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中国药房》2022年10期
P. 108

2.2.2  移植物存活率        两组均有患者在随访时间内发                  表 3  两组肾移植患者长期随访的安全性指标结果[例
        生移植物失功。尽管dt-MMF组患者的1、3、5年移植物                             (%%)]
        存 活 率 始 终 略 高 于 c-MMF 组(分 别 为 99.68% vs.                            PSM前                PSM后
                                                             安全性指标
        99.14%、97.78% vs. 97.14%、96.20% vs. 94.29%),但                dt-MMF组(n=316) c-MMF组(n=350)  dt-MMF组(n=237) c-MMF组(n=237)
                                                             感染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689、0.600、0.248)。按
                                                              肺部感染      122(38.61)  153(43.71)  95(40.08)  107(45.15)
        1∶1 PSM后,两组患者的1、3、5年移植物存活率比较,差                        尿路感染       32(10.13)  41(11.71)  23(9.70)  25(10.55)
        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247、0.559、0.521)。结                   血液系统
                                                              血小板减少      81(25.63)  83(23.71)  62(26.16)  68(28.69)
        果如表2所示。
                                                              红细胞减少      65(20.57)  60(17.14)  46(19.41)  43(18.14)
        2.2.3  急性排斥反应        dt-MMF 组有 12 例患者发生急              白细胞减少      33(10.44)  36(10.29)  25(10.55)  32(13.50)
        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 3.80%),c-MMF 组有 23 例患者                    消化系统
        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6.57%),差异无统计学意                           腹泻         64(20.25)  74(21.14)  51(21.52)  53(22.36)
                                                              胃溃疡        16(5.06)  16(4.57)  11(4.64)  11(4.64)
        义(P=0.109)。按 1 ∶ 1 PSM 后,dt-MMF 组患者的急性                十二指肠溃疡     2(0.63)  3(0.86)    1(0.42)  1(0.42)
        排斥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c-MMF组(3.38% vs. 7.59%,                    胃食管反流      5(1.58)  4(1.14)    4(1.69)  2(0.84)
        P=0.044)。结果如表2所示。                                     急性胃肠炎      4(1.27)  6(1.71)    4(1.69)  4(1.69)
                                                             心血管系统
        2.2.4  慢性排斥反应       两组患者的1、3、5年慢性排斥反
                                                              微循环障碍      22(6.96) a  12(3.43)  16(6.75)  9(3.80)
        应发生率(分别为 0.32% vs. 0、0.63% vs. 1.14%、2.22%            冠心病        3(0.95)  4(1.14)    2(0.84)  4(1.69)
        vs. 2.8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分别为 0.474、                   缺血性心脏病     2(0.63)  2(0.57)    2(0.84)  1(0.42)
        0.776、0.600)。按1∶1 PSM后,两组患者的1、3、5年慢性                 肿瘤          10(3.16)  6(1.71)   8(3.38)  5(2.11)
                                                             睡眠障碍        20(6.33)  22(6.29)  16(6.75)  14(5.91)
        排斥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
                                                               a:与PSM前的c-MMF组比较,P<0.05
        1.000、0.369、0.160)。结果如表2所示。
                                                            2.3.4  心血管系统不良事件           微循环障碍是较为常见
        2.2.5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两组患者的移植肾功能
        延迟恢复发生率均较低(0.63% vs. 0.29%),且差异无统                   的心血管系统不良事件。dt-MMF组患者的微循环障碍
        计学意义(P=0.929)。按1 ∶ 1 PSM后,两组患者的移植                   发 生 率 显 著 高 于 c-MMF 组(6.96% vs. 3.43% ,P=
        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39);但是按 1 ∶ 1 PSM 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000)。结果如表2所示。                                    (P=0.150)。此外,两组患者冠心病和缺血性心脏病
        2.3  长期随访的安全性指标结果                                   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为 1.000);按
        2.3.1  感染   感染是免疫抑制治疗后主要的不良事件,                      1 ∶ 1 PSM 后,两组间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 分别为
        以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为主。dt-MMF 组患者肺部感染                         0.681、1.000)。结果如表3所示。
        和 尿 路 感 染 的 发 生 率 均 略 低 于 c-MMF 组(分 别 为             2.3.5  其他不良事件        两组患者肿瘤发生率和睡眠障
        38.61% vs. 43.71%、10.13% vs. 11.71%),但差异均无统         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分别为 0.222、
        计学意义(P分别为0.181、0.513)。按1 ∶ 1 PSM后,两组                0.982)。按1 ∶ 1 PSM 后,两组间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
        间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 分别为 0.265、0.761)。结                   (P分别为0.399、0.706)。结果如表3所示。
        果如表3所示。                                             3 讨论
        2.3.2  血液系统不良事件          骨髓抑制是免疫抑制药物
                                                            3.1  有效性分析
        的常见不良事件。dt-MMF 组患者血小板减少、红细胞
                                                                本研究的目的是采用大样本、长期随访的真实世界
        减少、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略高于c-MMF组(分别为
                                                            数据,基于 MMF+他克莫司+GC 一线三联方案,比较国
        25.63% vs. 23.71% 、20.57% vs. 17.14% 、10.44% vs.
                                                            产 dt-MMF 和原研 c-MMF 对活体肾移植患者预后的影
        10.29%),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分别为 0.556、
                                                            响。在这之前,有3项小型临床对照试验基于MMF+环
        0.258、0.947)。按 1 ∶ 1 PSM 后,两组间差异亦均无统计
                                                            孢素 A+GC 三联方案,对 90~126 例肾移植患者随访了
        学 意 义(P 分 别 为 0.537、0.724、0.323)。 结 果 如 表 3
                                                            3~6个月,比较了国产dt-MMF和原研c-MMF在肾移植
        所示。
        2.3.3  消化系统不良事件          消化系统反应是麦考酚酸                术后的短期有效性和安全性            [10-12] 。本研究纳入了666例
        制剂的主要不良事件,以腹泻最为常见。两组患者腹                             活体肾移植患者,随访5年,是当前比较两种MMF制剂
        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和急性胃肠炎的                           纳入样本量较大、随访时间较长的研究,评价了国产
        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分别为 0.777、                        dt-MMF用于肾移植患者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
                                                                                          [10]
        0.767、1.000、0.877、0.876)。按1 ∶ 1 PSM后,两组间差异              在患者生存率方面,石炳毅等 发现,dt-MMF组有
        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 分别为 0.824、1.000、1.000、0.681、             1 例患者(占 1.67%)死于心肌梗死,c-MMF 组无死亡病
                                                                                                        [11]
        1.000)。结果如表3所示。                                     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李玉凤等 发

        ·1250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0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0期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