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中国药房》2022年7期
P. 31

3.2  贵州省 DTP 药房互联网渠道建设缓慢,缺乏有效                      验;优化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分配,将执业药师的药学
        的医药物流企业选用和评估机制                                     服务能力切实发挥出来;借鉴医院药房的药学服务经
            通过调查贵州省 DTP 药房互联网门店建设情况后                       验,观摩医院药师的诊疗情况,规范学习医院药师,特别
        发现,贵州省 DTP 药房“线下+线上”购买渠道还未打                        是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过程,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药学
        通。在“互联网+”的背景下,DTP 药房对线上购药渠道                        服务  [6-7] 。此外,建议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经营管理者
        的重视程度和建设力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对外                           强化 DTP 药房在药学服务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核
        流处方的承接能力和互联网医疗的推进。相反,互联网                           心价值引领作用,引导从业人员正确认识“DTP 药房的
        医疗平台的普及率、问诊率和有效率不高,也会限制                            发展方向是通过药学服务竞争来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
                                                                       [15]
                               [10]
        DTP 药房的处方来源渠道 。笔者建议贵州省 DTP 药                       认同”的观点 ,为今后增收药事服务费、提高药学服务
                                                                               [6]
        房重视互联网渠道和药房数字化建设,借助贵州省大数                           开展的积极性提供基础 。
        据产业优势,连通“线上+线下”的购药渠道,健全多元化                         3.4  贵州省 DTP 药房业务培训不够深入,缺乏药学服
                          [11]
        的药品物流配送体系 ,从购药渠道的便捷性和体验感                           务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上提高客户忠诚度。同时,政府应进一步推动医院互联                               贵州省 DTP 药房虽然对从业人员定期开展了业务
        网复诊平台、互联网医院或第三方问诊平台建设,持续                           培训,对药学服务能力和药事法规等方面的业务培训的
        完善处方流转信息平台,进一步扩展DTP药房处方来源                          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但是对于业务培训的内容、频率等
            [10]
        渠道 。                                               方面缺乏相应的标准,培训项目的专业程度参差不齐、
            随着互联网渠道的持续建设,DTP药房今后将不断                        深度不够,难以通过业务培训切实提升贵州省DTP药房
        承接碎片化的医药产品物流订单,这对药品流通环节的                           从业人员的药学服务能力。建议贵州省 DTP 药房重视
        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更高的要求。从本次调研发                           从业人员专业核心素养培训,与高校、行业协会合作,通
                                                                                                      [16]
        现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选用情况来看,贵州省DTP药                          过多种形式定期开展专业医药学知识培训与考核 ,尤
        房对医药产品流通的特殊性和风险性认识不足,缺乏有                           其是新特药、专利药的药品知识,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
        效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对承接药品配送业务的第三                           展、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等。
        方物流企业缺乏风险评估机制。建议贵州省 DTP 药房                             贵州省 DTP 药房专业化经营和药学服务能力受限
        选择优质的医药物流企业,强化药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                           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药学服务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故
        控制 ,尤其是冷链运输的药品,降低医药流通环节中                           笔者建议从供给端强化药学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将DTP
            [12]
                              [13]
        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 ,尤其是确保药品流通和使                           药房从业人员的药学服务能力要求有机地融入药学服
        用环节全程可追溯。同时,要建立适宜贵州省DTP药房                          务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也应不断调整药学服务人才培
        的医药物流风险评估体系,完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准                           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增加能满足 DTP 药房人才培养
        入资格评估和风险管理,强化药品经营企业医药物流管                           需求的实训课程 ,切实提升药学服务人才的专业实践
                                                                          [17]
        理能力体系建设。                                           能力;执业药师协会应充分发挥协会优势,加强执业药
                                                                                          [18]
        3.3  贵州省 DTP 药房药学服务能力不足,药学服务积                      师管理,优化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 ,成为药学服务人
        极性和主动性有待提升                                         才培养体系中的补充力量。
            从贵州省DTP药房的硬件设施来看,其基本可以满                        3.5  贵州省DTP药房管理制度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应
        足各项药学服务项目的开展。通过调查贵州省 DTP 药                         用程度不高,行业认可度有待提高
        房经营管理者对从业者的岗位能力要求后发现,经营者                               现阶段,贵州省DTP药房各项管理制度已经基本建
        的管理理念已经从过去的“药品售货员”角色逐步向“药                          立,但是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对药品销售环节的监管
        事服务提供者”转变,对药学服务能力的重视程度明显                           较为严格和规范,对药品售后服务环节的监督和管理重
        高于药品销售能力。但是,贵州省DTP药房的服务项目                          视程度不够,例如 22.22%样本药房仍未采用电子化设
        有限,对于专业程度较高、难度较大的药学服务项目开                           备记录患者个人信息数据,这直接影响了患者信息的准
        展较少,无法通过收取“药事服务费”来体现DTP药房的                         确性及后续的跟踪随访。另外,贵州省DTP药房的药品
        专业价值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药学服务开展的积极性                           信息管理系统大多仅使用了基础功能,对“药物相互作
                [14]
        和主动性,难以形成个性化的药事管理服务和健康管理                           用查询”“用药安全信息查询”“用药错误及不良反应记
        平台。                                                录”等高阶功能的运用程度较低,与中国医药商业协会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进一步优化门店和药学服                         《零售药店经营特殊疾病药品服务规范》中的要求存在
        务的硬件设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购药环境和用户体                            一定差距,信息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不高。针对以上问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7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7  ·793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