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中国药房》2022年16期
P. 21

化合物 11:白色无定形粉末,HR-ESI-MS 显示 m/z                密度(optical density,OD)。细胞存活率(%)=给药组
                         +
        为 283.165 1[M+Na](计算值 283.167 4,C17H24NaO2 ),推     平均 OD 值/空白组平均 OD 值×100%。结果显示,4 个
                                      1
        测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17H24O2。 H-NMR(CDCl3,600                炔醇类化合物均对RAW264.7细胞无细胞毒作用。
        MHz)显示 5 个烯氢质子信号:δ H 6.34(1H,dd,J=15.6、            2.3.3 NO 含量测定       用 Griess 法进行检测。将 RAW
        5.4 Hz,H-9),5.96(1H,ddd,J=17.4、10.2、5.4 Hz,H-2),   264.7细胞置于96孔板中,调整细胞密度为5×10 个/孔,
                                                                                                     4
        5.77(1H,d,J=15.6 Hz,H-8),5.48(1H,br d,J=17.0 Hz,   设置空白组、模型组和给药组,给药和造模同时进行(给
        H-1b),5.27(1H,br d,J=10.2 Hz,H-1a);2 个连氧次甲         药剂量和造模剂量依据预实验结果设置)。培养24 h后
        基信号:δ H 4.98(1H,d,J=5.4 Hz,H-3),4.20(1H,m,         弃上清液,空白组加入无血清DMEM培养基,模型组加
        H-10);1 个末端甲基信号:δ H 0.88(3H,t,J=7.2 Hz,            入含脂多糖(1 μg/mL)的无血清 DMEM 培养基,给药组
        H3-17);1 组 脂 肪 族 链 信 号 :δ H 1.28~1.64(12H,m,       加入用无血清DMEM培养基配制的含不同浓度的炔醇
                     13
        H-11~H-16)。 C-NMR(CDCl3,150 MHz)中δ C:117.4         类化合物(3.13、6.25、12.5、25.0、50.0 μmol/L)和脂多糖
       (C-1),136.0(C-2),63.8(C-3),80.5(C-4),73.6(C-5),     (1 μg/mL),每孔 100 μL,每组设置 3 个复孔。培养 24 h
        71.0(C-6),77.6(C-7),108.1(C-8),150.1(C-9),72.1     后取细胞上清液在 540 nm 波长处测定 OD 值从而计算
       (C-10),37.0(C-11),25.3(C-12),29.3(C-13),29.5        NO 的含量。除化合物 10 以外,其他 3 种炔醇类化合物
       (C-14),22.7(C-15),31.9(C-16),14.2(C-17)。以上数据        对NO含量均无降低作用。与模型组相比,化合物10在
        与文献[16]报道的heptadeca-1,8-dien-4,6-diyne-3,10-diol   给药浓度为 12.5、25.0、50.0 μmol/L 时,可显著逆转脂多
        一致。                                                糖诱导的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的升高(P<0.05或P<
            化 合 物 12:无 色 油 状 物 。 ESI-MS 显 示 m/z 为          0.01)。结果见表1。
        245.24[M+H] ,综合其 1D-NMR 数据分析,推测其分子                 表1    化合物10对RAW 264.7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的
                   +
                    1
        式为 C17H24O。 H-NMR(CDCl3,600 MHz)显示 5 个烯氢                 影响(x±±s,μmol/L,n=3)
        质子信号:δ H 5.94(1H,ddd,J=17.4、10.2、5.4 Hz,H-2),       组别(给药浓度)       NO含量     组别(给药浓度)       NO含量
        5.51(1H,m,H-10),5.47(1H,d,J=17.4 Hz,H-1a),5.37      空白组            1.93±0.65  给药组(12.5 μmol/L)  19.73±2.76 b
                                                            模型组           27.49±1.89 a  给药组(25.0 μmol/L)  15.71±4.88 b
       (1H,m,H-9),5.24(1H,d,J=10.2 Hz,H-1b);1 个连氧
                                                            给药组(3.13 μmol/L)  23.53±2.75  给药组(50.0 μmol/L)  7.21±1.71 c
