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中国药房》2022年18期
P. 30

2.3 桦褐孔菌总三萜的纯化                                                          吸附量        吸附率
                                                                   2.5                                100
          2.3.1  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             将大孔吸附树脂用                                                       90
                                                                   2.0                                 80
          95% 乙醇浸泡 24 h,然后装柱,用 95% 乙醇以 5 mL/min                                                        70
          的流速洗脱至洗脱液澄清,再用蒸馏水洗脱至无醇味                                 ( mg/g )  1.5                        60  吸附率/%
                                                                                                       50
          即可。                                                     吸附量/  1.0                            40
          2.3.2  大孔吸附树脂种类的筛选             取预处理后的 AB-8               0.5                                 30
                                                                                                       20
          型、X-5型、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分为7组,分别为单用                                                                 10
                                                                    0                                   0
          组、两两等比例混合的联用组以及三者等比例混合的混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时间/h
          用组,分别加至具塞锥形瓶中,各加入桦褐孔菌总三萜
                                                              图1 AB-8 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桦褐孔菌总三萜的静态
          粗提物溶液 20 mL(溶剂为水,质量浓度为 2.0 mg/mL,                        吸附曲线
          总三萜含量约为 0.687 mg/mL,下同),振荡 24 h(25 ℃、
                                                              总三萜粗提物溶液上样,上样速率为 1.0 mL/min,每流
          110 r/min,下同),过滤,取续滤液按“2.2.3”项下方法处
                                                              出 20 mL 流出液测定 1 次桦褐孔菌总三萜的质量浓度,
          理后测定吸光度,代入回归方程计算质量浓度。另将过
                                                              绘制动态吸附曲线(图2)。图2显示,第7份流出液中桦
          滤后的大孔吸附树脂加至具塞锥形瓶中,加乙醇20 mL,
                                                              褐孔菌总三萜质量浓度为 0.063 75 mg/mL,接近初始上
          振荡24 h,按上述方法计算其中总三萜的质量浓度。按
                                                                                               [11]
          下列公式计算吸附量、吸附率和解析率(表1):吸附量=                          样液质量浓度的1/10,即认为吸附饱和 ,故选择上样体
          V(c0-ce )/m,吸附率=(c0-ce )/c0×100%,解析量= V1c1/         积为140 mL。
          m,解析率=V1c1/[V(c0-ce )]×100%,式中c0、ce、c1分别为                0.8
                                                                   0.7
          桦褐孔菌总三萜的加入质量浓度、平衡质量浓度、解析                                ( mg/mL )  0.6
          后质量浓度,V和V1分别为吸附液(桦褐孔菌总三萜粗提                               0.5
          物溶液)及解析液(乙醇)体积,m为大孔吸附树脂质量。                               0.4
          结果显示,AB-8 型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量和吸附率最                              总三萜质量浓度/  0.3
                                                                   0.2
          高,解析率仅略低于X-5型大孔吸附树脂。综合考虑,最                               0.1
          终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桦褐孔菌总三萜。                                  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表1   不同类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桦褐孔菌总三萜吸附、                                                 流出液/份
               解析的影响                                          图2   桦褐孔菌总三萜在 AB-8 型大孔吸附树脂中的动
           树脂型号      吸附量/(mg/g)  吸附率/%   解析量/(mg/g)  解析率/%         态吸附曲线
           AB-8        2.141     93.47     1.917     89.54    2.3.5  上样液质量浓度对动态吸附的影响                 同“2.3.4”
           X-5         1.785     77.94     1.611     90.22
           D101        1.967     85.88     1.541     78.36    项下方法装柱,上样速率为1.0 mL/min,上样体积为140
           AB-8+X-5    1.864     81.39     1.633     87.58    mL,考察不同质量浓度(0.5、1.0、1.5、2.0、2.5、3.0、3.5
           D101+X-5    1.804     78.77     1.577     87.41
           AB-8+D101   2.035     88.84     1.568     77.07    mg/mL)的桦褐孔菌总三萜粗提物上样溶液对吸附率的
           AB-8+X-5+D101  1.884  82.25     1.634     86.74
                                                              影响。结果显示,上述上样液的吸附率分别为 98.61%、
          2.3.3  静态吸附曲线的绘制            精密称取预处理后的
                                                              96.55%、95.63%、94.74%、89.38%、74.69%、65.82%,可见
          AB-8型大孔吸附树脂5 g(湿质量,下同),置具塞锥形瓶
                                                              当桦褐孔菌粗提物溶液的质量浓度为 0.5~2.0 mg/mL
          中,加桦褐孔菌总三萜粗提物溶液20 mL,振荡24 h进行
                                                              时,吸附率均大于90%,考虑到生产周期和成本,最终选
          吸附,每小时测定溶液中桦褐孔菌总三萜的含量,并计
                                                              择上样液质量浓度为2.0 mg/mL。
          算吸附量和吸附率,绘制静态吸附曲线(图 1)。图 1 显
                                                              2.3.6  上样流速对动态吸附的影响              同“2.3.4”项下方
          示 ,在 吸 附 5 h 后 吸 附 量 趋 于 平 衡 ,最 终 吸 附 率 为
                                                              法装柱,用 2.0 mg/mL 的桦褐孔菌总三萜粗提物溶液上
          93.48%,表明 AB-8 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桦褐孔菌总三萜
          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在吸附 5 h 时基本达到吸附                           样,上样体积为 140 mL,考察不同上样速率(1.0、2.0、
          饱和。                                                 3.0、4.0 mL/min)对吸附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上述上样
          2.3.4  动态吸附曲线的绘制            精密称取预处理后的               速 率 下 的 吸 附 率 分 别 为 93.59%、90.52%、88.21%、
          AB-8 型大孔吸附树脂 25 g,平行 7 份,湿法装柱(2.0                   84.68%,可见当上样速率为1.0 mL/min时,吸附率最高,
          cm×30 cm,径高比为 2∶11),用 2.0 mg/mL 的桦褐孔菌               最终选择上样流速为1.0 mL/min。


          ·2200·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8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8期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