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中国药房》2022年22期
P. 10
康促进基金的支持下,建立了罕见和疑难疾病患者收容 负担。
所。收容所将为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的罕见疾病患 4.2 细化罕见疾病目录遴选程序,衔接罕见疾病定义与
者提供短期住宿,并通过专家咨询支持计划和轮椅使用 目录管理
康复计划为患者提供稳定的治疗和康复环境。此外,该 由于罕见疾病是一个相对概念,定期遴选、增补和
联合会还联合韩国健康管理协会、儿童发展协会等机构 调整目录内的罕见疾病病种应作为罕见疾病管理的基
共同开展罕见疾病儿童家庭教育项目,旨在保障罕见疾 础工作。2018 年,我国发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及《罕
病患儿的受教育权利。 见病目录制订工作程序》,并明确接收各相关机构申请
社会福利法人组织是提供社会福利服务的法人组 动态更新罕见疾病目录。截至 2022 年 10 月,我国采取
织,其利用国家提供的资金从事国家委托的福利事业并 目录清单制的形式共纳入了 121 个罕见疾病,但由于罕
[11]
接受国家和社会的监督 。在罕见疾病领域,社会福利 见疾病的官方定义并未明确,目录涵盖的病种数与实际
法人组织也属于提供社会保障支持的核心机构。以韩 罕见疾病数量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同时,我国公开发布
国血友病财团为例,其承担了针对血友病患者的补充保 的罕见疾病遴选标准和工作程序仍缺乏明确的量化指
障和合作研究工作。一方面,该财团对因超过财产和收 标,不利于罕见疾病目录的增补和调整。从韩国的做法
入标准而被排除在“罕见疾病医疗费用援助计划”以外 来看,其通过明确的罕见疾病认定标准和“申请制”的目
的患者,按自付额的 50% 提供费用补助;同时设置无薪 录增补方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目录遴选程序,目前已
患者医疗费用补贴、慢性肝炎治疗费用补贴、家庭护理 将1 123种罕见疾病纳入目录当中。
补贴等项目,填补了“罕见疾病医疗费用援助计划”的保 基于韩国经验,我国应尽快明确罕见疾病定义,采
障空白。该财团还建立了就业培训费用支持、游泳健身 用“定义”和“目录”并存的管理方式,逐步扩大目录覆盖
费用支持、大学入学奖学金等社会支持项目,以促进患 范围。罕见疾病定义作为确定目录遴选依据的基础,能
者的社会融入。另一方面,该财团与研究机构合作进行 够以可量化的流行病学指标提升罕见疾病目录遴选的
前瞻性的血友病研究和患者信息登记,并总结与血友病 科学性。因此,我国应在统一罕见疾病定义的基础上,
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提高疾病管理的科学性。 进一步细化罕见疾病目录遴选标准和程序,以指导目录
4 韩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的制定工作。当然,目录遴选标准应在定义的基础上,
4.1 完善罕见疾病管理法规体系,制定纲领性行动计划 增加包括疾病诊疗现状、患者疾病负担和对医保基金的
我国针对罕见疾病的诊治和研究出台了一系列的 影响程度在内的具体指标,划定罕见疾病的保障范围。
支持政策,但研究领域的布局仍然缺乏一定的整体性和 在遴选程序上,我国依然可以延续当前的方式,由国家
[12]
全局观 。由于缺乏罕见疾病的针对性立法和专项行 组织专家分批确定罕见病目录并公布,但还应细化认定
动计划,我国罕见疾病及孤儿药相关政策分散,加之各 的具体步骤。一方面,建议在原申请要求的基础上补充
部门出台的文件对“罕见病用药”“罕见病”“罕见疾病” 开放罕见疾病目录的个人申请渠道,既保证定期增补罕
等术语表述有所差异,不利于统一管理和政策协调,政 见疾病目录的稳定性,又关注到患者需求、扩大覆盖范
策联动性不足。从疾病管理的角度出发,我国需要实现 围,增加调整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建议我国细化罕见
对罕见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用药等多个环节的全程管 疾病遴选的流程,分步骤、分小组收集疾病的诊疗现状、
理,涉及多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因此,我国还应尽 医疗费用负担程度、疾病罕见性及严重性的数据,最后
快完善罕见疾病防治与保障的法规体系,加速疾病管理 统一由专家审查,提高遴选效率和科学性。
工作的联动和落实。 4.3 探索建立罕见疾病保障基金,形成差异化援助策略
长期来看,我国可以立足于疾病研究和统计结果, 目前,我国部分省市已开展对罕见疾病保障制度的
立法明确罕见疾病及孤儿药的定义及认定标准,统一 实践探索,形成了多样的保障形式,并明显提升了罕见
“罕见疾病”“孤儿药”等表述,划定罕见疾病管理的范畴 疾病医疗保障水平,但部分省市之间的保障力度、参保
[13]
和对象。短期来看,我国可以通过出台罕见疾病管理的 要求仍然存在差异 。因此,我国可以基于各省市之间
纲领性行动计划布局全盘管理思路,实现罕见疾病的全 的实践经验,探索建立国家层面的罕见疾病医疗保障制
程管理。行动计划中应明确我国罕见疾病防治与保障 度,提升保障的公平性和统筹水平。对纳入罕见疾病目
的重点攻关方向和目标,并细化具体目标下涉及的管理 录的病种实行统一的报销管理,降低罕见疾病患者住院
部门和主要工作内容。实践中,各部门可依照行动计划 及门诊的报销自付比例。对于收入水平较低的群体,在
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有针对性地攻关罕见疾病诊疗和研 报销统一的自付比例以外,还应允许其申请单独的保费
发难点,保障罕见疾病患者的用药可及性,减轻其治疗 减免。
· 2692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22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