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中国药房》2022年3期
P. 60
nm 波长下检测各孔的吸光度,吸光度越大表明细胞存 白条带灰度值比值表示这 3 种蛋白的表达水平,以
活数量越多、药物毒性越低。 p-NF-κB p65 与 NF-κB p65、p-IKK 与 IKK、p-p38 MAPK
2.4 分组、造模与给药 与p38 MAPK、p-ERK与ERK、p-JNK与JNK的蛋白条带
-1
5
将细胞以 1×10 mL 接种于 96 孔板中或以 8×10 5 灰度值比值表示这5种蛋白的磷酸化水平。
mL 接种于 6 孔板,然后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牛膝组 2.7 统计学分析
-1
(800 μg/mL)、杜仲组(800 μg/mL)和牛膝-杜仲药对低、 采用 GraphPad Prism、SPSS 19.0 软件进行数据分
中、高浓度组(400、800、1 600 μg/mL),上述各给药浓度 析,数据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根据本课题组前期预实验结果设置。空白组和模型组 组间两两比较时,若方差齐则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
加入培养基,其余各组加入含相应药物的培养基,培养 (LSD),若方差不齐则采用 Dunnett’s T3 多重比较。检
6 h;弃去培养基,空白组加入培养基,模型组加入含 10 验水准α=0.05。
μg/mL 脂多糖的培养基(以复制炎症模型),其余各组加 3 结果
入含相应药物和 10 μg/mL 脂多糖的培养基,继续培养 3.1 牛膝-杜仲药对的细胞毒性考察结果
18 h,再进行后续实验。 与空白组比较,单一药材不同浓度组和牛膝-杜仲
2.5 牛膝-杜仲药对对细胞中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联 药对不同浓度组细胞吸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合作用评价 0.05),表明牛膝、杜仲的单一药材或两者组成药对后均
对RAW264.7细胞的生长无毒性作用,结果见表1、表2、
采用 Griess 法和 ELISA 法进行检测。将细胞以 1×
表3。
5
-1
10 mL 接种于 96 孔板中,每孔 0.2 mL,按“2.4”项下方
表1 牛膝的细胞毒性考察结果(x±±s,n=6)
法分组、造模与给药,每组设置6个复孔。细胞培养结束
组别 吸光度 组别 吸光度
后,取上清液,按照NO含量测定试剂盒和相应ELISA说
空白组 1.30±0.05 牛膝200 μg/mL组 1.30±0.16
明书相关方法操作,检测细胞中NO、IL-1β、IL-6、TNF-α 牛膝50 μg/mL组 1.38±0.04 牛膝400 μg/mL组 1.29±0.11
的水平,并计算各炎症因子抑制率[抑制率=(模型组炎 牛膝100 μg/mL组 1.30±0.09 牛膝800 μg/mL组 1.24±0.05
症因子水平-给药组炎症因子水平)/模型组炎症因子水 表2 杜仲的细胞毒性考察结果(x±±s,n=6)
组别 吸光度 组别 吸光度
EA+B
平×100%]。另外,采用金氏公式(Q= ) 空白组 0.91±0.05 杜仲200 μg/mL组 0.93±0.08
EA+EB-EA×EB
杜仲50 μg/mL组 0.93±0.07 杜仲400 μg/mL组 0.91±0.06
评价牛膝-杜仲药对的联合作用,其中EA、EB分别表示牛 杜仲100 μg/mL组 0.91±0.06 杜仲800 μg/mL组 0.96±0.05
膝、杜仲单独作用时的炎症因子抑制率,EA+B表示牛膝、 表3 牛膝-杜仲药对的细胞毒性考察结果(x±±s,n=6)
杜仲联合作用后的炎症因子抑制率(此处以牛膝-杜仲 组别 吸光度 组别 吸光度
药对高浓度组所得抑制率结果进行计算);当 Q 值大于 空白组 1.34±0.16 牛膝-杜仲药对400 μg/mL 1.39±0.14
牛膝-杜仲药对100 μg/mL 1.31±0.07 牛膝-杜仲药对800 μg/mL 1.39±0.14
1.15时表示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当Q值小于0.85时表示
牛膝-杜仲药对200 μg/mL 1.42±0.06 牛膝-杜仲药对1 600 μg/mL 1.37±0.06
[8]
两者具有拮抗作用 。
3.2 牛膝-杜仲药对对细胞中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联
2.6 牛膝-杜仲药对对细胞中炎症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合作用评价结果
采用 Western blot 法进行检测。将细胞以 8×10 5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NO、IL-1β、IL-6、TNF-α
mL 接种于 6 孔板中,按“2.4”项下方法分组、造模与给
-1
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杜仲组细胞
药,每组设3个复孔。细胞培养结束后,弃去培养基,以
中 NO 水平显著降低(P<0.01),牛膝-杜仲药对各浓度
PBS洗涤2~3次,加入适量RIPA裂解液提取总蛋白,并 组细胞中上述指标水平大部分显著降低(P<0.05或P<
置于冰上充分裂解 30 min 后,于 4 ℃条件下以 12 000 0.01),结果见表4。另外,牛膝、杜仲联合作用后,对NO、
r/min 离心 15 min;取上清液,采用 BCA 法测定蛋白浓 IL-1β、IL-6 和 TNF-α抑制率的 Q 值分别为 3.43、1.29、
度。蛋白经煮沸变性后,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 1.37、1.97,均大于1.15,表明两者具有协同抗炎作用。
酰胺凝胶电泳;转膜,以 5%脱脂奶粉封闭 2 h;加入 3.3 牛膝-杜仲药对对细胞中炎症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iNOS、COX-2、p-NF-κB p65、NF-κB p65、p-IKK、IKK、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iNOS、COX-2蛋白的
IκBα、p-p38 MAPK、p38 MAPK、p-ERK、ERK、p-JNK、 表达水平和 NF-κB p65、IKK、p38 MAPK、ERK、JNK 蛋
JNK、GAPDH一抗(稀释度均为1∶1 000),4 ℃孵育过夜; 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IκBα蛋白表达
以TBST洗膜10 min×3次,加入二抗(稀释度为1∶3 000),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牛膝组、杜
室温孵育2 h;以TBST洗膜10 min×3次,加入ECL化学 仲组以及牛膝-杜仲药对各浓度组细胞中上述蛋白的表
发光试剂,采用凝胶成像系统成像。采用Image J 6.0软 达水平或磷酸化水平大部分显著逆转(P<0.05 或 P<
件进行分析,以iNOS、COX-2、IκBα与内参GAPDH 的蛋 0.01)。结果见图1、表5。
·310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3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