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中国药房》2022年18期
P. 25
小鼠只数均减少,大部分组别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牛膝-白芍药对组易激惹程度Ⅰ、Ⅱ、Ⅲ级小鼠只
数与镇肝熄风汤组、牛膝组、白芍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各组小鼠行为学检测结果
易激惹程度/只 麻痹震颤得分 悬挂实验得分 游泳实验得分
组别
0 Ⅰ Ⅱ Ⅲ (x±s,n=10) (x±s,n=10)(x±s,n=10)
正常对照组 9 1 0 0 0 0.35±0.41 0.20±0.42 A.正常对照组 B.模型组
模型组 0 1 5 a 4 a 3.20±0.42 a 1.70±0.48 a 2.60±0.52 a
镇肝熄风汤组 0 6 b 2 b 2 b 1.75±0.67 b 0.75±0.42 b 1.40±0.52 b
牛膝组 0 4 b 4 2 b 2.50±0.53 bc 1.30±0.48 bc 1.90±0.57 bc
白芍组 0 3 b 4 3 2.65±0.52 bc 1.45±0.50 bc 2.00±0.67 bc
牛膝-白芍药对组 0 5 b 3 b 2 b 1.95±0.74 b 0.95±0.16 b 1.50±0.53 b
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b:与模型组比较,P<0.05;c:与牛
膝-白芍药对组比较,P<0.05
3.2 牛膝-白芍药对对肝阳上亢型 PD 小鼠麻痹震颤水
平的影响 C.镇肝熄风汤组 D.牛膝组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麻痹震颤情况严
重,得分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
小鼠麻痹震颤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得分均显著降低
(P<0.05);牛膝-白芍药对组小鼠得分均显著低于牛膝
组、白芍组(P<0.05),与镇肝熄风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E.白芍组 F.牛膝-白芍药对组
3.3 牛膝-白芍药对对肝阳上亢型 PD 小鼠悬挂实验和
图1 各组小鼠脑黑质神经元超微结构图(×13 000)
游泳实验评分的影响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悬挂实验和游泳实 给药组小鼠脑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表达水平均显著升
验得分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 高(P<0.05);牛膝-白芍药对组小鼠脑黑质区TH阳性神
小鼠悬挂实验和游泳实验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 经元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牛膝组、白芍组(P<0.05),与
牛膝-白芍药对组小鼠得分均显著低于牛膝组、白芍组 镇肝熄风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P<0.05),与镇肝熄风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见表3。
>0.05)。结果见表2。 表3 各组小鼠脑黑质区 TH 阳性神经元表达结果
3.4 牛膝-白芍药对对肝阳上亢型 PD 小鼠脑黑质神经 (x±s,n=5)
元超微结构的影响 组别 平均光密度 组别 平均光密度
正常对照组 0.57±0.02 牛膝组 0.28±0.04 bc
正常对照组小鼠脑黑质神经元细胞核清晰可见,游
模型组 0.16±0.04 a 白芍组 0.26±0.06 bc
离核糖体丰富,线粒体结构清晰,内质网结构正常。模 镇肝熄风汤组 0.49±0.06 b 牛膝-白芍药对组 0.46±0.02 b
型组小鼠脑黑质神经元细胞核固缩,核周隙增宽,线粒 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b:与模型组比较,P<0.05;c:与牛
膝-白芍药对组比较,P<0.05
体肿胀,游离核糖体减少,内质网扩张。与模型组比较,
镇肝熄风汤组小鼠脑黑质神经元细胞核形态较规则,细 3.6 牛膝-白芍药对对肝阳上亢型 PD 小鼠脑黑质氧化
胞器结构较完好;牛膝组和白芍组小鼠脑黑质核固缩减 应激指标的影响
轻不明显;牛膝-白芍药对组小鼠脑黑质核固缩减轻,细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黑质中T-AOC和
胞器结构逐渐恢复。结果见图 1(图中箭头指向细胞核 SOD 表 达 水 平 均 显 著 降 低 ,MDA 表 达 水 平 显 著 升
变化部位)。 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除白芍组外)小
3.5 牛膝-白芍药对对肝阳上亢型PD小鼠脑黑质区TH 鼠脑黑质中 T-AOC 和 SOD 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MDA
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 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牛膝-白芍药对组小鼠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黑质区 TH 阳性 脑黑质中 T-AOC 和 SOD 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牛膝组、
神经元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 白芍组,MD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牛膝组、白芍组(P<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8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8 ·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