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中国药房》2022年8期
P. 98
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P25,P75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入组时,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文
2
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 检 化程度、吸烟时长、合并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
验。检验水准α=0.05。 疾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等
3 结果 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3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所示。
表3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性别(男/女)/ 年龄(x±s)/ 体质量指数(x±s)/ 文化程度/例 吸烟时长[M(P25,P75)]/ 合并高血压/ 合并糖尿病/ 合并其他ASCVD/
组别
2
例 岁 (kg/m) 文盲 小学或初中 高中或中专 大专或本科 本科以上 年 例 例 例
对照组(n=70) 52/18 61.80±8.26 23.07±2.10 9 30 17 9 5 22.5(12.0,25.0) 29 37 35
干预组(n=70) 50/20 62.30±8.99 23.42±2.10 10 31 17 8 4 22.0(11.5,25.0) 33 41 39
入组患者中,有 15 例未完成本次研究,其中干预组 行血运重建术;干预组中,有11例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
5 例、对照组 10 例;随访周期内未有患者发生死亡终点 脉综合征,其中3例行血运重建术;上述急性冠状动脉综
事件。 合征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
3.2 两组患者的MTM服务效果指标比较 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比较如表5所示。
3.2.1 两组患者的MMAS-8评分比较 表5 两组患者的安全性指标比较[例(%%)]
入组时,两组患者的 MMAS-8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 药品不良反应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组别
计 学 意 义(P>0.05);末 次 随 访 时 ,对 照 组 患 者 的 严重 一般 总计 非血运重建 血运重建 总计
MMAS-8 评分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对照组(n=60) 1(1.67) 2(3.33) 3(5.00) 10(16.67) 3(5.00) 13(21.67)
干预组(n=65) 0(0) 2(3.08) 2(3.08) 8(12.31) 3(4.62) 11(16.92)
0.05),干预组患者的MMAS-8评分较入组时显著提高,
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如表4所示。 3.4 两组患者的疗效指标比较
入组时,两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LDL-C 达标率和
表 4 两组患者的 MMAS-8 评分和满意度评分比较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x±±s,分)
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
MMAS-8评分 患者满意度评分
组别 LDL-C 达标率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均显著
入组时 末次随访时 医患沟通 药物沟通 隐私保护 总体满意度
对照组(n=60) 5.53±0.61 5.87±0.58 90.25±5.11 89.80±3.56 92.48±3.22 90.85±2.58 高于本组入组时(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干预组(n=65) 5.45±0.62 6.43±0.92 ab 90.70±4.30 94.03±2.68 b 91.56±3.42 92.10±1.91 b 学意义(P>0.05),如表6所示。
a:与入组时比较,P<0.01;b: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6 两组患者的疗效指标比较[例(%%)]
3.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血压达标 LDL-C达标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
组别
干预组患者药物沟通维度的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 入组时 末次随访时 入组时 末次随访时 入组时 末次随访时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医患沟通 对照组(n=60) 21(35.00) 40(66.67) a 21(35.00) 39(65.00) a 17(28.33) 35(58.33) a
干预组(n=65) 24(36.92) 49(75.38) a 22(33.85) 47(72.31) a 20(30.77) 43(66.15) a
和隐私保护维度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a:与本组入组时比较,P<0.01
义(P>0.05),如表4所示。
3.3 两组患者的安全性指标比较 3.5 两组患者的成本比较
随访周期内,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血管终点事件。 两组患者的血压、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氨氯地 达标率及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平引起的顽固性踝部水肿,需住院治疗),2 例发生一般 0.05),故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如
的药品不良反应(1 例阿托伐他汀钙引起的轻度谷丙转 表 7 所示。由表 7 可知,干预组患者的挂号费显著高于
氨酶升高、1例依那普利引起的轻度咳嗽);干预组中,有 对照组(P<0.01),但药费、床位费、检查检验费、直接医
2例患者发生一般的药品不良反应(1例阿司匹林引起的 疗成本、间接成本和治疗总成本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胃部不适、1 例依那普利引起的轻微咳嗽);上述不良反 0.05或P<0.01)。
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 3.6 敏感性分析
组中,有 13 例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其中 3 例 假设本研究中药费下调 20%、其他成本不变,可得
表7 两组患者的成本比较(元)
直接医疗成本
治疗总成本
间接成本
成本 药费 挂号费 床位费 诊疗费 检查检验费 不良反应治疗费 小计 [M(P25,P75)] [M(P25,P75)]
[M(P25,P75)] (x±s) [M(P25,P75)] [M(P25,P75)] [M(P25,P75)] [M(P25,P75)] [M(P25,P75)]
对照组(n=60)14 418.79(11 060.52,33 638.85)76.50±15.05 280.00(0,390.00)0(0,3 160.23)3 102.50(567.00,3 871.75) 0(0,0) 20 959.76(11 999.10,34 650.92) 1 408.70(296.57,1 631.12) 22 547.94(12 684.28,34 947.49)
a
b
干预组(n=65) 3 762.48(2 042.28,11 271.81) 90.00±15.91 a 0(0,300.00) 0(0,2 006.80) 504.00(493.05,3 292.50) a 0(0,0) 4 498.48(2 917.48,22 452.68) a 296.57(296.57,1 408.70) 4 795.05(3 214.05,24 157.94) a
a
a:与对照组比较,P<0.01;b:与对照组比较,P<0.05
·984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8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