        次甲基信号:δ H 4.91(1H,d,J=4.8 Hz,H-3);1个与双键             给药组(6.25 μmol/L)  23.58±4.07
        相连的亚甲基信号:3.03(2H,d,J=7.2 Hz,H2-8);1个末                  a:与空白组比较,P<0.01;b:与模型组比较,P<0.05;c:与模型组
        端甲基信号:δH 0.88(3H,t,J=6.6 Hz,H3-17)。 C-NMR          比较,P<0.01
                                                13
       (CDCl3,150 MHz)中δ C:117.1(C-1),136.2(C-2),63.7      2.3.4 COX-2 蛋白表达测定         采用 Western blot 法进行
       (C-3),74.3(C-4),71.4(C-5),64.1(C-6),80.4(C-7),17.8  测定。将RAW 264.7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设置空白组、
       (C-8),122.0(C-9),133.2(C-10),27.3(C-11),29.3        模型组和给药组,给药和造模同时进行(给药剂量和造
       (C-12),29.3(C-13),29.3(C-14),31.9(C-15),22.8        模剂量依据“2.3.3”项下结果设置)。培养 24 h 后,空白
       (C-16),14.2(C-17)。以上数据与文献[15]报道的人参                  组加入不含药的 DMEM 培养基,模型组加入脂多糖
        炔醇一致。                                              (1 μg/mL),给药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化合物 10(12.5、
        2.3  炔醇类成分的抗炎活性研究                                  25.0、50.0 μmol/L)和脂多糖(1 μg/mL),每组设置3个复
        2.3.1  统计分析方法       实验结果以SPSS 21.0软件进行             孔。培养 24 h 后,于冰盒上将上清液吸出,用 PBS 清洗
        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                          细胞,加入RIPA裂解液处理30 min,以12 000 r/min离心
        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 LSD-t 检验。检验水准                       15 min后检测蛋白浓度。将蛋白高温变性后,用十二烷
        α=0.05。                                            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转至聚偏二
        2.3.2  细胞活力测定       用 CCK-8 法进行检测。为防止              氟乙烯膜上,取出,用5%脱脂牛奶封闭2 h,在4 ℃环境
        药物因具有细胞毒作用导致细胞死亡而产生假阳性结                            下与β-actin抗体(稀释比例为1 ∶ 3 000)、COX-2抗体(稀
        果,对药物是否具有杀死 RAW264.7 细胞的作用进行考                      释比例为 1 ∶ 5 000)共同孵育过夜;用 TBST 洗涤 3 次后
        察。将RAW264.7细胞置于96孔板中,调整细胞密度为                       将聚偏二氟乙烯膜与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二抗(稀释比
        5×10 个/孔,设置空白组和给药组。在 37 ℃、5%CO2条                   例为1 ∶ 5 000)在37 ℃孵育2 h,再用TBST洗涤3次后用
            4
        件下(后同)培养 24 h,弃上清液,给药组加入用无血清                       显影仪检测相应的蛋白条带。用Image J 1.8.0 软件分析
        DMEM 培养基配制的含炔醇类化合物(化合物 9~12)                       各条带灰度值,以COX-2蛋白与β-actin蛋白灰度值的比
        的药液,浓度分别为 1.56、3.13、6.25、12.5、25.0、50.0            值作为 COX-2 蛋白表达量。结果见图 1。与空白组比
        μmol/L,空白组加入无血清DMEM培养基,每孔100 μL,                   较,模型组COX-2蛋白表达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
        每组设置3个复孔。培养24 h后,每孔加入CCK-8试剂                       比较,化合物 10 在给药浓度为 50.0 μmol/L 时能显著降
        10 μL,培养1 h后用酶标仪测定450 nm波长处各孔的光                    低细胞中COX-2蛋白表达量(P<0.05)。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6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6  ·1935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