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中国药房》2022年20期
P. 65
2.7 CUR/BER-SMEDDS体外溶出实验 两药摩尔比为2∶1)和CUR/BER-SMEDDS培养液(CUR/
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溶出度与释放度测 BER-SMEDDS 组),给药浓度参考前期预实验结果设
[12]
定法第三法(小杯法)”进行溶出度考察 。分别以人工 置,同时设置空白 SMEDDS 组,每组各浓度设置 6 个复
胃液、人工肠液(均含 1% 吐温-80)100 mL 为溶出介质, 孔。培养 24 h 后,每孔加入 5 mg/mL MTT 试剂 20 μL,
转速为 100 r/min,温度为(37.0±0.5)℃。精密称取按 孵育 4 h 后弃去上清液,以 3 500 r/min 离心 10 min,加
“2.5.2”项下最优处方所制 CUR/BER-SMEDDS 的浓缩 DMSO 150 μL 振摇后,采用酶标仪于 490 nm 波长处检
液(未加水乳化)、CUR 原料药、BER 原料药各 100 mg, 测各孔的光密度(OD)值,计算细胞存活率和半数抑制
分别装入 0 号胶囊壳内,投入溶出介质中 。分别于溶 浓度(IC50 )。细胞存活率(%)=(OD 药物 -OD 空白对照)/
[15]
出的 5、10、15、30、60、90、120 min 时取样 5 mL(同时补 (OD 阴性对照-OD 空白对照)×100%(以空白细胞作为阴性对
加等温空白溶出介质 5 mL),于 30 s 内过 0.22 μm 微孔 照,空白培养液作为空白对照)。实验数据均以 x±s 表
滤膜,滤液稀释后测定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计算CUR、 示,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
BER 的 浓 度 ,并 按 下 式 计 算 累 积 溶 出 度(Q):Q= 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检验水
C V + ( C + C + C + C n - 1 ) V 准α=0.05。
n
2
1
0
3
W ×100%(式中,Cn 为第 n 细胞存活率检测结果(图6)显示,空白SMEDDS对
个取样点的药物浓度;V0为溶出介质总体积;V为每次取 PC-3、DU-145细胞的生长有微弱影响,但细胞生存率基
样体积;W为药物总量);同时,绘制溶出曲线,结果见图 本 都 在 80% 以 上(图 略);CUR+BER 与 CUR/BER-
5。由图 5 可知,120 min 内,在人工胃液中,BER 原料药 SMEDDS对PC-3、DU-145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作
和 CUR/BER-SMEDDS 浓缩液中 BER 的累积溶出率相 用有随浓度增加而增强的趋势。IC50计算结果(表 7)表
近,而CUR/BER-SMEDDS浓缩液中CUR在2种溶出介 明,与 CUR/BER-SMEDDS 组比较,CUR、BER 组中 2 种
质中的累积溶出率均明显高于原料药。10 min时,CUR/ 细胞的 IC50 均显著升高(P<0.05),说明与单药比较,
BER-SMEDDS 浓缩液中 CUR 和 BER 在人工肠液中的 CUR/BER-SMEDDS 能更有效地抑制前列腺肿瘤细胞
累积溶出率分别为 90.54%、90.71%,在人工胃液中的累 生长。
积溶出率分别为84.20%、59.45%,而对应CUR和BER原 100 CUR+BER组 100 CUR+BER组
CUR/BER-SMEDDS组 CUR/BER-SMEDDS组
80 BER组 80 BER组
料 药 在 人 工 肠 液 中 的 累 积 溶 出 率 分 别 为 51.09%、 CUR组 CUR组
75.92%,在人工胃液中的累积溶出率分别为 54.58%、 细胞存活率/% 60 细胞存活率/% 60
40
40
54.22%,表明该自微乳体系释药更迅速完全,有助于解
20 20
决药物溶解度低的问题。 0 0
10 20 30 40 50 60 10 20 30 40 50 60
120 120
浓度/(μmol/L) B. DU-145细胞
浓度/(μmol/L)
100
100
A. PC-3细胞
CUR累积溶出率/% 80 CUR-人工肠液 BER累积溶出率/% 80 图6 CUR/BER-SMEDDS对前列腺肿瘤细胞存活率的
60
60
影响(x±s,n=6)
40
40
CUR/BER-SMEDDS-人工肠液
CUR/BER-SMEDDS-人工肠液
20
CUR-人工胃液
BER-人工胃液
CUR/BER-SMEDDS-人工胃液 20 BER-人工肠液 表7 各种药物对 PC-3、DU-145 细胞的 IC50 (x±s,n=
CUR/BER-SMEDDS-人工胃液
0 0 6,μmol/L)
0 5 10 30 60 90 120 0 5 10 30 60 90 120
时间/min 时间/min 组别 PC-3细胞 DU-145细胞
A. CUR B. BER a a
BER组 52.48±3.24 42.66±2.95
图5 CUR、BER、CUR/BER-SMEDDS的体外溶出曲线 CUR组 57.54±2.89 a 36.31±3.29 a
BER+CUR组 20.89±2.14 22.39±2.44
2.8 CUR/BER-SMEDDS 对前列腺肿瘤细胞的体外抑 CUR/BER-SMEDDS组 17.38±2.84 20.89±1.26
制作用考察 a:与CUR/BER-SMEDDS组比较,P<0.05
采用 MTT 法进行检测。将前列腺肿瘤细胞 PC-3、 3 讨论
DU-145分别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 研究表明,CUR 和 BER 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
液中,于5%CO2、37 ℃条件(后同)下培养。分别取对数 瘤作用,可增强常规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 。
[7]
3
生长期的PC-3、DU-145细胞,按5×10 个/mL、200 μL/孔 抑制肿瘤生长需要大量游离药物,但因为 CUR、BER 的
接种至 96 孔培养板中,待细胞融合至 70%~80% 后,弃 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问题,口服给药很难将足量的药物
去上清液 ,分别加入浓度均为 10、20、30、40、50、60 递送至肿瘤细胞。已有研究表明,两药联用可通过诱导
μmol/L的游离CUR培养液(CUR组)、游离BER培养液 细胞凋亡和自噬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 [5―7] 。结合CUR
(BER组)、CUR和BER药物混合培养液(CUR+BER组, 和 BER 独特的化学性质、良好的抗癌活性、较低的毒性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20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20 ·2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