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中国药房》2022年17期
P. 61
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针对熊果酸的研究也不断深 450
400
入,因此,本研究采用 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方法梳理
350
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熊果酸文献研究现状及 300
发展历程,探讨熊果酸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以期为 发文量/篇 250
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200
150
1 数据来源 100
50
以 WOS 为 检 索 核 心 数 据 库 ,具 体 数 据 库 包 括
0
SCI-EXPANDED、SSCI、CPCI-S、CPCI-SSH 等,使用“ur-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solic acid”为检索主题进行检索,文献类型为“article”和 年份
“article review”,语种设定为英文,文章检索时限设置为 图1 2002-2021年熊果酸研究年度发文量
200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经过剔除文献中 的大国,对中医药的研究起到了引领作用。由研究年份
的信函、会议摘要、新闻等内容,共得到有效文献 3 528 可以看出,美国相关研究开始时间较早,其余国家开始
篇。将选择的文献选择为全记录与引用的参考文献,以 研究的时间差距不大。中心性是评价网络节点在网络
“txt”文本格式导出。 中位置重要性的指标,其值≥0.1 表示该值对应的评价
2 方法 指标在知识结构的演变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中心性
[4]
本研究采用 CiteSpace 5.8.R3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分析结果中,美国的中心性值最高,其次是中国,表明美
时间分段(time slicing)为2002-2021年,时间分割设置 国和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重要程度较高。
为 1 年;节点类型(node types)为作者(author)、机构(in- 表1 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或地区
stitution)、关键词(keywords)。作者的节点设置如下:阈 排序 国家或地区 发文量/篇 研究起始年份 中心性
值(top N per slice)=25,修剪(pruning)=无;机构的节点 1 中国 1 017 2007 0.10
设置如下:阈值(top N per slice)=25,修剪(pruning)= 2 印度 345 2007 0.07
3 美国 331 2002 0.94
无;关键词的节点设置如下:阈值(top N per slice)=25, 4 巴西 198 2008 0.05
修剪(pruning)=pathfinder+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 5 韩国 195 2008 0.04
突 现 分 析 参 数 设 置 如 下 :control panel→burstiness→ 6 中国台湾 109 2008 0.02
7 巴基斯坦 108 2007 0.07
Y[1,0]=2.0,minimum duration=4;文献共被引分析将
8 波兰 101 2007 0.06
节点类型设置为“reference”。根据各节点参数设置进行 9 德国 100 2008 0.07
分析,分别生成熊果酸研究的国家或地区、作者、机构合 10 日本 100 2008 0.04
作的结果;进行关键词的共现、突现、聚类知识图谱分 3.3 作者分析
析,并进行文献共被引分析。 本研究对作者进行发文量及可视化网络分析,共生
3 结果 成 855 个节点、1 068 条连线,构成了网络密度为 0.002 9
3.1 发文量分析 的作者合作知识图谱,得到了作者合作网络的分布及作
统计2002-2021年WOS数据库中熊果酸文献的发 者的发文量,其中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作者见表2。由
文量,如图1所示。其中,2002-2007年的发文量较少, 表2可知,在熊果酸研究领域中,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作
每年不超过100篇。从2008年开始,研究熊果酸的文献 者为 Jingwei Shao、Rene Csuk、Ruirui Zhao,其发文量分
突增,年发文量均超过100篇;期间熊果酸研究年发文量 别为26、17、13篇。可视化网络分析中,节点越大说明作
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13年起发文量超过 者出现次数越多;节点间连线表示共现关系,两者之间
[5]
200篇,2020年和2021年的发文量均超过了300篇,说明 的连线越粗表明其共现关系越强 。作者合作网络图见
随着中医药研究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 图 2。由图 2 可见,作者之间形成了 6 个研究团队。其
熊果酸的研究价值,熊果酸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也在逐渐 中以 Jingwei Shao、Ruirui Zhao 等为核心的团队是熊果
提升。这提示熊果酸的研究前景良好,未来可能会有更 酸研究中规模最大的团队,该团队的研究内容为熊果酸
多的研究文献出现。 的药理作用,特别是抗癌作用及其相关模型的应用 [6-8] ;第
3.2 国家或地区分析 二大团队为Codruta Soica 等学者的团队,该团队主要进
对国家或地区进行发文量及可视化网络分析,发文 行熊果酸的研发、活性研究和临床分析 [9-10] 。
量排名前 10 位的国家或地区见表 1。结果表明,共有 3.4 机构分析
174 个国家或地区发表了熊果酸相关的文章,中国是熊 本研究对研究机构进行共现图谱分析,共生成 582
果酸研究最多的国家,其次是印度和美国。原因可能为 个节点、663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 0.003 9,结果见图 3。
熊果酸为传统中药活性成分,而我国是中医药研究领域 从研究机构数量来看,共有 582 个机构发表了关于熊果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7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7 ·2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