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2021年14期
P. 43
0.075AC-0.88BC-2.76A +1.40B +0.98C 。方差分析 6∶1 总含量,mg/g 14
2
2
2
2
结果显示,本模型的决定系数(R )为 0.907 0,表明两种 12
5.5∶1 mg/g 10
成分总含量的变化有 90.70%来源于所选的变量;整体 mL/g 总含量, 8
模型差异性显著(P=0.019 1<0.05),表明该模型用于 B, 5∶1 6 4
草果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合理;本模型的失拟项不显著 4.5∶1 6∶1 75
5.5∶1 70
(P=0.147 9>0.05),误差导致模型拟合程度不佳的可 4∶1 5∶1 60 65
55 60 65 70 75 B, mL/g 4.5∶1 A, %
4∶1 55
能性较小,表明本模型可以对不同条件下的草果酚酸两 A,%
A.因素A与因素B的等高线图 B.因素A与因素B的响应曲面图
种成分总含量进行预测。各因素影响显著性的顺序为 总含量,mg/g
2.5
A>C>B;因素 AB、AC、BC 的影响不显著(P>0.05),因 14
2.3 12
素A 的影响显著(P<0.05),而因素B 、C 的影响不显著 mg/g 10
2
2
2
2.1
h 总含量, 8
(P>0.05),详见表4。 C, 1.9 6
表4 草果酚酸提取工艺优化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 1.7 4
2.5 75
Tab 4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of regression mo- 1.5 2.3 2.1 70
55 60 65 70 75 1.9 1.7 60 65 A, %
del of extraction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of A,% C, h 1.5 55
C.因素A与因素C的等高线图 D.因素A与因素C的响应曲面图
phenolic acid from A. tsaoko
2.5 总含量,mg/g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14
模型 84.37 9 9.37 5.33 0.019 1 2.3 mg/g 12
A 25.79 1 25.79 14.66 0.006 5 2.1 总含量, 10
B 0.89 1 0.89 0.51 0.499 0 C, h 8
1.9 6
C 4.93 1 4.93 2.80 0.137 9 4
AB 7.53 1 7.53 4.28 0.077 4 1.7
2.5 6∶1
AC 0.02 1 0.02 0.01 0.913 6 1.5 2.3 2.1 5∶1 5.5∶1
BC 3.12 1 3.12 1.77 0.224 5 4∶1 4.5∶1 5∶1 5.5∶1 6∶1 C, h 1.9 1.7 4.5∶1 B, mL/g
B,mL/g 1.5 4∶1
A 2 32.05 1 32.05 18.21 0.003 7 E.因素B与因素C的等高线图 F.因素B与因素C的响应曲面图
B 2 8.19 1 8.19 4.66 0.067 8
C 2 4.01 1 4.01 2.28 0.174 7 图2 各因素交互作用对草果酚酸含量影响的等高线图
残差 12.32 7 1.76 3.16 和响应曲面图
失拟项 8.66 3 2.89 0.147 9 Fig 2 Contour plots and response surface plots of the
纯误差 3.66 4 0.91
总离差 96.68 16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interaction on the con-
tent of phenolic acid from A. tsaoko
2.3.3 响应曲面分析 为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
表5 草果酚酸提取工艺的验证实验结果(n=3,mg/g)
作用,快速得到最优工艺各因素的具体水平,本研究采
Tab 5 Results of validation tests of extraction techno-
用 Design Expert 11.0 软件绘制不同变量间交互作用的
logy of phenolic acid from A. tsaoko(n=3,
等高线图和响应曲面图。结果,因素A与因素B、因素A
mg/g)
与因素C、因素B与因素C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与方差
实验号 原儿茶酚酸 香草酸 总含量 相对误差,%
分析结果一致,详见图2。 1 10.21 2.09 12.30 2.61
2.3.4 最优提取工艺的确定及验证 采用 Design Ex- 2 10.39 1.87 12.26 2.93
3 10.23 2.18 12.41 1.74
pert 11.0 软 件 得 到 最 优 提 取 工 艺 为 乙 醇 体 积 分 数 平均值 10.28 2.05 12.32 2.45
65.37%,液料比 4 ∶ 1(mL/g),提取时间 2.5 h。考虑到实 [21]
相比例 ,故在结合分离效果的基础上选择等度洗脱。
际操作,最终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 65%,
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组结合相关文献[22],分别对定量
液料比4 ∶ 1(mL/g),提取时间2.5 h。在此最优提取工艺 HPLC 法的流动相组成及比例、检测波长、柱温、流速进
条件下进行3次验证实验。结果,两种成分的平均总含 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在“2.2.1”项的色谱条件下,各成分
量为 12.32 mg/g(RSD=0.26%,n=3),与预测值(12.63 的分离效果较好,该HPLC法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
mg/g)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45%,详见表5。 均符合 2020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要求 。含量测定
[23]
3 讨论 结果显示,草果提取物中原儿茶酚酸含量远高于香草
本课题组在前期预实验中发现,较梯度洗脱,等度 酸,前者约是后者的3~5倍,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洗脱每次运行时的流动相比例相同,当检测多个样品时 植物酚酸常用的提取方法有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
[24]
不需要设置平衡时间来让系统恢复到所需的初始流动 萃取和传统溶剂提取等 。其中,超临界流体萃取条件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4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4 ·1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