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中国药房》2022年8期
P. 124
2018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 1.2 工作流程
局办公室、中央军委后勤保障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医疗 为实现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合理用药的实时监测,进
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提出,医师开具的处方均应在审核 一步促进处方审核工作的准确性、高效性和个体化,我
[1]
后进行收费和调配,即“事前审方”。事前审方在预防 院于2018年4月组建了以药学部审方中心为主导,由医
临床用药风险、促进合理用药及开展药事管理等工作中 务处、各临床科室及信息科为辅的多学科合作个体化合
[2]
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已开展“人工 理用药监测平台,由负责该监测平台的药学部药师(由
为主、系统为辅”的审方模式 [3-8] 。但事前审方仍存在一 审方药师兼职)每月定期对从HIS中获取的患者个人病
些问题:例如,因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 史和用药史等信息进行汇总审核,将 30 d 内多次就诊
tem,HIS)中的处方信息只能反映出患者当日单科就诊 (≥3 次)、超量开具慢病相关药品的患者信息上报至医
的单张处方情况,对于患者是否合并有其他疾病、是否 务处,由医保办先行干预;负责药师还可通过该监测平
联合使用跨科室多处方的综合用药信息却无法得知。 台将单日内就诊多个科室(≥3个)的患者信息上报给临
为顺应新兴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规范和推动健康医 床药师,临床药师可根据患者病历对其所用药物进行重
疗大数据融合共享、开放应用,国务院办公厅于 2016 年 整,简化用药方案,并定期随访,必要时通知各临床科室
发布了《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 启动多学科会诊。信息科则负责保障合理用药监测平
导意见》,将医疗大数据与健全医院评价体系、完善现代 台的日常运行。我院个体化合理用药监控平台的工作
[9]
医院管理制度相结合作为今后的重大任务之一 。近年 流程见图1。
来,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学部在国 反馈单日多
次就诊不同
家政策的指引下,积极开展用药数据收集工作,将相关 科室的患者
系统维护 药学部个体化合理 信息
数据应用于合理用药的各项监管工作中,并取得了较好 信息科 用药监测平台负责 临床药师
药师定期汇总分析 查阅病历
的成效。例如,对于慢病患者,我院在事前审方的基础
反 馈 30 d
上,构建了基于 HIS 的患者个体化合理用药监测平台。 内 多 次 就 药物重
诊、超量开
具 慢 病 相 整,简
该平台可提取慢病患者的就诊信息和医师的诊疗信息, 关 药 品 的 化用药
患者信息
通过多学科合作对患者的就诊频率和用药情况等个体
医保办根据国家相 随访,必要时启
化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从而全面评价慢病患者用药的合 关法律法规对相关 动临床多学科
问题进行处理 会诊
理性,降低其多重用药的风险;与此同时,药师依据监测
平台的相关信息,在慢病患者中开展药物重整服务,可 图1 我院个体化合理用药监测平台的工作流程
一定程度上简化患者的用药方案,提高其用药依从性。 1.3 功能模块
现将我院应用合理用药监测平台的相关措施与工作成 1.3.1 慢病用药实时监测模块 结合我院就诊患者多
效报道如下,以期为提高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加强 为老年和慢病患者的特点,我院合理用药监测平台的设
患者个体化用药监控提供参考。 计首先将患者目标定位为患有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慢病
1 个体化合理用药监测平台的建立 患者,通过对这类患者常用药品的“大处方”和“长处方”
1.1 设计思路 进行监控,寻找潜在的不合理用药因素,并对其进行及
在个体化合理用药监测平台运行前,我院处方审核 时有效的干预。首先,通过HIS提取含降压药、降糖药、
主要是通过调用HIS数据,利用美康合理用药软件对处 降脂药三大类慢病治疗药物的患者资料及其处方内容
方的合法性、规范性和适宜性进行审核,主要审核处方 (包括患者姓名、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开具数量、处方医
中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重复用药等相关信息。 师、临床科室等),并传输到监测平台中。其次,按药品
为提高对慢病患者个体化合理用药的服务水平,我院在 类别建立监测页面,显示近 30 d 内我院某种药品的患
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个体化合理用药监测模块,即 者处方频次分布图。以降糖药二甲双胍为例,其处方
通过HIS提取患者的处方及每月用药信息,并实时更新 频次分布图如图 2 所示。图 2 中,横坐标为日期,纵坐
30 d 内多次就诊(≥3 次)、单日内就诊多个科室(≥3 标为患者开药频次,每个点代表 1 位患者,点的密集程
个)、超量开具慢病相关药品的患者用药信息,并对存在 度可直观反映出我院 30 d 内开具二甲双胍的患者处方
同一患者多张处方重复用药、超多日用药、配伍禁忌等现 频次分布情况;点击图中的任意一点,即可显示该患者
象进行干预,以降低患者临床用药风险、提高其用药依从 的详细信息、处方医师、临床科室、用法用量和药品数
性;同时,减少或避免医源性或药源性不良反应的发生。 量,如图 3 所示。
·1010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8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