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中国药房》2022年17期
P. 62

表2 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作者                                     表3 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机构
         排序         作者              发文量/篇      首次研究发表年份     排序   机构名称(英文名)             发文量/篇 首次研究发表年份 中心性
         1          Jingwei Shao     26           2015       1   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92  2002  0.22
         2          Rene Csuk        17           2014       2   卡拉奇大学(University of Karachi)  74  2002  0.14
         3          Ruirui Zhao      13           2017       3   中国医科大学(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69  2007  0.06
         4          Guirong Zheng    11           2017       4   中国药科大学(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46  2005  0.03
         5          A Malik          11           2007       5   圣保罗大学(University of Sao Paulo)  40  2003  0.06
         6          Mingchi Wei      10           2013       6   福州大学(Fuzhou University)  36     2007   0.03
         7          Yuchiao Yang     10           2013       7   庆熙大学(Kyung Hee University)  35  2002   0.03
         8          Codruta Soica     9           2014       8   俄罗斯科学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32  2011  0.02
         9          Lulu Fan          9           2017       9   高雄医学大学(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30  2003  0.02
         10         Lee Jia           9           2015      10   南昌大学(Nanchang University)  27   2011   0.01
                                                            3.5 期刊分析
                                                                共有 896 种期刊发表了关于熊果酸的文章,发文量
                                                            排名前 10 位的期刊见表 4。其中,排名前 3 位的期刊分
                                                            别为 Molecules(127 篇)、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90 篇)、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75
                                                            篇)。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期刊主要为天然产物相关期
                                                            刊,多为《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
                                                            Q2、Q3区期刊,Q1、Q4区期刊较少。
                                                                      表4 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期刊
                                                            排序   期刊                   发文量/篇  占比/% 影响因子(JCR分区)
                                                             1   Molecules             127   3.60   4.411(Q2)
                       图2   作者合作网络图                          2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90  2.55  4.360(Q2)
                                                             3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75  2.13  5.279(Q1)
        酸的文章,发文量排名前 10 位的研究机构如表 3 所示。                        4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74  2.10  2.867(Q2)
        其中,发文量排名前 3 位的机构分别为中国科学院                             5   Natural Product Communications  54  1.53  0.986(Q4)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卡拉奇大学(University       6   Planta Medica          39   1.11   3.352(Q2)
                                                             7   Fitoterapia            38   1.08   2.882(Q3)
        of Karachi)、中国医科大学(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8   PLoS One               38   1.08   3.240(Q2)
        发文量分别为92、74、69篇。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研究                         9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37  1.05  2.823(Q3)
        机构(表 3)多为中国机构,由此可见中国机构对熊果酸                          10   Food Chemistry         37   1.05   7.514(Q1)
        研究十分重视,并且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发文机构主                            3.6  关键词分析
        要是综合性大学、医科大学、药科大学等,这可能与高校                           3.6.1  关键词共现       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经裁剪后生
        强大的学术氛围有关。各个研究机构间有一定的合作                             成672个节点、1 108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4 9的关键
        关系,但合作较紧密的多为同一地区的机构,在今后的                            词共现图谱(图4)。该图谱有共现关键词672个,其主要
        研究中可以加强不同地区间机构的合作。                                  热点词依次为 ursolic acid(熊果酸,1 170 次)、oleanolic
                                                            acid(齐墩果酸,629次)、in vitro(体外,358次)、apoptosis
                                                           (凋亡,335 次)、constituent(成分、281 次)、activation(激
                                                            活,258 次)、inhibition(抑制,251 次)、expression(表达,
                                                            243 次)、derivative(衍生物,239 次)、extract(提取,236
                                                            次)、cell(细胞,205次),这些词出现的频率较高(都超过
                                                            了 200 次)。具有较高中心性的关键词依次为 ursolic
                                                            acid(熊果酸,0.53)、oleanolic acid(齐墩果酸,0.38)、
                                                            apoptosis(细胞凋亡,0.26)、expression(表达,0.26)、acti-
                                                            vation(激活,0.25)、constituent(成分,0.18)、in vitro(体
                                                            外,0.17)、derivative(衍生物,0.14)、antioxidant(抗氧化
                                                            剂,0.14)、leave(分离,0.14)、pathway(通路,0.12)、flavo-
                                                            noid(黄酮类,0.10),详见表5。可见,熊果酸的研究热点
                                                            主要集中在熊果酸相关作用的体外实验,包括熊果酸对
                                                            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熊果酸的提取、抗氧化作用、信号
                       图3   机构合作网络图                         通路调控作用等方面。


        ·2104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7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7期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