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中国药房》2022年13期
P. 66

谱仪测定RBC和FA-RBC的结构。                                  2.9 细胞摄取实验
        2.4 DOX-CS-NPs的制备与表征                                    取对数生长期的MCF-7细胞,以1×10 个/孔接种至
                                                                                                4
            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 DOX-CS-NPs 。在 25 ℃、                   96 孔板中,于 37 ℃、5%CO2条件下培养 24 h 后,弃去原
                                            [13]
        400 r/min 的磁力搅拌下,于壳聚糖醋酸溶液(pH6.0)中                   培 养 基 ,分 别 加 入 含 DOX、FA-RBC-DOX-CS-NPs 和
        加入DOX溶液,缓慢滴加三聚磷酸钠溶液至产生乳光,                           FA+FA-RBC-DOX-CS-NPs(游离 FA 用于封闭受体以验
        继续磁力搅拌10 min得纳米粒混悬液;将纳米粒混悬液                         证纳米粒的入胞作用是否由 FA 受体介导)的新鲜培养
        置 于 超 滤 管(100 kDa)中 离 心(4 000 r/min),即 得            基(以 DOX 计,质量浓度均为 5 μg/mL);另设不加药物
        DOX-CS-NPs。其中,DOX溶液、壳聚糖醋酸溶液、三聚                      的空白组。于培养1、4 h时移除培养基,以4%多聚甲醛
        磷酸钠溶液的质量浓度分别0.5、1.5、0.4 mg/mL,体积比                   固定 30 min;以 PBS 洗涤后,用 10 µg/mL 的 DAPI 染色
        为 5 ∶ 5 ∶ 4。采用激光纳米粒径仪测定该纳米粒的粒径、                     1 h,采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摄取情况。
        多分散性指数(polydisepersity index,PDI)和Zeta电位。           3 结果与分析
        2.5 DOX-CS-NPs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3.1 FA-PEG2000-DSPE的合成结果
            取适量DOX(质量记为M)按“2.4”项下方法制备纳
                                                                FA、NH2-PEG2000-DSPE 和 FA-PEG2000-DSPE 的
        米粒混悬液并超滤,取下清液,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1 H-NMR 如图 2~图 4 所示。对比图谱可知,图 4 中
        计测定其中 DOX 含量(记为 M1 ) 。取超滤膜上纳米
                                     [14]
                                                            7.73~7.55 ppm(e)和6.75~6.49 ppm(f)位置的2个峰分
        粒,冻干,称质量(记为M2 )。计算包封率和载药量,具体
                                                            别对应FA苯环上的H原子;8.11 ppm(d)和6.94 ppm(g)
        公式如下:包封率(%)=(M-M1 )/M×100%,载药量
                                                            位置的 2 个峰分别对应 FA 上—NH—基团的 H 原子;
        (%)=(M-M1 )/M2×100%。
                                                            4.33 ppm(b)、4.49 ppm(h)、8.65 ppm(i)位置的峰也与
        2.6  FA-RBC-DOX-CS-NPs的制备及表征
                                                                 1
                                                            FA的 H-NMR相符;3.51 ppm和1.24 ppm位置的峰分别
            采用细胞破碎仪处理FA-RBC(功率100 W,先破碎
                                                            属 于 NH2-PEG2000-DSPE 中 —C17H35、—OCH2CH2— 基
        4 s,间隔 5 s 后,再破碎 5 s),将破碎后的 FA-RBC 和
                                                            团上的H原子。由此表明,载体材料FA-PEG2000-DSPE
        DOX-CS-NPs 经 400 nm 聚碳酸酯膜挤压 3 次后,再经
                                                            合成成功。
        200 nm 聚 碳 酸 酯 膜 挤 压 5 次 ,即 得 FA-RBC-DOX-
        CS-NPs。采用激光纳米粒径仪测定其粒径、PDI 和Zeta                                                               14 000
                                                                                                      13 000
        电位。                                                                                           12 000
                                                                                                      11 000
        2.7  体外释放特性考察                                                                                 10 000
                                                                                                      9 000
            分 别 取 适 量 DOX、DOX-CS-NPs、FA-RBC-DOX-                                                      8 000
                                                                                                      7 000
        CS-NPs 置于不同透析袋中,再将各透析袋分别置于 pH                                                                 6 000  吸收强度
                                                                                                      5 000
        7.4(模拟体循环环境)和pH6.5(模拟肿瘤微环境)的PBS                                                               4 000
                                                                                                      3 000
        溶液(释放介质)中,于 37 ℃、100 r/min 摇床上进行透                                                             2 000
                                                                                                      1 000
        析。在预定的时间点(1、2、4、8、12、24、48、72 h),取出                                                              0
                                                                                                     -1 000
        10 mL释放介质并补充等量新鲜介质,按“2.5”项下紫外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分光光度法测定取出的释放介质中DOX的含量,并计算                                             δ/ppm
                                                                                    1
        累积释放率。                                                            图2   FA的 H-NMR图
        2.8 体外抗肿瘤活性考察
                                             4
            取对数生长期的MCF-7细胞,以1×10 个/孔接种至                                                               3 400
        96 孔板中,于 37 ℃、5%CO2条件下培养 24 h 后,弃去原                                                           3 000
        培 养 基 ,分 别 加 入 含 DOX、DOX-CS-NPs、FA-RBC-                                                       2 600
                                                                                                      2 200
        DOX-CS-NPs 的培养基(以 DOX 计,质量浓度均分别为
                                                                                                      1 800
        0.001、0.010、0.100、0.500、1.000、5.000 μ g/mL),每 孔                                               1 400  吸收强度
        100 µL,各浓度平行 5 份;另设对照组(只加细胞不加药                                                                1 000
        物)。培养 48 h 后,加入 10 µL MTT(5 mg/mL),继续培                                                         600
        养 4 h;吸出培养基,加入 DMSO 150 µL,采用酶标仪于                                                              200 0
                                                                                                     -200
        570 nm波长处测定各孔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
                                                             6.6 6.2 5.8 5.4 5.0 4.6 4.2 3.8 3.4 3.0 2.6 2.2 1.8 1.4 1.0 0.6
        并计算细胞存活率,细胞存活率(%)=(给药组平均OD                                             δ/ppm
        值/对照组平均OD值)×100%。                                         图3 NH2-PEG2000-DSPE的 H-NMR图
                                                                                            1

        ·1596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3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3期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