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中国药房》2022年24期
P. 75

表3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病理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临床疗效               病理疗效           NAC 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紫杉醇 NAC
          组别     n
                    CR   PR   SD  PD  有效率  无效率   pCR  非pCR
          单周方案组 91  7(7.69) 56(61.54) 28(30.77) 0(0) 63(69.23) 28(30.77) 51(56.04) 40(43.96)  方案也在不断更新,已从传统的3周化疗方案更新为密
          密集方案组 91  9(9.89) 46(50.55) 36(39.56) 0(0) 55(60.44) 36(39.56) 38(41.76) 53(58.24)  集化疗方案和单周化疗方案。有研究显示,密集化疗方
                  表4 两组患者的pCR比较[例(%)]                        案和单周化疗方案的疗效均优于3周化疗方案                    [12―13] 。本
                            单周方案组        密集方案组               研究比较了紫杉醇NAC单周方案与密集方案的疗效和
          项目                                 分级    χ  2  P
                        pCR(n=51) 非pCR(n=40) pCR(n=38)非pCR(n=53)  安全性,纳入的患者资料均完整,但排除了NAC后未在
          年龄        <50岁 17(33.33)  23(57.50)  21(55.26)  27(50.94) 0.014 0.906
                    ≥50岁 34(66.67)  17(42.50)  17(44.74)  26(49.06) 6.920 0.009  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原因为无法获取该类患者
          月经状态      已绝经 30(58.82)  15(37.50)  14(36.84)  21(39.62) 5.657 0.017  的病理报告,故无法评估该类患者的pCR情况。
                    未绝经 21(41.18)  25(62.50)  24(63.16)  32(60.38) 0.080 0.777
          肿瘤大小       T1  13(25.49)  9(22.50)  7(18.42)  12(22.64) 2.020 0.155  3.1 临床疗效分析
                     T2  33(64.71)  25(62.50)  26(68.42)  32(60.38) 1.690 0.194  从细胞学角度分析,肿瘤会在化疗间歇期加速生
                     T3  5(9.80)  6(15.00)  5(13.16)  9(16.98) 0.306 0.580
          淋巴结状态      N0  32(62.75)  21(52.50)  22(57.89)  19(35.85) 0.427 0.514  长,单周疗法缩短了化疗间隔时间,降低肿瘤再生长速
                     N1  18(35.29)  19(47.50)  15(39.47)  32(60.38) 2.430 0.119  度,能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提高疗效 [14―15] 。本研究结
                     N2  1(1.96)  0(0)  1(2.63)  2(3.77)  1.333 1.000  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无效率及病理疗效比较,差
          肿瘤分期       Ⅰ期  11(21.57)  7(17.50)  5(13.16)  5(9.43)  0.324 0.570
                                                                                      [16]
                     Ⅱ期  36(70.59)  27(67.50)  29(76.32)  40(75.47) 3.010 0.083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李丹丹 研究结果显示,紫杉醇每
                     Ⅲ期  4(7.84)  6(15.00)  4(10.53)  8(15.09) 0.105 1.000  周化疗方案的疗效优于密集化疗方案,且每周化疗方案
          雌激素受体      阳性  16(31.37)  25(62.50)  10(26.32)  32(60.38) 2.233 0.135
                     阴性  35(68.63)  15(37.50)  28(73.68)  21(39.62) 1.768 0.184  更易获得pCR。这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其原因可能为
          孕激素受体      阳性  19(37.25)  26(65.00)  12(31.58)  33(62.26) 2.411 0.120  纳入患者的人群不同及各个分子分型占比不同。
                     阴性  32(62.75)  14(35.00)  26(68.42)  20(37.74) 1.680 0.195                      [17]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阳性  31(60.78)  21(52.50)  28(73.68)  24(45.28) 0.353 0.553  中国乳腺癌发病的中位年龄在 50 岁左右 。本研
                     阴性  20(39.22)  19(47.50)  10(26.32)  29(54.72) 5.417 0.020  究结果显示,单周方案组年龄≥50岁患者的pCR显著高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于密集方案组,其原因可能为年龄≥50岁患者的基础代
              密集方案组患者的3级及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                         谢能力下降、耐受力差,更适合单周化疗方案。单周方
          率显著低于单周方案组(P<0.001),两组患者的血红蛋                       案组已绝经患者的 pCR 显著高于密集方案组。患者绝
          白减少发生率、转氨酶升高发生率、周围神经毒性发生                           经后卵巢功能变化会引起激素水平和代谢能力变化,而
          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全                        使机体敏感性降低 ,可能更适合单周化疗方案。单周
                                                                             [18]
          部完成化疗,其中有31例患者由于严重不良反应推迟化                          方案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阴性患者的 pCR 显著高
          疗,包括单周方案组 22 例(24.18%)和密集方案组 9 例                   于密集方案组。这与 Sparano 等 研究结果一致,提示
                                                                                         [13]
         (9.89%)。结果见表5。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患者更容易从单周化疗方案
              表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例(%)]                         中获益,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患者受靶向治疗
          项目        分级   单周方案组(n=91)  密集方案组(n=91)  χ  2  P   药物的影响较大,本研究未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
          中性粒细胞减少   0级     30(32.97)  80(87.91)  59.142  <0.001  3.2 安全性评价
                    1级     29(31.87)   6(6.59)
                    2级     20(21.98)   3(3.30)                   本研究结果显示,单周方案组患者的 3 级及以上中
                    3级     8(8.79)     2(2.20)               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高于密集方案组。与密集方
                    4级     4(4.40)      0
          血红蛋白减少    0级     40(43.96)  34(37.36)  2.650  0.449  案组相比,单周方案组患者未预防性使用升高白细胞的
                    1级     47(51.65)  51(56.04)              药物,因此单周方案组的发生率较高,但大部分患者推
                    2级     3(3.30)     6(6.59)
                    3级     1(1.10)      0                    迟化疗后均能完成化疗。有研究显示,采用剂量密集化
                    4级       0          0                    疗的患者预防性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高白细胞,
          转氨酶升高     0级     49(53.85)  52(57.14)  0.422  0.810  可 降 低 血 液 毒 副 作 用 发 生 率 ,大 部 分 患 者 可 完 成
                    1级     38(41.76)  32(35.16)
                                                                 [19]
                    2级     4(4.40)     7(7.69)               化疗 。
                    3级       0          0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转氨酶
                    4级       0          0
          周围神经毒性    0级     24(26.37)  22(24.18)  2.882  0.410  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虽然两组患者
                    1级     10(10.09)  14(15.38)              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
                    2级     47(51.65)  39(42.86)                           [20]
                    3级     10(10.99)  16(17.58)              与 Katsumata 等 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单周化疗方案并
                    4级       0          0                    没有明显降低周围神经毒性风险。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24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24    · 3013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