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中国药房》2022年17期
P. 101

1.5 统计学方法                                          表 4   3 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 HR 比较(x±±s,n=30,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                           次/min)
        料以例数或率表示,采用χ 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                           组别      T0     T1     T2     T3     T4     T5
                              2
        资料以x±s表示,年龄、BMI、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气腹                        C组    75.8±10.1  73.1±8.7  66.1±8.5 a  65.0±8.7 a  64.0±7.8 a  69.2±9.0 a
                                                            D1组   76.4±9.8  70.4±9.8 ab  63.2±9.1 ab  60.1±9.1 ab  58.4±9.3 ab  64.4±9.3 ab
        时间、输液量和出血量的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                            D2组   76.2±8.6  69.1±9.0 ab  62.6±9.0 ab  59.8±8.9 ab  57.0±9.2 ab  63.0±9.3 ab
        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MAP、HR、ONSD                        a:与T0比较,P<0.05;b:与C组比较,P<0.05
        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5 3 组患者术中心动过缓发生及阿托品使用情况
        2 结果                                               比较
        2.1 3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情况比较                                    与C组比较,D1、D2组发生心动过缓和使用阿托品
            本研究无脱落患者。3组患者的年龄、BMI、麻醉时                       的患者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而 D1、D2 组之间比
        间、手术时间、气腹时间、输液量、出血量等比较,差异均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5。
        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 5 3 组患者术中心动过缓发生及阿托品使用情况比
        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情况比较(x±±s,n=30)                            较[n=30,例(%%)]
        组别  年龄/岁 BMI/(kg/m) 麻醉时间/min 手术时间/min 气腹时间/min  输液量/L  出血量/L  组别  发生心动过缓               使用阿托品
                      2
        C组 40.07±8.74 22.25±1.54 144.63±25.13 105.43±20.83 86.73±21.10 0.887±0.237 0.141±0.047  C组  2(6.7)  0(0)
        D1组 43.27±7.63 22.92±1.20 139.60±19.27 99.70±20.71 85.10±17.18 0.977±0.250 0.136±0.046  D1组  10(33.3) a  2(6.7) a
        D2组 42.87±7.24 22.87±1.18 135.57±19.06 97.23±19.24 79.83±16.31 0.943±0.231 0.131±0.034  D2组  15(50.0) a  4(13.3) a
        2.2 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ONSD比较                                   a:与C组比较,P<0.05
            3 组患者在 T0 的 ONS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P>0.05)。与T0比较,3组患者在T1的ONSD均显著减                         腹腔镜手术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为妇科良性疾病的
        小(C 组 除 外),在 T2~T5 的 ONSD 均 显 著 增 大(P<             首选手术方式,其需要采用CO2气腹和头低脚高体位的
        0.05)。与C组比较,D1、D2组患者在T1~T5的ONSD均                   结合来满足手术视野和操作需求,但会导致一系列相关
        显著减小(P<0.05),而 D1、D2 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                    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          [1-2] 。患者的腹内压升高,会在压
        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迫下腔静脉的同时使膈肌大幅上抬,使胸膜腔内压及中
        表 2  3 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 ONSD 比较(x±±s,n=30,                心静脉压上升,阻碍静脉回流,导致脑血容量及脑脊液
                                                                                      [11]
             min)                                          容量增加,从而使颅内压升高 。也有研究指出,腹腔
                                                           镜手术期间,患者体内释放的儿茶酚胺会增加其颅内
        组别      T0     T1     T2      T3     T4     T5
                                                             [12]
        C组    4.23±0.29  4.21±0.24  4.58±0.22 a  4.69±0.20 a  4.74±0.21 a  4.40±0.22 a  压 。此外,气腹时使用的 CO2会持续缓慢地经患者腹
        D1组   4.24±0.22  4.17±0.15 ab  4.44±0.16 ab  4.53±0.17 ab  4.60±0.16 ab  4.35±0.18 ab  膜吸收入血,从而导致高碳酸血症,并有可能进一步升
        D2组   4.24±0.21  4.15±0.16 ab  4.41±0.18 ab  4.50±0.18 ab  4.56±0.20 ab  4.33±0.19 ab  [13-14]
                                                           高颅内压        。颅内压的升高会使脑灌注压降低,导致
           a:与T0比较,P<0.05;b:与C组比较,P<0.05
                                                           脑缺血和脑循环受阻,甚至发展成脑疝等严重并发症,
        2.3  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MAP比较
                                                           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此类手术中,需要及时发现患
            3 组患者在 T0、T1的 MAP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者颅内压的升高并积极干预。
        义(P>0.05)。与 T0比较,3 组患者在 T2~T5的 MAP 均
                                                               然而,受限于传统的颅内压测量方法——腰椎穿刺
        显著降低(P<0.05),但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15]
                                                           后使用压力计测量脑脊液压力 ,腹腔镜手术无法使患
        义(P>0.05)。结果见表3。
                                                           者侧卧且无法避免患者腹部加压问题,故在此类手术中
        表 3 3 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 MAP 比较(x±±s,n=30,
                                                                                 [16]
                                                           无法得知患者颅内压情况 。本研究参考相关文献                      [9-10] ,
             mmHg)
                                                           采用ONSD作为反映颅内压的指标,这是因为视神经鞘
        组别      T0     T1     T2      T3     T4     T5     内蛛网膜下腔中的脑脊液与颅内脑脊液自由相通,颅内
        C组     90.9±7.0  90.0±6.6  85.1±8.2 a  83.2±8.9 a  82.6±8.6 a  88.0±8.9 a
        D1组    92.8±8.1  91.3±8.5  84.7±8.8 a  83.2±7.0 a  82.3±7.8 a  88.0±8.6 a  脑脊液与压力可传导至视神经周围,使视神经鞘产生相
                                                                  [17]
        D2组    91.0±9.1  90.5±8.8  84.6±8.9 a  82.6±8.1 a  81.8±8.2 a  87.4±8.0 a  应变化 。大量研究证实,ONSD 增宽对于诊断颅内压
           a:与T0比较,P<0.05                                  增高有着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10,17-18]  。本研究中,与
        2.4 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HR比较                                 T0比较,3组患者在T2~T5的ONSD均显著增加,提示患
            3 组患者在 T0的 H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者颅内压显著升高,这与已有的研究结论                 [19-20] 相一致。
        0.05)。与 T0比较,D1、D2 组患者在 T1,3 组患者在 T2~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与 C 组比较,D1、D2 组患者在
        T5的HR均显著降低(P<0.05)。与C组比较,D1、D2组                    T2~T4的 ONSD 均显著减小,说明右美托咪定对术中患
        患者在T1~T5的HR均显著降低(P<0.05),而D1、D2组                   者因 CO2气腹及头低脚高体位引起的颅内压升高有积
        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4。                        极的保护作用。D1、D2 组患者术中发生心动过缓和使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7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7  ·2139 ·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