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2 - 《中国药房》2022年15期
P. 132

药性等预测了芡实的质量标志物可能属于生育酚类、多                            [ 3 ]  庄子.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62.
        酚类、木脂素类物质。另有学者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                            [ 4 ]  周祖谟.方言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93:6.
        发现α-生育酚是芡实中含量最高的生育酚类化合物,没                           [ 5 ]  苏颂.图经本草[M].胡乃长,王致谱,辑注.福州:福建科
        食子酸是芡实中含量较高的多酚类化合物,且具有较好                                 学技术出版社,1988:477-478.
                     [16]
        的抗氧化活性 ,由此推测这 2 种成分可能是芡实的潜                          [ 6 ]  王怀隐.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
                                                                 125.
        在质量标志物。
                                                            [ 7 ]  王肯堂.证治准绳集要[M].余瀛鳌,林菁,田思胜,等编
                     [50]
            张志超等 应用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不同产
                                                                 选.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11.
        地 22 批次芡实药材中铅、镉、铬、铜、汞和砷等 6 种重金
                                                            [ 8 ]  孟诜.食疗本草[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
        属的含量,结果显示,部分产地的芡实存在镉、铬、砷、汞
                                                                 版社,2003:88.
                                 [51]
        含量超标的现象。金小花等 测定了 28 个不同产地芡                          [ 9 ]  李梴.医学入门[M].何永,韩文霞,校注.北京:中国医药
        实 中 二 氧 化 硫 的 含 量 ,结 果 发 现 芡 实 不 合 格 率 为                 科技出版社,2011:259.
        10.7%。重金属和二氧化硫含量对于中药的安全性和有                          [10]  江诚.医家四要:四卷[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
        效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增加芡实重金属及二氧化硫                                 15.
        含量检查项目非常有必要。                                        [11]  李时珍.本草纲目[M].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5 结语                                                     1902-1904.
            本文对芡实炮制方法进行了归纳梳理,发现芡实的                          [12]  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M] 杨洁,校注.北京:中国医
        炮制方法有净制、切制、清炒、麸炒、蒸制等,且不同地区                               药科技出版社,2011:58.
        同一炮制方法在炮制工艺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古籍中                             [13]  李中梓.医宗必读:十卷[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
                                                                 1957:20.
        多有记载的防风汤浸制芡实现在也未见沿用,其作用还
                                                            [14]  周之干.慎斋遗书[M].熊俊,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
        需进一步论证。据《本草纲目》记载,芡实“入涩精药,连
                                                                 社,2016:68.
                  [11]
        壳用亦可” ,但现在少见连壳用,后续可深入研究芡实
                                                            [15]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M]. 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连壳用是否具有独特功效。
                                                                 1983:443.
            芡实主要化学成分为多酚类、黄酮类、甾醇类、木脂
                                                            [16]  单恬恬.芡实壳多酚分离鉴定及体外抑肿瘤机制研究[D].
        素类、脑苷脂类、生育酚类、挥发油类等,具有抗氧化、抗                               武汉:武汉轻工大学,2020.
        菌、抗肿瘤、降糖、降血脂等药理作用。目前关于芡实炮                           [17]  郭志辉.芡实多酚组分特征及其抗氧化特性研究[D].扬
        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及炮制品药理活性等相关研究较                                  州:扬州大学,2018.
        少,仅有少数研究表明芡实炒制后总黄酮含量升高、多                            [18]  ZHANG C. In vitro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Euryale ferox
        糖含量降低 。中医认为芡实经炒制后性偏温,其补脾                                 seed shell extracts and their preservation effects on pork
                   [52]
        和固涩作用增强,但具体物质基础尚未明确,因而可能                                 sausages[J]. J Food Process Preserv,2015,39(6):1172-
        出现调剂配方“以生代熟”的状况,不利于临床的规范用                                1182.
        药。目前,芡实已建立多种指纹图谱对其质量进行控                             [19]  LIU Y,WEI S L,LIAO M C. Optimization of ultrasonic
        制,其中柚皮素、总氨基酸等成分可能是影响芡实质量                                 extrac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Euryale ferox
                                                                 seed shells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J]. Ind
        的差异性成分,重金属、二氧化硫含量则是影响芡实安
                                                                 Crops Prod,2013,49:837-843.
        全性的重要指标,α-生育酚、没食子酸等可能是芡实的
                                                            [20]  李美红,杨雪琼,万直剑,等.芡实的化学成分[J].中国天
        质量标志物。
                                                                 然药物,2007,5(1):24-26.
            后续可根据芡实生、熟炮制品的基本属性,利用药
                                                            [21]  孙海林,张雅琼,谢小燕,等.芡实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
        学分析方法全面考察芡实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及
                                                                 材,2014,37(11):2019-2021.
        变化规律,应用体内、体外模型评价芡实炮制前后的药
                                                            [22]  王瑀.芡实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济南:山东大
        效作用,从而为芡实的炮制工艺传承、炮制标准制定及                                 学,2019.
        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23]  张晓云,王书源,董英.南、北芡实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比
        参考文献                                                     较及其 GC-MS 分析[J].中国粮油学报,2012,27(6):31-
        [ 1 ]  黄奭.神农本草经[M].北京:中医籍出版社,1982:138-                   35,50.
             139.                                           [24]  陈蓉,吴启南,沈蓓.不同产地芡实氨基酸组成分析与营
        [ 2 ]  房玄龄.管子[M].刘晓艺,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养价值评价[J].食品科学,2011,32(15):239-244.
             2015:300.                                      [25]  ZHAO H R,ZHAO S X,SUN C Q,et al. Glucosylsterols


        ·1914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5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5期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