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2021年15期
P. 42

12 批金钗石斛(S1~S12)醇提物组(100 μg/mL,给药质                  2.3 谱效关系分析
        量浓度根据本课题组前期预实验结果设置),每组设 3                           2.3.1  抗炎指标的数据转化          将“2.2.2”项下RAW264.7
        个复孔。正常对照组加入培养基200 μL,模型组细胞加                         巨噬细胞培养液中 IL-4、IL-6 含量按以下公式进行数据
        入含 100 ng/mL 脂多糖的培养基 200 μL,各给药组加入                  转化:IL-4抑制率=[1-(给药组IL-4含量-正常对照组
        含 100 ng/mL 脂多糖和相应药物的培养基 200 μL;细胞                  IL-4含量)/(模型组IL-4含量-正常对照组IL-4含量)]×
        培养 24 h 后,收集培养液,以 3 000 r/min 离心 5 min,取            100%;IL-6 抑制率=[1-(给药组 IL-6 含量-正常对照
        上清液,按照相应 ELISA 试剂盒说明书方法操作;采用                        组 IL-6 含量)/(模型组 IL-6 含量-正常对照组 IL-6 含
        酶标仪于 450 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计算上清液中                         量)]×100%。抗炎指标的数据转化结果见表4。
        IL-4、IL-6 含量。采用 SPSS 24.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                         表4 抗炎指标的数据转化结果(%%)
        分析,数据结果以 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                          Tab 4 Data transformation results of anti-inflamma-
        差分析,方差齐时,采用 LSD 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                                tory indexes(%%)
        Dunnett’s T3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组别                 IL-4抑制率          IL-6抑制率
                                                             金钗石斛S1醇提物组          49.61            45.23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培养液中
                                                             金钗石斛S2醇提物组          41.28            42.47
        IL-4、IL-6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                    金钗石斛S3醇提物组          39.29            56.42
        塞米松组细胞培养液中IL-4、IL-6含量均显著降低(P<                        金钗石斛S4醇提物组          41.24            38.14
                                                             金钗石斛S5醇提物组          16.95            27.59
        0.01),金钗石斛S1~S12醇提物组细胞培养液中IL-4含
                                                             金钗石斛S6醇提物组          16.51            34.63
        量均显著降低(P<0.05 或 P<0.01),金钗石斛 S1~S8、                  金钗石斛S7醇提物组          17.75            36.78
        S10 醇提物组细胞培养液中 IL-6 含量均显著降低(P<                       金钗石斛S8醇提物组          22.86            35.98
                                                             金钗石斛S9醇提物组          13.21             4.91
        0.05 或 P<0.01),表明 12 批金钗石斛醇提物对细胞中                    金钗石斛S10醇提物组         15.56            10.37
        IL-4、IL-6含量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贵州省赤                        金钗石斛S11醇提物组         16.80            10.75
                                                             金钗石斛S12醇提物组          9.78             2.62
        水市产金钗石斛(S1~S4)醇提物的抑制作用较强,云南
                                                            2.3.2  数据处理     采用均值法将“2.3.1”项下 12 批金钗
        省昭通市镇雄县产金钗石斛(S5~S8)醇提物次之,四川
                                                            石斛醇提物的抗炎活性指标的转化数据与其共有峰峰
        省乐山市夹江县产金钗石斛(S9~S12)醇提物则相对较
                                                            面积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18-19] 。将归一化后的抗炎活
        弱,详见表3。
                                                            性指标设置为母序列 Y (k) ,18 个共有峰归一化后峰面积
        表3 12批不同产地金钗石斛醇提物对RAW264.7巨噬
                                                            设置为子序列为 Xi (i 表示共有峰编号 1、2、3……18),
              细胞培养液中IL-4、IL-6含量的影响(x±±s,n=3)
                                                            然后计算母序列与子序列的灰色关联系数 Ai(k):Ai(k)=
        Tab 3  Effects of ethanol extracts from 12 batches of
                                                            [Δi (k)min+ρ×Δi (k)max]/[Δi (k) +ρ×Δi (k)max],其中Δi (k) =|Y (k) -Xi |,
               D. nobile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on the con-
                                                            分辨系数ρ为0.5。
               tents of IL-4 and IL-6 in RAW264.7 cells(x±±s,
                                                            2.3.3  灰色关联度分析        根据“2.3.2”项下得到的数据,
               n=3)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母序列与子序列的灰色关
         组别                 IL-4,pg/mL        IL-6,pg/mL
         正常对照组              188.16±8.38       16.47±2.73    联系数 Ai(k) 的平均值,即关联度。当关联度大于 0.8,则
         模型组                703.86±6.29 **   123.00±1.49 **  表示母序列与子序列关联度较大;当关联度介于 0.6~
         地塞米松组              438.54±8.42 ##    39.59±0.45 ##  0.8 之间,则表示两者关联度一般;当关联度小于 0.6,则
         金钗石斛S1醇提物组         448.03±11.41 ##   74.85±0.79 ##
                                                                             [19]
         金钗石斛S2醇提物组         490.96±14.57 ##   77.80±1.91 ##  表示两者关联度较小 。结果显示,12批金钗石斛醇提物
         金钗石斛S3醇提物组         491.20±30.91 ##   82.42±2.18 ##  的18个共有峰与IL-4含量的关联度为0.503 4~0.815 8,
         金钗石斛S4醇提物组         501.25±11.84 ##   62.93±7.52 ##  除4、18号峰外,其余共有峰与IL-4含量的关联度均大于
         金钗石斛S5醇提物组         616.44±10.75 #    93.66±0.75 #
         金钗石斛S6醇提物组         618.74±9.37 #     86.15±1.41 ##  0.6,且5、7号峰与IL-4含量的关联度均大于0.8;12批金
         金钗石斛S7醇提物组         627.79±2.69 #     83.87±2.70 ##  钗石斛醇提物的 18 个共有峰与 IL-6 含量的关联度为
         金钗石斛S8醇提物组         585.96±9.92 ##    84.71±6.61 ##  0.554 0~0.844 0,除9、14、4、3、18号峰外,其余共有峰与
         金钗石斛S9醇提物组         635.75±7.81 #    117.83±1.48
         金钗石斛S10醇提物组        623.63±8.37 #    112.02±1.28 #  IL-6含量的关联度均大于0.6,且1、12、13号峰与IL-6含
         金钗石斛S11醇提物组        617.22±25.70 ##  117.34±2.21    量的关联度均大于0.8,详见表5、表6。
         金钗石斛S12醇提物组        653.44±5.07 #    120.28±1.33
                                                            3 讨论
                                              #
                                                     ##
                            **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
                                                                本研究基于 12 批金钗石斛醇提物 HPLC 指纹图谱
        0.01
                                                 #
            Note:vs. normal group, P<0.01;vs. model group,P<0.05,  与其抗炎作用的谱效关系,初步揭示了不同产地金钗石
                             * *
         P<0.01
        ##                                                  斛内在质量的差异以及潜在的抗炎作用成分。由指纹
        ·1828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5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5期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