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中国药房》2022年14期
P. 130
药动学目标值 。1995年Nicolau等 研究显示,CrCl> mL/min的ARC患者使用头孢唑林需要2 g、q6 h的剂量
[23]
[22]
60 mL/min 的 患 者 庆 大 霉 素 的 给 药 剂 量 需 达 到 7 (非 ARC 患者为 1 g、q8 h)才可达到 50%f T>MIC。
mg/(kg·d)。2013年Falcone等 研究发现,达托霉素在 2001 年一项研究对比了头孢曲松(2 g,q24 h)在不同
[24]
肾小球超滤状态下具有更高的清除率,cmax较正常肾功 CrCl 患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结果显示,ARC 患者药物
能患者显著降低(P<0.001),并建议可予以该类患者10 清除率和消除半衰期均大于肾功能正常患者,血药浓度
mg/(kg·d)或 750 mg/d 的剂量来达到有效治疗浓度。 也低于正常水平 。有研究报道,第四代头孢菌素类药
[33]
2010 年 Udy 等 [16] 给予 ARC 患者阿米卡星 1.2 g/d(17 物头孢吡肟、头孢匹罗的药物清除率与CrCl具有显著的
mg/kg)未达到有效的抗菌效果,提示阿米卡星在 ARC 线性关系,常规治疗剂量下 54%的 ARC 患者达不到抗
患者中也需要提高给药剂量。笔者建议ARC患者使用 菌效果 。Lipman 等 研究表明,头孢匹罗至少需要 4
[35]
[34]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时应根据TDM结果及时调整给药 g/d 才能达到 60%f T>MIC(MIC=4 mg/L),此外 4 g、
方案,以提高抗菌效果。 24 h 持续给药与 1 g、q4 h(6 g/d)持续给药均可显著提
3.3 ARC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影响 高其抗菌效果;头孢匹罗 6 g、24 h 持续给药可以达到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60%f T>MIC(MIC=16 mg/L)。除此之外,头孢他啶、
碳青霉烯类等,亦是主要经肾脏排泄,抗菌特征具有时 头孢托罗在高CrCl患者体内也呈现出低血药浓度现象,
间依赖性,抗菌效果以游离的药物浓度高于MIC的时间 可考虑通过延长给药时间、增加给药频率、持续给药等
占给药间期的百分比(%f T>MIC)来表征 。有文献 方式来达到有效的抗菌效果 [16,36] 。
[25]
显示,高CrCl是影响常规剂量β-内酰胺类药物血药浓度
3.3.3 ARC 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影响 碳青霉烯
低于MIC的独立因素 。2015年Huttner等 研究发现,
[26]
[27]
类抗菌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主要用于多重耐
ARC 患者在接受常规剂量的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
药所致的严重感染。相关研究表明,碳青霉烯类药物血
西林、头孢吡肟时,分别有77%、89%、61%、40%的患者
药浓度与CrCl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一般要求其%f T>
血药浓度低于抗菌浓度,且高CrCl与药物亚浓度状态具
MIC 大于 40% 。Novelli 等 研究发现,CrCl 对美罗培
[37]
[4]
有显著相关性。
南、亚胺培南药动学影响的节点分别为 50、70 mL/min,
3.3.1 ARC 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影响 青霉素类药
[38]
高CrCl患者应考虑调整给药方案。Tröger等 研究显示,
物在抗感染治疗中应用广泛,尤其含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美罗培南在ARC患者中需提高剂量至8 g/d(2 g、q6 h),
抑制剂的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常用于多重耐药菌引
甚至 12 g/d(2 g、q4 h),静脉滴注 30 min 才可达到有效
起的重症感染,一般感染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动学
的抗菌效果,且该给药方案未发生相关不良反应。
目标%f T>MIC 为 40%~70%,严重感染下%f T>
Lamoth 等 [39] 建议 ARC 患者需给予亚胺培南至少 500
[25]
4MIC需达到90%~100%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均主
mg、q4 h 或者 750 mg、q6 h,静脉滴注 2 h,才能达到
要以原型从肾脏排泄。2012年Felton等 建议严重感染
[28]
90%f T>MIC(MIC=1 mg/L);严重感染下(MIC=2
(MIC=16 mg/L)时可提高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给药剂量
mg/L)需要6 g/d的给药剂量。同样的,多利培南在应用
至 4 g、q6 h、3 h 静脉滴注。一项哌拉西林和美罗培南
于 ARC 患者时也需要调整给药方案,比如延长输注时
TDM 剂量优化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给予 ARC 患
[40]
间或增加给药剂量 。
者高于标准方案30%~100%的剂量,100%f T>MIC达
标率为 69%,且联合 TDM 可显著提高 100%f T>4MIC 3.4 ARC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影响
的达标率(57.9%vs.15.8%,P=0.007) 。2014 年 Akers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杀菌
[29]
等 [30] 研 究 认 为 ,哌 拉 西 林/他 唑 巴 坦 用 于 严 重 感 染 作用,广泛用于泌尿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和呼吸系统
(MIC=16 mg/L)时,连续给药至少需要12 g/d才能达到 感染等,抗菌特征具有浓度依赖性,AUC/MIC≥125;该
50%f T>MIC;若间歇性给药,则需要 3~4 g、q4 h 或者 类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ARC状态下药物清除率显著增
6~8 g、q6 h(总剂量 24~36 g/d)才能到达 50%f T> 加,因此 ARC 患者需调整给药剂量,必要时可联合
[4]
[41]
MIC。Quinton 等 研究发现,哌拉西林按多室模型分 TDM 。Roberts 等 研究显示,严重感染患者按 CG 公
[31]
布,超剂量应用可能会在中枢系统蓄积,从而产生神经 式计算的CrCl≥130 mL/min时,左氧氟沙星给药剂量需
毒性(浓度节点为 157.2 mg/L,特异性为 96.7%,敏感度 提高至常规剂量的 1.25~1.5 倍,即 750~1 000 mg/d。
为 52.2%)。由此可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ARC患者 环丙沙星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及部分革兰氏阳性菌
的抗感染治疗中建议根据TDM结果调整剂量以达到有 敏感,尤其对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敏感。
[42]
效的血药浓度。 Khachman等 研究显示,严重感染患者按CG公式计算
3.3.2 ARC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影响 头孢菌素类 的CrCl为(89±54)mL/min时,环丙沙星常规剂量1 200
抗菌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抗菌效果以%f T> mg/d的达标率仅有12%;根据蒙特卡洛模拟,ARC患者
[32]
MIC来表征。2015年Roberts等 研究发现,CrCl为215 需 1 200 mg/d 或 2 400 mg/d 才可达到有效的抗菌效果,
·1784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4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