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中国药房》2023年1期
P. 85

4.17~20.83 μg/mL。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24 h)试                  350
                                                               300
          验结果的RSD分别为1.28%、2.01%、2.33%(n=6);加样                  250
                                                               200
          回收率试验结果显示,熊果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mAU  150  1       3
                                                               100              2                       5
          98.28%(RSD=2.14%,n=6)。                               50                                    4
                                                                0
          2.3.4 样品测定 精密吸取1 mL不同产地枇杷叶的供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t/min
          试品溶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计算样品中                                                A.混合对照品溶液
          总三萜酸含量。每个样品平行测定3次。结果显示,不                             350
                                                               300    1
          同产地枇杷叶总三萜酸的含量差异明显。其中,样品                              250               3
                                                               200
          S14 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最高,S17 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最                         mAU  150        2                       5
                                                               100
          低。结果见表2。                                             50                                    4
                                                                0
          2.4 5个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t/min
              采用HPLC法测定枇杷叶样品中5个三萜酸类成分                                            B.供试品(S14)溶液
          的含量。
                                                               350
                                                               300
          2.4.1 溶液的制备 (1)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                         250
          精密称取野鸦椿酸、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及熊果                            mAU  200
                                                               150
                                                               100
          酸对照品各适量,置于同一 25 mL 容量瓶中,加 95% 乙                      50
                                                                0
          醇超声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制成每 1 mL 分别含 594、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t/min
          580、808、302.5、1217.5 μg上述成分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C.空白溶剂
          备用。(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不同产地枇杷叶样                            1:野鸦椿酸;2:山楂酸;3:科罗索酸;4:齐墩果酸;5:熊果酸
          品粗粉各约 2 g,精密称定,置于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                                  图1 系统适用性试验HPLC图
          入95%乙醇25 mL,称定质量,超声处理30 min,放冷,再                   3.189 ng,定量限为 10.631 ng;齐墩果酸的回归方程为
          次称定质量,加 95% 乙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                       Y=408.59X-51.659(r=0.999 7),线性范围为 0.756~
          取续滤液,过0.45 μm微孔滤膜,收集滤液,备用。
                                                             6.050 μg,检测限为 5.642 ng,定量限为 18.807 ng;熊果
          2.4.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采用 Shim-pack
                                                             酸的回归方程为Y=417.29X+5.614 2(r=0.999 9),线性
          Scepter HD-C18-80(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
                                                             范围为 3.044~22.350 μg,检测限为 5.599 ng,定量限为
          乙腈(A)-甲醇(B)-0.5% 乙酸铵溶液(C)为流动相进行
                                                             18.663 ng。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24 h)试验结果良
          梯度洗脱(0~20 min:3%A→15%A,76%B→64%B,21%C;
                                                             好(RSD 均小于 2%,n=6)。野鸦椿酸、山楂酸、科罗索
          20~50 min:15%A→20%A,64%B→59%B,21%C);流
                                                             酸 、齐 墩 果 酸 和 熊 果 酸 的 平 均 加 样 回 收 率 分 别 为
          速为 1.0 mL/min;柱温为 40 ℃;检测波长为 210 nm;进
                                                             98.51%、99.32%、99.01%、98.21% 和 101.02%(RSD 均小
          样量为 20 μL。取“2.4.1”项下溶液及空白溶剂(95% 乙
                                                             于2.5%,n=6)。
          醇)按此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结果显示,5
                                                             2.4.4 样品测定 分别取不同产地枇杷叶样品适量,按
          个三萜酸类成分与其相邻峰间的分离度均大于 1.5,理
                                                            “2.4.1(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每个样品平行制
          论板数按熊果酸计大于 5 000,且空白溶剂对各成分的
                                                             备 3 份。将上述 90 份供试品溶液分别按“2.4.2”项下色
          测定无干扰。结果见图1。
                                                             谱条件测定,并根据“2.4.3”项下回归方程计算含量。结
          2.4.3 方法学考察 按文献[11]方法操作进行方法学考
                                                             果显示,不同产地枇杷叶中5个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有
          察。以进样量(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
                                                             明显差异。其中,样品 S14 中野鸦椿酸、山楂酸和科罗
          性回归获取回归方程;采用 95% 乙醇逐级稀释混合对
          照品溶液并进样分析,当信噪比为3∶1、10∶1时分别得检                       索酸的含量最高,样品S19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
          测限和定量限。结果显示,野鸦椿酸的回归方程为                             最高;样品 S4 中野鸦椿酸、山楂酸含量最低,样品 S7 中
          Y=471.76X-37.818(r=0.999 9),线性范围为 1.485~           科罗索酸含量最低,样品S1中齐墩果酸含量最低,样品
          11.880 μg,检测限为 1.537 ng,定量限为 5.126 ng;山楂           S3中熊果酸含量最低。并且,有7个产地的枇杷叶中齐
          酸的回归方程为 Y= 464.63X-50.207(r=0.999 9),线             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总含量低于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
          性范围为 1.450~11.600 μg,检测限为 2.625 ng,定量限             部)要求(即含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总含量不少于
                                                                  [3]
          为 8.750 ng;科罗索酸的回归方程为 Y= 397.8X+13.565             0.7%) ,分 别 是 S2~S4、S7、S10、S16、S17。 结 果
         (r=0.999 9),线性范围为 2.020~26.160 μg,检测限为              见表3。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1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1    · 75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