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中国药房》2022年8期
P. 31
创新,培养既懂中药理论、又精通制剂工艺的复合型专 组织协同(3.34%),而经验示范(1.29%)等作用显著的
业技术人才。医疗机构也应加强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 政策工具应用较少,国际交流更是尚未涉及。国际交流
育和培训,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强化中药注射剂 不仅能提升我国中药注射剂的研究水平,还能减轻政府
[25]
临床应用指导,确保安全合理用药。 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财政资金等方面的压力 。欧
3.3 环境型政策工具应用最为频繁,法规与管理制度工 美的植物药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日本在汉方药方面
[26]
具应用较多,政策宣传工具应用较少 的发展也较为迅速 ,因此有必要鼓励我国高等院校、
环境型政策工具的频次占比最高,其中法规与管理 科研机构、企业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国外科研单位合
制度(38.05%)、策略性措施(17.74%)工具的应用最为 作设立研究机构或项目,通过互派留学生、举办学术论
频繁,主要是针对中药注射剂注册审批、质量控制、安全 坛、共同立项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中药注射剂跨国学术
性再评价和电子监管等方面的相关规定。策略性措施 交流。今后应加强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制定和实施,更好
大多是国家为提高中药注射剂质量所采取的核查、督 地发挥此类工具对中药注射剂发展的拉动作用。
查、检验和监管等手段,表明我国现有中药注射剂发展 3.5 建议
的政策落实大多依靠法规、管理制度,通过规范性政策 为更好地促进我国中药注射剂健康发展,笔者建
文件明确各方组织的责任,从而发挥管理作用。其应用 议:(1)需适当减轻对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依赖,增加政策
较多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我国中药注射剂发展尚处 宣传等政策工具应用,改善中药注射剂发展的外部环
于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在顶层设计上予以 境,关注环境型政策工具中质量评价和政策宣传的应
关注,故出台了较多的政策,旨在为中药注射剂的发展 用,加强对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控制以及各个环节的审
提供政策保障 ;二是随着临床用药数量的增加,中药 批、监督、管理工作,并注重向医师、护士、药师、患者宣
[24]
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不良事件频发,考虑到中药注射剂 传普及合理用药知识,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2)
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迫切需要法规与管理控制这类 应优化供给型政策工具的内部组合,增加资金投入工具
自上而下的命令控制性政策工具来加强管控和引导,以 的应用,切实发挥政策助推功能;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
保障中药注射剂发展相关工作的有序推进。 系统研究,特别是其安全性研究,同时增加对中药注射
发展中药注射剂,单靠政府部门的“统一指挥”是远 剂发展领域的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3)应重视需求型
远不够的,还需要会同各级部门、企业、医疗机构和社会 政策工具的应用,形成中药注射剂健康发展的有效政策
公众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政府在出台政策时还 拉动力,各级政府应鼓励生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
应做好相应的政策宣传工作,以使各方形成促进中药注 产品说明书,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良性循环的形
射剂良性发展的“合力” 。政府部门应就中药注射剂 成;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把中药注射剂作为标准提高计
[25]
有关问题与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沟通,同时加强相关宣传 划的重点领域,加快中药注射剂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
力度,以期在开展工作时得到企业的有力配合;应及时 研究及提升工作。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
发布中药注射剂用药监测通报和用药安全警示信息,增 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安全可靠的中药注射剂将在保护公
进医疗机构、公众对中药注射剂的了解程度,使全社会 众健康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正确认识药品不良反应。作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销售 4 结语
的主体,企业要认清形势,依法依规对本企业中药注射 作为我国特有制剂,中药注射剂是对传统中医药的
剂品种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再评价,并积极配合政府部 传承和创新。本文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1990年以来我
门的核查和监管工作。医疗机构要加强对临床合理用 国国家层面发布的中药注射剂发展相关政策文件进行
药的监督控制,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上报,规范 了分析,结果提示,在促进中药注射剂健康发展过程中,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社会公众应通过广播、电视、互联 政府需在供给侧、需求侧和环境侧综合协调运用各类型
网等多种方式加深对中药注射剂安全应用的了解,进一 政策工具。但本文仅对国家层面发布的中药注射剂相
步增强科学用药、合理用药意识。 关政策文本进行了研究,并未纳入地方性政策,在某种
3.4 需求型政策工具应用较少,拉动力缺乏 程度上忽略了各省之间中药注射剂发展上的差异,存在
与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相比,需求型政策工具 一定的局限性。在今后的政策研究中,应对地方政策给
产生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和直接 。本研究统计结果显 予相应的关注,并根据中药注射剂的发展特点构建更多
[6]
示,我国中药注射剂发展政策文件涉及需求型政策工具 维度的政策分析框架,以获得更科学、全面的研究结论。
的最少(4.63%),表明我国中药注射剂发展缺乏拉动 参考文献
力。进一步分析显示,需求型政策工具中应用较多的是 [ 1 ] 易艳,李春英,赵雍,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类过敏反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8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8 ·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