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中国药房》2022年1期
P. 43
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等 。在实际分析中,很多学者更 发现:以吴茱萸为例[J].中草药,2017,48(6):1159-1166.
[22]
趋向于采用2种及以上的分析方法来联合应用、相互佐 [ 8 ] 惠慧,陈祺松,田港,等.基于谱效关联分析的吴茱萸抗炎
证,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客观与真实。灰色关联度分析能 活性的质量标志物研究[J]. 中草药,2021,52(9):2589-
很好地识别化学成分对药效的贡献,同时对样本数量和 2596.
[ 9 ] 刘昌孝,陈士林,肖小河,等.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
数据规律性的要求较低,适用于评价中药化学成分与药
中药产品质量控制的新概念[J]. 中草药,2016,47(9):
效之间的关联程度;但该法缺乏整体性描述,不能识别
1443-1457.
[23]
化学成分对药效是正促进或是负抑制作用 。因此,本
[10] 侯磊,王亮,刘闰平,等.基于谱毒关系和肝毒网络整合模
文又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进行补充,该方法可直观
式的柴胡水煎液肝毒物质基础研究[J].中草药,2020,51
地分析化学成分对药效的综合贡献,更易于辨识系统信 (10):2798-2806.
息与噪声,且其回归系数更容易解释和分析,可以很好 [11] 李萌,马致洁,章从恩,等.西红花对皮质酮诱导的 PC12
地弥补灰色关联度分析的不足 。本研究结果显示,这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9,14(4):
[23]
两种分析方法所得结果大致相似。进一步将两种方法 833-838.
得到的共有峰进行整合,获得了13个肝毒性相关峰,分 [12] 时玉霞,李茹柳,邓娇,等.实时细胞分析法建立小肠上皮
别为峰8、峰3、峰23、峰2、峰7、峰4、峰12(咖啡酸)、峰9 细胞生长实验模型[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8,34(2):
(绿原酸)、峰19(去氢吴茱萸碱)、峰5(新绿原酸)、峰17 290-294.
(金丝桃苷)、峰26、峰15。其中,峰8与吴茱萸肝毒性的 [13] 张晟瑞,刘舒凌,钟振国,等.吴茱萸不同炮制品对人正常
相关性排名第1位;经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鉴定 肝细胞 L02 的体外肝毒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35(10):2664-2667.
后发现,该峰对应的物质为 6-O-反式咖啡酰葡萄糖酸。
[14] 鲁云,洪婉敏,姚晓璇,等.麸炒北苍术饮片粉末的色度值
已有研究报道,3-O-反式咖啡酰葡萄糖酸、4-O-反式咖啡
与质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及其炮制时间研究[J].中国药
酰葡萄糖酸、2-O-反式咖啡酰葡萄糖酸为吴茱萸水提物
房,2021,32(21):2605-2612.
的肝毒性成分,可直接影响 L02 细胞的增殖 。本文所 [15] 王天合,李慧君,张丹丹,等.茯苓水提物UPLC指纹图谱
[24]
得6-O-反式咖啡酰葡萄糖酸与上述成分为同分异构体, 的建立及其镇静催眠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J].中国药
提示该成分可能是吴茱萸的肝毒性成分。但 6-O-反式 房,2021,32(5):564-570.
咖啡酰葡萄糖酸与上述3种成分是否存在同分异构体间 [16] 林婧,梁洁,黄春燕,等.壮药华佗豆不同极性部位HPLC
的相互转化,以及是否具有相同的肝毒性作用,仍待进 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镇痛抗炎作用的谱效关系[J].中国
一步研究。由于 6-O-反式咖啡酰葡萄糖酸在单体溶液 药房,2021,32(17):2079-2084.
状态下极不稳定,因此,本研究未对其体外肝毒性作用 [17] 蒋程,李芳琼,叶佐武,等.基于PLSR算法的CR-KP检出
进行验证和确认。另外,峰 3、峰 23、峰 2、峰 7、峰 4 所对 率与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
疗学,2017,22(8):904-909.
应的化学成分也对吴茱萸的肝毒性有重要贡献,但这些
[18] 吴环宇,许妍妍,卢志强,等.黑顺片血浆指纹图谱与抗心
峰具体是什么物质,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衰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J].中草药,2015,46(6):861-865.
综上所述,吴茱萸水提物的体外肝毒性作用是其多
[19] 马宁宁,李欣,金华,等.延胡索不同提取物抗炎作用的谱
组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6-O-反式咖啡酰葡萄糖酸与
效关系及机制研究[J].中草药,2019,50(10):2413-2419.
其体外肝毒性相关性最大。 [20] 韦志英,李耀华,韦建华,等.向日葵花盘中色烯类成分研
参考文献 究及其不同部位中含量测定[J].中成药,2021,43(5):
[ 1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2020年 1221-1225.
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78. [21] WANG L,WANG D J,GUO W,et al. Four new caffeoyl-
[ 2 ] 王会,朱兰兰,黄伟,等.提取方式对吴茱萸“质量-毒性” gluconic acid positional isomers from the fruits of Evodia
综合评价模式的影响[J].中国药物警戒,2012,9(5): rutaecarpa[J]. J Asian Nat Prod Res,2019,21(11):1104-
279-281. 1111.
[ 3 ] 尹利顺,吕莉莉,龚彦胜,等.吴茱萸挥发油对大鼠长期毒 [22] 张小艺,刘久石,高石曼,等.中药谱效关系的研究方法及
性实验研究[J].中国药物警戒,2015,12(1):20-25,29. 应用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9,44(20):4405-4411.
[ 4 ] 黄伟,孙蓉.吴茱萸水提组分对大鼠长期毒性研究[J].中 [23] 瞿领航,曹国胜,涂济源,等.基于灰色关联度与正交偏最
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8):269-273. 小二乘法分析的苍术挥发油燥性谱效关系研究[J].中草
[ 5 ] 李莉,赵军宁,易进海,等.吴茱萸多基原、多产地毒性效 药,2019,51(1):150-156.
应特征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5):2219-2222. [24] 王亮,孙凯滨,吴晓文,等.吴茱萸水煎液肝毒质量标志物
[ 6 ] 刘珊珊.吴茱萸水溶性成分及其品质评价研究[D].北京: 确认研究[J].中草药,2019,50(19):4547-4555.
首都医科大学,2016. (收稿日期:2021-08-11 修回日期:2021-11-22)
[ 7 ] 王亮,窦立雯,郭威,等.基于中药传统用法的毒性Q-Marker (编辑:唐晓莲)
中国药房 2022年第33卷第1期 China Pharmacy 2022 Vol. 33 No. 1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