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中国药房》2022年23期
P. 122
2.5.2 色谱条件 色谱柱采用 ACQUITY UPLC BEH 450
400
C18 (100 mm×2.1 mm,1.7 μm);以0.1%甲酸溶液为流动
350 空白组
相A,乙腈-甲醇(2∶3,V/V)溶液(含0.1%甲酸)为流动相 300 枳壳组
B 进行梯度洗脱(0~1 min,1%B→30%B;1~2.5 min, 体质量/g 250 生佛手组
200
30%B→60%B;2.5~6.5 min,60%B→90%B;6.5~8.5 min, 制佛手组
150
90%B→100%B;8.5~10.7 min,100%B;10.7~10.8 min, 100
0 7 14 21 28 35
100%B→1%B;10.8~15 min,1%B);流速为0.4 mL/min; t/d
柱温为45 ℃;进样量为1 μL。 A.体质量变化
32
2.5.3 质谱条件 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
30
下进行质谱分析。毛细管电离电压为2.5 kV,进样电压 空白组
28
为40 V,碰撞电压为6 eV,离子源温度为115 ℃,氮气温 摄食量/g 26 枳壳组
度为 450 ℃,氮气流速为 900 L/h,质谱扫描范围为 m/z 24 生佛手组
制佛手组
50~1 000 Da。 22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20
0 7 14 21 28 35
采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实验结果 t/d
B.大鼠摄食量变化
满足正态分布时以x±s表示,多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
40
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 LSD-t 检验(方差齐时)
或 Dunnett’s T3 检验(方差不齐时),检验水准 α=0.05。 35 空白组
选择大鼠的血清样本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 饮水量/mL 30 枳壳组
分析,对检测样本的基峰离子流图进行可视化检查,将 生佛手组
25 制佛手组
所有原始数据经代谢组学处理软件进行预处理,得到保
留时间、m/z 和峰强度的数据矩阵。将数据矩阵导入 20 0 7 14 21 28 35
SIMCA 14.0 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t/d
C.大鼠饮水量变化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图1 大鼠的体质量、摄食量和饮水量变化趋势图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ant analysis,OPLS-DA)。代
表1 各组大鼠尿液量及血清 AQP3 含量的测定结果
谢 物 用 Progenesis QI 软 件 基 于 HMDB(http://www.
(x±s,n=6)
hmdb.ca/)、Lipidmaps(https://www.lipidmaps.org/)公共
尿液量/mL 血清AQP3含量/
数据库及自建数据库进行定性。根据 P 值和代谢物浓 组别
给药第7天 给药第14天 给药第21天 给药第28天 给药第35天 (ng/mL)
度的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筛选差异代谢物,将筛 空白组 11.67±4.23 13.52±3.27 14.58±5.58 15.95±6.74 15.75±6.95 16.30±3.99
选后的差异代谢物映射到 KEGG(https://www.kegg.jp/ 枳壳组 14.22±5.13 14.90±5.64 9.53±3.04 a 13.18±3.57 12.63±4.58 27.50±6.40 a
kegg/pathway.html)数据库进行通路分析。 生佛手组 10.93±3.09 10.13±1.45 11.17±1.37 11.30±2.06 11.37±2.54 22.47±1.19
制佛手组 12.15±4.46 11.93±2.85 15.98±3.01 b 19.53±7.86 17.48±8.65 17.31±3.24 b
3 结果
a:与空白组比较,P<0.05;b:与枳壳组比较,P<0.05
3.1 药物对大鼠体质量、摄食量和饮水量的影响
3.3 大鼠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给药第0~35天,各组大鼠体质量平缓上升,各组之
3.3.1 代谢轮廓分析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
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制佛手组大鼠的摄
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采集正、负离子模式下质控样
食量、饮水量均具有高于枳壳组和生佛手组的趋势,但
本的总离子流图,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样品中代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体质量、摄食 物在较短时间内能被很好地分离。
量和饮水量变化趋势见图1。 3.3.2 PCA 根据 PCA 得分图(图 3)可知,所有质控样
3.2 药物对尿液量及血清AQP3含量的影响 本聚在一起,说明样本及分析过程中仪器稳定性良好,
给药第7、14天,各组大鼠尿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模型可靠,所得差异代谢物能够反映样本之间的生物学
(P>0.05)。给药第21天,与空白组比较,枳壳组尿液量 差异。空白组、生佛手组和制佛手组基本分离,表明生、
显著降低(P<0.05);与枳壳组比较,制佛手组尿液量显 制佛手给药后均会影响大鼠体内的正常代谢,且佛手炮制
著升高(P<0.05),且接近空白组。与空白组比较,各给 前后对大鼠体内代谢的影响存在差异。
药组血清 AQP3 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枳壳组血清 3.3.3 OPLS-DA 3 组 OPLS-DA 模型中,模型拟合优
AQP3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与枳壳组比较, 度参数 R Y 分别为 1.000、0.991、0.829,预测优度参数 Q 2
2
制佛手组血清AQP3 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接近空 分别为 0.928、0.947、0.256。空白组与生佛手组、空白组
2
2
白组。结果见表1。 与制佛手组的 R Y、Q 接近于 1,说明模型有较高的解释
· 2928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23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