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中国药房》2021年21期
P. 22

manufacturer.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anufacturers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nature and value of the Reminder. The inspection
        agency sh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scientific pertinence of the problems found,while the drug regulatory department should focus
        on the troubleshooting of the problems found,so as to jointl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drug quality.
        KEYWORDS     Drug sampling and testing;Risk management;Reminder;Persuasion first

            行政执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劝服优先(persua-                           为合理配置药品监管资源、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国

        sion first),是指在行政执法中首先考虑以劝导模式实现                     家药监局对于国家药品抽检探索性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规制遵从,即以强制力较弱的监管措施促使被监管者主                            按照严重风险和一般性风险实施分级管理。严重风险
        动建立内部合规体系,这样可以合理配置监管资源、降                            主要是国家药品抽检承检机构经分析,认为探索性研究
                                    [1]
        低执法成本,有效实现监管目标 。《行政处罚法》规定,                          发现的对公众用药安全有效的不利影响较大或涉嫌主
       “实施行政处罚和纠正违法行为应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                             观故意、违法违规而必须立即采取控制措施的问题 ;其
                                                                                                       [8]
        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药品管理                          管理措施主要是以飞行检查或现场核查的形式对相关
        法》也规定了“对于尚不影响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轻                            生产企业进行检查,查实违法违规行为时依法依规立案
                                  [2]
        微违规行为,应责令限期改正”。                                     查处。一般性风险即国家药品抽检承检机构经分析,认
            借鉴这一原则,我国于2014年建立了药品质量风险                        为探索性研究发现的安全风险较低或非主观故意、未涉
        提示函(以下简称“提示函”)制度,即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嫌违法违规的问题 ;其管理措施主要是药监部门以提
                                                                            [8]
        对国家药品抽检探索性研究中发现的尚不影响药物安                             示函的形式告知生产企业并提供检验方法,帮助生产企
        全性和有效性的一般性风险,向相关生产企业发出劝导                            业主动建立内部合规体系、提高药品质量。国家药品抽
        性告知,要求其开展排查并采取必要的整改措施                     [3-4] ;生  检具体实践中发现一般性风险的发生率高于严重风
        产企业据此采取优化工艺、加强生产过程管理、完善标                            险。加强一般性风险的管理,避免其进一步恶化或升级
        准等措施,不断提升药品质量管理水平,主动落实药品                            成为严重风险,与严重风险管理一样,也对提升药品整
        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提示函从源头上提高药品质量                             体质量水平、保护公众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方面发挥的作用愈加显著,已成为我国药品监管的重要                            2 提示函的法律性质分析
        策略。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提示函制度,笔者结合                                如上所述,我国的提示函适用范围是国家药品抽检
        多年工作经验,对提示函制度体系进行研究,以期为有                            探索性研究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并且相关生产企业可
        关部门提供参考、为加强药品质量管理提供借鉴。                              以纠正偏差或消除风险,从而由国家药监局向相关生产
        1 国家药品抽检风险管理概述                                      企业发出提示函并提供检验方法供其无偿使用。这与
            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nternational                   有证据证明假冒伪劣药品的核查处置以及上述严重风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险的有因检查等风险管理措施显著不同。提示函是根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ICH)  据劝服优先的原则向相关生产企业发出的通知,目的是
        于 2005 年发布《质量风险管理》(Quality Risk Manage-             要求企业对提示的问题开展排查整改,而不涉及《药品
        ment)的第Q9号技术文件,要求对药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管理法》规定的药监部门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存在安全隐
                                         [5]
        进行质量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即采取药物警                   患的药品采取告诫、约谈、限期整改以及暂停生产、销
        戒行动和干预等措施,识别、预防和减少药品相关风                             售、使用、进口等制裁性措施。因此,提示函不是处罚手
        险。这是对整个产品周期全面和持续降低风险的过程,                            段,不具有制裁性。另一方面,提示函向相关生产企业
                               [6]
        旨在实现效益风险最优化 。近年来,我国国家药品抽                            提供检验方法充分体现了我国药监部门帮扶生产企业、
        检紧密结合监管需要,积极改革体制机制,借鉴 ICH 的                         寓服务于监管的作风。例如2020年国家药品抽检中,承
        理念加强药品风险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加                            检机构在探索性研究中发现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中存
        大、加深、加强对假冒伪劣药品和潜在质量安全风险的                            在环氧乙烷与托吡卡胺反应生成的未知杂质,并建立了
        挖掘和处置,主要是在基于法定质量标准检验的同时,                            该品种中托吡卡胺环氧乙烷化合物检查方法,通过提示
        对可能因生产企业的药品质量控制盲区或偏差而存在                             函的形式提示有关生产企业登录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
        质量安全风险的药品开展探索性研究 ,重点排查工艺                            究院(以下简称“中检院”)官网,在相应模块中下载使用
                                         [7]
        处方、原料、生产过程、辅料、包装材料(以下简称“包                           检验方法以加强对该杂质的控制。
        材”)等可能影响药品内在质量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提                               提示函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无标题信
        升药品质量水平、加强药品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untitled letters)类似。美国 FDA 的无标题信也是针对


        ·2576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21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21期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