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中国药房》2022年10期
P. 113

表1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基础疾病及临床事件比较[例(%%)]
         基本信息               VRE组(24例)  VSE(266例)  χ /t/Z  P  项目          VRE(24例)  VSE(266例)  χ  2    P
                                               2
         性别(女/男)/例            11/13    121/145  0.001  0.974  基础疾病
         年龄[M(P25,P75)]/岁  60.0(51.5,68.8)  62.0(48.0,71.0) 3 015.000  0.653  高血压  5(20.8)  66(24.8)  0.188  0.664
         年龄分布/例(%)                              1.040  0.595  糖尿病          4(16.7)  51(19.2)  0.090  0.76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8.3)  9(3.4)   1.478    0.224
          <45岁               3(12.5)  46(17.3)
                                                             消化道肿瘤         6(25.0)  70(26.3)  0.020  0.888
          45~60岁             9(37.5)  75(28.2)
                                                             重症胰腺炎         1(4.2)  9(3.4)   0.041    0.840
          >60岁              12(50.0)  145(54.5)
         送检科室/例(%)                             32.523  0.090  消化腺疾病        1(4.2)  21(7.9)  0.436    0.509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0(0)    23(8.6)  2.254    0.133
          妇产科                0(0)     26(9.8)
                                                             血液系统疾病        1(4.2)  10(3.8)  0.010    0.920
          肝胆外科              13(54.2)  58(21.8)
                                                            临床事件
          骨科                 4(16.7)  16(6.0)
                                                             导尿           22(91.7)  220(82.7)  1.280  0.258
          泌尿外科               0(0)     3(1.1)
                                                             气管插管         22(91.7)  200(75.2)  3.330  0.068
          烧伤整形外科             0(0)     4(1.5)                 深静脉置管         2(8.3)  12(4.5)  0.700    0.403
          胃肠外科               4(16.7)  69(25.9)               盆腹腔手术        18(75.0)  165(62.0)  1.590  0.207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1(4.2)   23(8.6)                其他外科手术        5(20.8)  36(13.5)  0.966  0.326
          老年科                0(0)     7(2.7)
                                                                  表3 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神内科                0(0)     12(4.5)
                                                                                                    2
          消化内科               0(0)     10(3.8)              项目                     VRE组(24例) VSE组(266例)  χ /Z  P
          血液内科               0(0)     8(3.0)               检出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例(%)
          其他内科               1(4.2)   16(6.0)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20(83.3)  217(81.6)  0.045 0.831
          其他外科               1(4.2)   14(5.3)               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              6(25.0)  74(27.8)  0.088 0.767
         标本送检季节/例(%)                            4.016  0.260  万古霉素                 2(8.3)  13(4.9)   0.533 0.465
          春                  2(8.3)   64(24.1)             检出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例(%)                          2.798 0.592
          夏                  6(25.0)  48(18.0)              无                      3(12.5)  42(15.8)
                                                            β-内酰胺类或联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9(37.5)  82(30.8)
          秋                  9(37.5)  70(26.3)
                                                            糖肽类或联用其他抗菌药物           5(20.8)  91(34.2)
          冬                  7(29.2)  84(31.6)
                                                            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等抗菌药物         2(8.3)  13(4.9)
         标本种类/例(%)                              9.858  0.197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5(20.8)  38(14.3)
          胆汁                 5(20.8)  18(6.8)
                                                           抗菌药物使用时间[M(P25,P75)]/d  14(6.0,19.8)  12(6.0,20.0) 3 110.000 0.835
          医用导管               1(4.2)   7(2.6)
          伤口分泌物              6(25.0)  56(21.1)                   表4   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临床结局比较
          腹腔积液               8(33.3)  96(36.1)                                                  2
                                                            项目               VRE(24例)  VSE(266例)  χ /Z  P
          生殖道分泌物             0(0)     4(1.5)                临床表现/例(%)                           7.899  0.019
          尿液                 0(0)     38(14.3)               无表现              6(25.0)  25(9.4)
          胸腔积液               0(0)     2(0.8)                 炎症指标异常           2(8.3)  70(26.3)
          血液                 4(16.7)  45(16.9)               有临床症状及炎症指标异常    16(66.7)  171(64.3)
         血培养报阳时间(x±s)/h     14.23±1.75  15.03±7.03  -0.227  0.821  临床结局/例(%)                    3.062  0.216
         肠球菌种类/例(%)                            251.320 <0.001  好转            19(79.2)  225(84.6)
          屎肠球菌               3(12.5)  138(51.9)              自动出院             4(16.7)  19(7.1)
          粪肠球菌               0(0)    119(44.7)               死亡               1(4.2)  22(8.3)
          鹑鸡肠球菌             16(66.7)  0(0)                  住院时间[M(P25,P75)]/d  30(21.3,58.0)  34(21.0,57.0)  3 056.500  0.731
          铅黄肠球菌              5(20.8)  0(0)                 2.5  两组患者检出病原菌的耐药情况
          鸟肠球菌               0(0)     7(2.6)
          其他                 0(0)     2(0.8)                   VRE 组中,屎肠球菌仅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替
         混合感染菌株类型 /例(%)                        14.268  0.027  加环素敏感(耐药率均为0),对其余抗菌药物均耐药(耐
                 a
          无                  4(16.7)  119(44.7)            药率均为 100%);未检出粪肠球菌。VSE 组中,屎肠球
          革兰氏阳性球菌            1(4.2)   1(0.4)               菌除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
          革兰氏阳性杆菌            0(0)     1(0.4)               (耐药率≤0.72%)外,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
          革兰氏阴性球菌            0(0)     0(0)
          革兰氏阴性杆菌           19(79.2)  129(48.5)            55%;粪肠球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
          真菌                 0(0)     13(4.9)              60%,对其余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大于60%。两组患者
          真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         0(0)     2(0.8)               检出菌株的耐药率(除利奈唑胺、克林霉素、替加环素
          革兰氏阴性杆菌及革兰氏阳性球菌    0(0)     1(0.4)
                                                           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5
           a:革兰氏阳性球菌主要为缓症链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等;革兰氏
                                                           (由于存在中度敏感菌,故部分菌种耐药率和敏感率的
        阳性杆菌主要为纹带棒状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
                                                           合计值不等于100%;此外,由于部分病原菌的药敏谱并
        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阴沟肠杆菌、产酸克雷伯菌、弗氏枸橼酸杆菌等;真菌主要为白念珠                     未包含全部10种抗菌药物,故进行耐药检测的病原菌数
        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                                     量不同于检出病原菌总数)。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0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0  ·1255 ·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