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2021年14期
P. 10
都有相关规定。例如,自 2010 年起,广东药学会每年更 的诉求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在新药注册中获益,至少
新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目录》已逐渐成为行业普遍认 不会对注册产生负面影响,其次是不愿承担额外的费用
[20]
[23]
[24]
可并参照使用的规范 。这提示,在推进拓展性临床试 和责任 。结合现有研究 ,笔者认为患者的权利应包
验制度落实的过程中,来自第三方机构/组织的行业共识 括知情同意权和治疗权,在咨询主治医师后决定选择何
也有望起到积极作用。 种治疗方案,但同时需要承担相应的选择风险;医师的
3.2 加强信息公开与风险预案工作,化解伦理难题 权利应包括获得临床试验数据,同时也有监督患者治
伦理问题主要出自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如何解 疗、及时上报不良反应的责任;制药企业的权利应包括
决符合临床试验入组条件的患者倾向于选择拓展性临 获得试验数据并将其作为支持药品上市的附加材料,以
床试验而不愿入组的情况;二是接受拓展性临床试验用 及拒绝授权临床试验药物用于单人拓展性临床试验的
药治疗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是否会对药品上市造成 申请,其责任包括提供必要的前期试验数据及药品信
影响。 息、对研究者进行培训、配发及回收药品、监督并上报不
部分患者出于对药物疗效的过高期待而忽视了在 良反应以及定期上报试验情况等;临床试验机构及其伦
研药物的危险性,所以向大众普及药物临床试验知识、 理委员会的权利包括对拓展性临床试验进行申请审查、
提供更多信息、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是真正落实患者知 用药监督,以及在发现不合理情况时随时中止并决定是
情同意权的第一步。目前,国内可检索临床试验信息的 否重启等,同时也要承担审查过程中风险评估的责任。
平台较少,包括“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 在签订临床试验协议的过程中有必要设定一系列免责
部分临床试验机构官方网站以及以“京东健康(临床试 条款,以帮助医师、制药企业及临床试验机构规避一定
验患者招募中心)”应用程序(APP)为代表的非官方招 的法律风险;同时,该协议还应对于不良反应发生后的
募平台等 [21-22] 。但部分官方平台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 责任划分和赔/补偿问题作出明确指示。此外,还可通过
的问题,而非官方平台合作的制药企业范围有限,可供 保险公司、信托基金等第三方平台分担风险,承担一定
患者对比选择的项目数量不多,同时平台与制药企业间 的治疗或风险补偿费用,化解拓展性临床试验开展中的
合作的商业性质可能会对其可信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各项经济难题。
整体而言,我国尚缺乏信息完备、可信度高的信息公示 3.4 建立有效的准入及监管制度,突破审查难点
平台,普通患者主动寻求合适的拓展性临床试验方案仍 3.4.1 按类别搭建不同的审批通道 从各国经验看,大
相对困难。建议由官方搭建专门平台,以增加信息的公 部分国家/地区规定可将拓展性临床试验的申请分为不
开透明度,这既能确保患者对拓展性临床试验的正确理 同的类别,并根据不同的类别决定发起者及发起条件。
解,又可提高患者获取用药信息的效率与准确性。此 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患者数
外,临床试验研究者应充分做好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工 量”界定准则、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疾病严重程度及药
作;对于对照组受试者,应在试验结束并证实药物的疗 物安全性”判断办法和以加拿大为代表的“药物需求缓
效与安全性后,确保其能及时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此 急程度”界定办法,其中采用患者数量的多少作为拓展
外,为应对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伦理委员会在伦理审 性临床试验分类标准的国家/地区最多 [5,7,11,13] 。笔者认
查阶段就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不良 为仅考虑“疾病严重程度”和“药物需求缓急程度”在判
反应发生后的应急措施,同时评估制药企业的药物警戒 断时容易产生争议,我国可参照美国的相关做法将符合
能力,若不良反应较少则仅作备案记录,不影响上市进 申请原则的患者按数量进行分类,分别是单个患者申请
程;但若出现多例严重不良反应则应在药品上市前作进 以及两人以上类似情况的群组患者申请,其中单个患者
一步的安全性评价。 申请可再划分为紧急患者和非紧急患者,即将申请审批
3.3 明确制度运行中的责任划分,打破发起者困境 类别分为“单个患者紧急情况”“单个患者非紧急情况”
在制定拓展性临床试验管理规定时应明确受试者、 和“两人以上群组患者”等3种。在此基础上,还应扩大
研究者(医师)、制药企业及临床试验机构四方的权责, 当前的发起者范围,允许单个患者拓展性临床试验申请
这样才能尽可能地规避风险,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 由医师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发起,两人及以上
有学者针对患者、医疗机构及制药企业的诉求开展 的群组患者申请可由制药企业(注册申请人)发起。通
了调研,发现患者的诉求在于疾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 过分类可以让申请及审批都更具有目的性,针对不同类
发生风险后能够得到及时的权益保护;而医疗机构的诉 别的申请采取不同的要求和审批通道,有助于提高审批
求在于不承担额外的责任且操作过程应尽量简单;企业 效率。
·1668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4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