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中国药房》2022年17期
P. 21
2.2.3 干预措施和对照选择 中成药药物经济学评价 模方法,其从系统内部的机制、微观结构入手,通过剖析
选择的干预措施一般是针对获得国家批准且已上市的 系统进行建模,并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来分析系统内部
中成药,具有明确的适应证、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对照 结构与其动态行为的关系,从而寻觅解决问题的对
[22]
措施一般是选择与干预措施有相同适应证的常规治疗 策 。虽然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在药物经济学评价领
或者标准治疗方案 [12,21] 。在中成药药物经济学评价中, 域的应用还不够普及和成熟,但可能为系统评价中成药
要想获得全面的经济学评价结果,在干预措施或对照措 防治重大慢性病的优势提供新工具和新手段,具有较好
施的选择方面,应着重注意联合用药尤其是中西药联用 的应用前景。
方案。为了准确、合理地评价联合用药的效果,需要研 2.3.2 优化健康产出和健康量表 中成药的产出指标
究者根据药品说明书明确所研究的中成药在联合用药 包括中医证候及其改善的主要症状指标。如果能采用
中的定位,即属于基础治疗药物还是辅助治疗药物或其 生活质量量表获得患者的效用值来进行相关的中成药
他情况,并在报告中说明该定位,并且还需对其合理性 药物经济学评价,并对效用值不确定性进行敏感性分
作出解释。 析,就能更好地评价中成药的价值。我国目前应用于中
2.2.4 研究时限 研究时限不足是已发表的中成药药 医药疗效评价及卫生经济评价的普适性生命质量量表
[21]
物经济学评价文献普遍存在的问题 。中成药的药物 主要有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六维度健康调查简表和世界
经济学评价尤其要注意选择足够长的研究时限,以收集 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等,但这类量表对中医
[12]
研究所需干预方案产生的成本和健康产出 。重大慢 药干预的生命质量相关指标和关注点体现不足,且其并
性病的研究时限原则上要求更长,实践中可能会存在临 非基于中国人群健康偏好设计。国内基于中医理论疾
床试验数据有限、无法获得更新的临床疗效数据或者数 病专用的中医生命质量量表约有40个,但主要偏于对症
据不适用等多种困难。对此,可以依靠建模方法和真实 状和中医证候的描述,且大部分没有相应的效用积分转
世界研究的实际数据来弥补和完善。 化体系,也未开发配套的健康效用积分体系,一般仅适
[23]
2.2.5 评价方法 中成药药物经济学评价的主要任务 用于反映中药治疗的效果而非效用 。要想客观表现
之一是证实中成药相对于化学药的临床综合价值,为临 中医药治疗慢性病的药物经济学特点,需要制定利于患
床治疗方案的多元化和优化提供依据。中成药的特点 者自评生命质量且能体现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证候量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辨证论治和协同调动机体功 表。2021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中医生命质量评
能而发挥治疗作用。相对于化学药,中成药的功效主要 价量表》。该量表基于中医理论框架和中医健康观,可
[23]
体现为整体健康结果的改善,而非临床指标或症状发生 用于评价经中医药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变化 ,将成为
短期显著变化。成本-效用分析是比较适宜于中成药药 中医药干预患者生命质量的健康效用评价和开展中成
物经济学评价的方法之一。对于慢性病和缓解期疾病, 药防治慢性病药物经济学评价的重要测量工具,为我国
建议尽量采用以健康效用为指标的成本-效用分析法进 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及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5]
行中成药药物经济学评价 。 2.3.3 真实世界研究 要想全面、准确地研究病因复
2.3 药物经济学评价工具和方法创新 杂、多脏腑受累的慢性病治疗效果和患者整体功能、状
中医药防治重大慢性病有其特殊的规律和要求。 况的改善情况以及进行多维度结局评价,还可引入真实
大部分中成药药物经济学评价时限短、研究方向过于狭 世界研究方法,从大数据分析中收集真实世界证据。真
窄,使中成药防治重大慢性病的优势在药物经济学评价 实世界研究是一种运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真实无偏
中无法得到很好的体现。这需要通过运用模型得到长 倚或偏倚较少的人群中,对某种或某些干预措施(包括
[24]
期的研究成本和产出数据,以及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法, 诊断、治疗、预后等)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的研究 ,可
才有利于更好地评价中成药防治重大慢性病的优势。 更系统地反映和评价疾病治疗效果、药品不良反应以及
2.3.1 药物经济学系统建模 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模 健康产出。真实世界大数据分析已成为中成药防治重
型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药物经济学评价使用的模型主 大慢性病药物经济学评价的重要研究方法 [25-26] 。
要包括决策分析模型、马尔可夫模型和计量经济模型, 3 结语
其可对无法实现的试验进行合理预测,还可模拟并延长 中成药防治重大慢性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需要从
研究时限、外推试验结果等,从而为最终决策提供科学 医学价值出发,进一步创新理论、方法和工具,研究适宜
[5]
而合理的依据与解释 。针对慢性病防治的中成药药物 中成药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中
经济学评价,需要长期观察或获得较长期的产出结果, 成药治疗成本、治疗效益、患者满意度、外延效益影响、
模型法在这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需要注意的是,模型 社会公平性等,通过大样本量的中成药临床评价和高质
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模型本身容易偏离疾病发展 量的中成药系统评价报告提供科学的临床研究数据,使
的真实过程 。此外,模型法还包括一种系统动力学建 更多中成药的疗效和特点得到科学证据的支持和展
[5]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7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7 ·20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