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中国药房》2022年8期
P. 58
2.5 体外透皮释放实验 min。按此工艺制得BC-LN-FA的EE为(68.62±1.16)%,
2.5.1 释放介质的配制 按 2020 年版《中国药典》(四 含量为(7.01±0.12)%,泡沫外观均一,无塌陷,粒径、EE
[14]
[22]
部)方法配制pH分别为7.4、6.8、5.0的PBS,备用 。 与预测值的偏差较小,符合相关要求 。同时,本研究建
2.5.2 离体皮肤的制备 取 8 只雄性 Wistar 大鼠,脱颈 立了测定BC含量的HPLC法,经方法学考察证实,该方法
处死后固定于鼠板上,剔去皮肤毛发并剪下其腹部皮 快速、便捷。
肤,去除皮下脂肪后漂洗,展平并吸去多余水分后用锡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显
箔纸包裹,置于-80 ℃冰箱中冷藏,备用 。 示,均质时间对粒径与EE均有显著影响,尤以对粒径的
[23]
2.5.3 离体皮肤渗透实验 采用 Franz 扩散池考察含 影响较为明显。研究表明,高压均质可使物料细化为微
BC的PBS(pH7.4)及BC-LN-FA的离体皮肤渗透性。将 米级至纳米级,高压均质压力越大,均质循环次数越多,
[24]
“2.5.2”项下皮肤取出解冻,固定于Franz扩散池中,使角 所得药物粒径越小 。但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均质时
质层面向供给室,平衡 30 min 后,在扩散池下层分别加 间的延长,粒径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粒径增加的
入 pH 为 7.4、6.8、5.0 的 PBS(含 0.5%乙醇)作为接收液, 原因可能为随着均质时间的延长,纳米粒破碎,形成更
上层加入BC-LN-FA(含药量约为56 μg)800 μL,此刻记 小的粒子,在静电作用下相互吸引,从而发生团聚现象,
为 0 h,分别于 32.0℃下扩散 0.25、0.5、1、2、4、8、12、24、 这一破碎过程可能会进一步导致粒径和 EE 的降低,而
[25]
48 h 时取样 500 μL,并及时补加等体积的新鲜接收液。 团聚过程会导致粒径的增加 。本研究还发现,投药量
每次取样后将样品滤过,取续滤液300 μL,按“2.2.10”项 对粒径、EE 均有显著影响,尤以对 EE 的影响较强。随
[26]
下方法测定并计算BC含量。 着投药量的增加,EE 呈增加趋势 ,但在本研究中,EE
2.5.4 药物累积释放百分率 按下式计算不同时间点 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初期随着载药
单 位 面 积 的 药 物 累 积 释 放 百 分 率(Qe ):Qe=Qi/W × 量的增加,黏度增大,使得 EE 提高;后期由于投药量过
[27]
n-1-1 大,部分 BC 未被包裹而导致 EE 降低 。此外,助乳化
n
100%,Qi=(5Cn+∑ Ci×0.5)/0.785。式中,0.785 为透皮
i=1 剂对粒径、EE也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助乳化剂用量的增
扩散面积(cm),5 为接受池体积(mL),0.5 为取样体积 加,粒径、EE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前期增加趋势
2
(mL),Cn为第n个取样点测得的药物质量浓度(μg/mL), 可能是由于少量使用的十八醇等辅料在乳化过程中增
Ci为第 n 个取样点之前某时间点测得的药物质量浓度 加了黏度,进而导致粒子聚集,从而影响粒径和EE。随
(μg/mL),Qi为第 i 个取样点的药物累积透过量(μg),W 着助乳化剂用量的增多,一方面由于其中的乳酸成分增
[17]
为上样体积中的含药量(μg) 。以各取样点的 Qe为纵 加,降低了黏度,减弱了粒子聚集倾向;另一方面,乳液
坐标、t 为横坐标,采用 GraphPad Prism 7 软件绘制体外 的形成和稳定与制备过程中乳液体系的能量密度有关,
释放曲线,详见图6。由图6可见,BC-LN-FA在不同pH 乳化成分含量的增加,可帮助BC-LN- FA乳液体系获得
接收液中均有良好的缓释效果,48 h 时,BC-LN-FA 在 较高的能量密度,进而获得较小的液滴,因此高浓度助
pH7.4、6.8、5.0 的 PBS 中的 Qe 分别为(54.12±2.69)%、 乳化剂使粒径、EE 降低的原因也可能与更多的乳化成
(57.85±4.25)%、(59.47±1.83)%,而游离 BC 在 pH7.4 分提供了更高的能量密度有关 。
[28]
的 PBS 中的 Qe 仅为(15.04±1.43)%;相较于游离 BC, 本研究结果显示,所制BC-LN-FA呈类圆形,大小均
BC-LN-FA 虽在初始阶段释药较快,但随后释药逐渐放 一,分散均匀,其黏度为(122.92±5.09)mPa·s,表明
[20]
缓,提示该剂型可实现BC的缓慢释放 。 BC-LN-FA 具有一定的黏附性,能避免液体制剂滑落等
问题,可在实现局部定位给药的同时,延长药物作用时
100
BC-LN-FA(pH7.4)
BC-LN-FA(pH6.8) 间。泡沫消解率为(65.32±3.22)%,表明泡沫消解率
80 BC-LN-FA(pH5.0)
BC(pH7.4) 高,可快速消泡,这不仅可减少泡沫滞留于患者局部皮
60 肤引起的观感问题,而且可通过按摩进一步调节给药部
Qe/% 位,促进其局部吸收。
40
体外透皮释放实验结果显示,48 h时,BC-LN-FA在
20 pH7.4、6.8、5.0 的 PBS 中的 Qe 分别为(54.12±2.69)%、
(57.85±4.25)%、(59.47±1.83)%,而游离 BC 在 pH7.4
0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的 PBS 中的 Qe仅为(15.04±1.43)%,表明 BC-LN-FA 具
t/h
图6 BC及BC-LN-FA体外释放曲线 有显著的促渗透作用,其原因可能为处方中的乳化成分
(如硬脂酸,十八醇、乳酸等)破坏了角质层细胞,使角
3 讨论 质层细胞流动性增强,从而导致药物的渗透能力增
本研究通过 Box-Behnken 设计-响应面法构建了 强 [29-30] 。
BC-LN-FA 的参数模型,得到最优工艺为投药量 25 mg、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得最优工艺稳定、可行,所制
乳化剂用量 40 mg、助乳化剂用量 30 mg、均质时间 20 BC-LN-FA粒度均匀,消泡快,具有一定黏度。
·948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8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