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中国药房》2022年23期
P. 51
3.3 石淋清颗粒对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形态的影响 表4 各组大鼠肾脏结晶的评分结果(只)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管管腔明显扩张, 组别 n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肾小球、肾小管排列紊乱,肾组织损伤严重。与模型组 空白组 10 10 0 0 0 0 0
模型组 8 0 0 1 2 3 2
比较,石淋清颗粒各剂量组大鼠以上病理变化得到改
石淋清颗粒低剂量组 8 0 2 4 2 0 0
善,且中、高剂量组改善更明显;而SIRT3抑制剂组大鼠 石淋清颗粒中剂量组 10 1 4 4 1 0 0
肾脏损伤仍较为严重,肾小管、肾小球排列紊乱,且管腔 石淋清颗粒高剂量组 8 2 3 3 0 0 0
SIRT3抑制剂组 8 0 0 3 2 2 1
扩张明显。结果见图1。
排列紊乱。与模型组比较,石淋清颗粒各剂量组大鼠肾
小球基膜、足突细胞中的线粒体损伤及肾小管上皮细胞
中的线粒体损伤均减轻,且高剂量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
胞中的线粒体表现出代偿性增生;SIRT3 抑制剂组大鼠
上述肾脏超微结构仍损伤严重。结果见图3、图4。
100 μm 100 μm 100 μm
A.空白组 B.模型组 C.石淋清颗粒低剂量组
1 μm 1 μm 1 μm
A.空白组 B.模型组 C.石淋清颗粒低剂量组
100 μm 100 μm 100 μm
D.石淋清颗粒中剂量组 E.石淋清颗粒高剂量组 F. SIRT3抑制剂组
注:箭头所指为肾小球
图1 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形态显微图
3.4 石淋清颗粒对大鼠草酸钙肾结晶的影响 1 μm 1 μm 1 μm
D.石淋清颗粒中剂量组 E.石淋清颗粒高剂量组 F. SIRT3抑制剂组
空白组大鼠肾脏内未见结晶。模型组大鼠肾脏内 注:绿色箭头所指为基膜,红色箭头所指为足突,黄色箭头所指为
可见大量弥漫性分布的结晶,且大多数在肾小管管腔内 线粒体
融合成堆。与模型组比较,石淋清颗粒各剂量组大鼠肾 图3 各组大鼠肾小球的超微结构显微图
脏内结晶相对减少,呈散状分布,且高剂量组大鼠肾脏
内结晶最少,呈零星分布;SIRT3抑制剂组大鼠肾脏内结
晶部分弥漫分布但不成堆。结果见图2、表4。
1 μm 1 μm 1 μm
A.空白组 B.模型组 C.石淋清颗粒低剂量组
200 μm 200 μm 200 μm
A.空白组 B.模型组 C.石淋清颗粒低剂量组
1 μm 1 μm 1 μm
D.石淋清颗粒中剂量组 E.石淋清颗粒高剂量组 F. SIRT3抑制剂组
注:黄色箭头所指为线粒体
图4 各组大鼠肾小管的超微结构显微图
3.6 石淋清颗粒对大鼠肾组织中 MDA、SOD、ROS、
200 μm 200 μm 200 μm OPN水平的影响
D.石淋清颗粒中剂量组 E.石淋清颗粒高剂量组 F. SIRT3抑制剂组
注:箭头所指为草酸钙肾结晶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 ROS、MDA、
图2 各组大鼠草酸钙肾结晶的显微图 OPN 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SOD 水平显著降低
3.5 石淋清颗粒对大鼠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P<0.01);与模型组比较,石淋清颗粒各剂量组大鼠肾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基膜增厚,足突 组织中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逆转(P<0.05或P<0.01),
细胞中的线粒体水肿、破裂、嵴消失明显,肾小管上皮细 而 SIRT3 抑制剂组大鼠肾组织中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无
胞中的线粒体水肿、破裂、双膜结构损坏、嵴消失明显、 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5。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23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23 · 28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