该                           虑市场规模和销售量的影响,混合/加权的单一定价方法
          药品各个适应证的价值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图 2)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混合/加权的单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2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2    · 181 ·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