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2021年17期
P. 66
个“十”字型切口引流排毒,再给予双氧水反复冲洗;使 转录因子κB(NF-κB)]和2种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
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 白1(MCP-1)、趋化因子配体8(CXCL-8)]的水平。
准字H50020038,规格为5 mL∶0.1 g)0.1 g在创口局部和 1.3.7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
近心端 3~5 cm 处做环形封闭;明确了致伤毒蛇种类的 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患者应及时选择相应抗蛇毒血清进行静脉注射,并常规 1.4 统计学方法
给予破伤风抗毒素和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视患者病情酌 采用 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情进行抗纤溶和抗休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 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和组内不同时间点的两
2
基础上辅以季德胜蛇药片(精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 两比较均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 检
司,国药准字 Z32020048,规格为每片 0.4 g)口服,首次 验。检验水准α=0.05。
服药为清创完成后立即口服8 g,随后每隔6 h续服4 g, 2 结果
连续服用7 d;另取季德胜蛇药片8 g溶解于75%乙醇约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身炎症反应相关指标的比较
20 mL中,每天1次涂抹于创口周围肿胀处,连用7 d。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温、RR、HR、WBC 等指标水
1.3 观察和检测指标 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d 后,两组
1.3.1 全身炎症反应相关指标 入院后立即记录两组 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
患者治疗前体温、呼吸频率(RR)、心率(HR)和白细胞计 疗后第1、3天的RR、HR、WBC和治疗后第7天的HR均
数(WBC)等全身炎症反应相关指标,并于治疗后第 1、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降低速度比对照组更快。
3、7天重复检测上述指标,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身炎症反应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如
1.3.2 创口局部症状和住院时间 观察两组患者创口 表2所示。
局部症状变化,记录局部疼痛消失时间、创口消肿时间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身炎症反应相关指标水平比
和患者住院时间。 较(x±±s,n=32)
1.3.3 重要脏器的实验室指标 抽取两组患者治疗前 Tab 2 Comparison of related index levels of systemic
和治疗后第1、3、7天的空腹静脉血,送我院检验科进行 inflammatory response between 2 groups be-
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实验室指标检测。检测指标包 fore and after treatment(x±±s,n=32)
括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肌酐 项目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第1天 第3天 第7天
(Scr)、血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 体温,℃ 对照组 37.8±1.3 38.1±1.6 37.3±1.1 * 36.5±1.4 *
工酶(CK-MB)。 观察组 38.1±1.9 37.1±1.5 * 36.5±1.3 * 36.1±0.7 *
1.3.4 凝血功能指标 分离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 RR,次/min 对照组 28.1±1.7 26.7±2.5 * 23.5±1.6 * 18.8±1.9 *
观察组 27.5±1.8 23.1±1.6 *# 18.3±0.4 *# 17.5±1.3 *
第7天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参照 HR,次/min 对照组 105.4±6.2 98.5±3.1 * 87.4±4.2 * 81.3±2.5 *
试剂盒说明书(试剂盒购自上海博耀生物科技有限公 观察组 106.7±4.6 87.5±3.3 *# 79.4±4.2 *# 72.7±3.6 *#
9
WBC,×10 L -1 对照组 15.2±2.7 12.1±1.4 * 10.2±2.1 * 8.6±2.5 *
司,批号分别为 MBS013853、EP1105-1、ET1020-1、YM-
观察组 14.8±2.1 9.2±2.3 *# 8.1±1.3 *# 7.1±3.6 *
S1189)检测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检测指标包括组
*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
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 1 0.05
(PAI-1)、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和可溶性纤维 Note:vs. the same group before treatment, P<0.05;vs. control
*
#
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 group at the same time point,P<0.05
1.3.5 创口炎性细胞计数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 2.2 两组患者创口局部症状和住院时间的比较
天取两组患者创口2 mm×2 mm组织,常规固定、石蜡包 观察组患者的局部疼痛消失时间、创口消肿时间和
埋、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后,以光学显微镜观察并计 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创口
数每个视野中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结果 局部症状和住院时间比较如表3所示。
为随机采集的5个视野中各炎性细胞计数的平均值。 表 3 两组患者创口局部症状和住院时间比较(x±±s,
1.3.6 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 取两组患 n=32)
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 7 天的血清,采用 ELISA 法,参照 Tab 3 Comparison of local wound symptom and hos-
试剂盒说明书(试剂盒购自上海博耀生物科技有限公 pital stay between 2 groups(x±±s,n=32)
司 ,批 号 分 别 为 ET2010-1、KE00123、DL-IL6-Hu、 组别 局部疼痛消失时间,h 创口消肿时间,d 住院时间,d
对照组 6.9±1.4 10.4±2.3 7.4±2.6
88-7399-22、LHSC208、2210-63、DLR-NFkB-Hu)检测患 观察组 3.7±1.4 * 7.6±1.8 * 5.5±1.4 *
者血清中 5 种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白细胞介素1(IL-1)、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核 Note:vs. control group,P<0.05
*
·2104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7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