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中国药房》2022年1期
P. 96

1.5.2  尿液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收集两组患者尿液,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β 2-微球蛋                       补体因子比较如表3所示。
        白(β 2-microglobulin,β 2-MG)、视黄醇结合蛋白 4(reti-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补体因子比较(x±±s)
        nol-binding protein 4,RBP4)、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             组别   n  时间    C3/(g/L)  C5/(mg/L)  CFH/(μg/mL) C5b-9/(μg/mL)
        质 运 载 蛋 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  对照组 44  治疗前  1.87±0.16  62.00±9.41  171.66±26.03  91.00±15.00
                                                                    治疗后  0.46±0.22 a  59.59±3.67  221.89±36.30 a  82.36±22.15
        NGAL)的表达水平。其中,24 h尿蛋白定量试剂盒购自                        观察组 46  治疗前  1.85±0.14  62.36±10.00  180.53±29.18  80.67±21.74
        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编号为C035-2-1),其余指标                               治疗后  0.53±0.14 a  53.97±3.34 ab  258.67±51.68 ab  78.09±19.68
        试剂盒均购自武汉优尔生商贸有限公司(编号依次为                                a: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SEA260Hu、SEA929Hu、SEB388Hu)。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比较
        1.5.3  脱落事件      记录以下脱落事件:①Scr倍增者;②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病程进入血液透析的患者;③不能纠正的水、电解质及                            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IL-1、TNF-α、
        酸碱平衡紊乱者。                                            MCP-1 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1.6 统计学方法                                           0.05)。两组患者的IL-6在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                      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
        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子比较如表4所示。
        t 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比较(x±±s)
        或方差不齐者采用 Wilcoxon 秩和检验。观察组患者治                       组别   n  时间   IL-1/(ng/L)  TNF-α/(μg/L)  IL-6/(ng/L)  MCP-1/(ng/L)
        疗前后肾小管损伤与补体-炎症受体系统的相关性分析                            对照组 44  治疗前  181.02±24.45  56.97±5.07  15.50±5.98  42.49±9.29
                                                                    治疗后  121.95±36.94 a  40.95±10.46 a  14.16±7.32  14.93±3.31 a
        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观察组 46  治疗前  183.02±42.59  59.15±5.15  15.01±6.80  45.41±4.81
        2 结果                                                        治疗后  107.50±31.41 ab  28.76±6.64 ab  13.67±5.31  11.17±1.26 ab
        2.1  两组患者的脱落情况                                         a: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对照组患者46例,在治疗过程中因病程进入血液透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小管损伤标志物比较
        析而脱落2例;观察组患者46例无脱落。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肾小管损伤标志物比较,差异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和血糖指标比较                            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β 2-MG、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和血糖指标比较,差异                          RBP4 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尿                      0.05)。两组患者的NGAL在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
        蛋白定量和Scr均显著降低、GFR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                         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小
        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 BUN、空腹血                       管损伤标志物比较如表5所示。
        糖、GHb 在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表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小管损伤标志物比较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和血糖指标比                              (x±±s)
        较如表2所示。                                             组别     n   时间    β2-MG/(mg/L)  RBP4/(mg/g)  NGAL/(nmol/mL)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补体因子比较                                对照组    44  治疗前    4.22±0.71  1 527.55±466.66  3.96±0.74
                                                                      治疗后     3.14±0.41 a  1 290.93±325.33 a  3.42±1.72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补体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观察组    46  治疗前    4.33±0.75  1 531.85±539.33  3.71±0.74
        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C3 显著降低                                 治疗后     2.18±0.69 ab  922.00±284.85 ab  3.52±1.54
        (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CFH 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6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小管损伤与补体-炎症受体
        观察组患者的C5在治疗后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                            系统的相关性分析
        (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以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β 2-MG的变化量为因变量Y
        (P>0.05)。两组患者的C5b-9在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                     (因为β 2-MG 是最为常用的肾小管损伤标志物之一),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和血糖指标比较(x±±s)
                                                 肾功能指标                                      血糖指标
         组别    n   时间
                         24 h尿蛋白定量/(mg/24 h)  BUN/(mmol/L)  Scr/(mmol/L)  GFR/[mL/(min·1.73 m)]  空腹血糖/(mmol/L)  GHb/%
                                                                            2
         对照组   44  治疗前     4 762.68±1 688.59  13.99±4.03  196.64±43.66  29.29±7.61   8.90±3.40    6.98±0.90
                   治疗后     3 139.64±1 195.12 a  13.49±3.97  175.57±41.65 a  37.33±11.30 a  8.76±4.44  6.93±0.87
         观察组   46  治疗前     4 411.26±1 915.12  14.13±4.27  189.22±41.76  32.23±10.39  7.99±2.70    6.62±1.22
                   治疗后     1 839.11±784.16 ab  13.07±3.86  138.76±38.88 ab  45.90±15.20 ab  8.93±5.30  6.82±0.88
            a: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86 ·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期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