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中国药房》2022年23期
P. 87

2.4 利奈唑胺相关低钠血症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1.0
          结果
              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LT 和 AST 存在显著                          0.8
          的线性相关(P<0.001),因此选择其中一个指标纳入多
                                                                       0.6
          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中即可。最终,本研究以是否发                              灵敏度
          生低钠血症为因变量,以利奈唑胺谷浓度、基线血清钠、                                    0.4
          白细胞计数、白蛋白、总胆红素、ALT及联合使用螺内酯
          为自变量,使用前向纳入法把以上自变量纳入多因素                                      0.2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利奈唑胺谷浓度、基线血
                                                                        0
          清钠和总胆红素是发生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
                                                                          1.0            0.8           0.6            0.4           0.2             0
          0.05),见表2。                                                                  特异度
                                                                        图2 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
          表2 利奈唑胺相关低钠血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因素          β     SE   Wald  P     OR     95%CI           1.0
          利奈唑胺谷浓度     0.121  0.048  6.429  0.011  1.128  1.028~1.239
          基线血清钠      -0.329  0.089  13.569  <0.001  0.719  0.604~0.857  0.8
          总胆红素           0.007  0.002  9.011      0.003  1.007  1.002~1.011  0.6
          2.5 利奈唑胺致低钠血症的列线图模型建立                                    观测概率  0.4                     理想曲线
                                                                                                 未校准曲线
              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构建利                                                       校准曲线
          奈唑胺致低钠血症的列线图模型(图 1)。ROC 曲线结                               0.2
          果 显 示 ,ROC 曲 线 下 面 积(95%CI)为 0.874(0.794,                  0
          0.95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8.4% 和 76.7%,提示列                           0                 0.2               0.4               0.6               0.8               1.0
                                                                                     预测概率
          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图 2),利奈唑胺谷浓                                     图3 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曲线
          度的临界值为 7.1 mg/L。采用 Bootstrap 内部验证法结
                                                             3 讨论
          果显示,一致性指数为 0.859,绘制校准曲线,校准曲线
                                                             3.1 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及发生机制
          的平均绝对误差为 0.017,提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
                                                                 国内外研究表明,利奈唑胺相关低钠血症的发生率
          校准度(图3)。同时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
                                                             为 17.5%~23.6%  [10―11] ,与本研究结果 21.2% 相似,但均
          果显示,风险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高于利奈唑胺药品说明书中提及的临床Ⅲ期试验的发
             2
         (χ =4.941,P=0.064),提示该模型预测与实际发生风
                                                             生率(7%),原因可能是本研究纳入患者的感染程度多
          险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准
                                                             为重症感染。
          确度。                                                    有研究认为,利奈唑胺相关低钠血症的发生主要是
                                                             由于用药后发生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而引起
            分数
                                                             的 [12―13] ,原因可能是内源性抗利尿激素在某些药物作用
                                                                                  [14]
            利奈唑胺谷浓度                                          下释放增多或作用增强 。另有研究报道,患者在接受
                                                             利奈唑胺治疗后第8天发生低钠血症,但由于尿量充足
            基线血清钠
                                                             且体质量减轻,排除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并根
            总胆红素                                             据钠摄入量和肾脏排出量,诊断为肾性盐耗综合征,停
                                                                                    [15]
                                                             药补钠后恢复至正常范围 。因此,利奈唑胺致低钠血
            总分
                                                             症的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低钠血症风险                                           3.2 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图1 利奈唑胺相关低钠血症风险的列线图模型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利奈唑胺谷浓度、基线血清
                                                             钠、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白蛋白、ALT、AST、联合使用
          2.6 患者的转归情况
                                                             螺内酯是利奈唑胺相关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进一步
              30例发生低钠血症的患者中,17例患者在停止或减                       进行多因素 Logistics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利奈唑胺谷
          量使用利奈唑胺后血清钠水平恢复至正常范围,7 例患                          浓度、基线血清钠、总胆红素是利奈唑胺相关低钠血症
          者仅通过补充氯化钠纠正低钠血症恢复至正常范围,4                           的独立危险因素。
          例患者在停药或减量使用利奈唑胺并补充氯化钠后血                                本研究对利奈唑胺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发现患者的
          清钠水平恢复至正常范围,另有2例患者的血清钠水平                           利奈唑胺谷浓度在 0.05~46.89 mg/L 之间,表明患者体
                                                                                              [11]
          未恢复即自动出院。                                          内利奈唑胺的个体差异较大。Nishi等 研究发现,利奈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23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23    · 2893 ·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