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中国药房》2021年12期
P. 133
·综述·
BRAF 抑制剂及其联合疗法在晚期黑色素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进展 Δ
1*
4 #
唐 龙 ,牟燕飞 ,唐显军 ,王恩文 (1.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期病房,重庆 400030;2.重庆大学附属肿瘤
2
3
医院综合科,重庆 400030;3.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科,重庆 400030;4.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
科,重庆 400030)
中图分类号 R73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1)12-1531-0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1.12.21
摘 要 目的:汇总近年来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抑制剂及其联合疗法在晚期黑色素瘤治疗中研究进展。
方法:检索2010年1月-2020年12月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对BRAF基因在黑色素瘤发生中的意义、BRAF抑制剂及其联合疗法
的临床应用进展、耐药情况等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约50%的黑色素瘤患者存在 BRAF基因突变,且BRAF
突变是晚期黑色素瘤治疗的关键靶点。当前美国FDA已经批准上市的BRAF抑制剂有威罗菲尼、达拉非尼和康奈非尼,我国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已经批准上市的BRAF抑制剂有威罗菲尼和达拉非尼。BRAF抑制剂的应用使晚期黑色素瘤的疗效得到了明显改
善,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且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同时,BRAF抑制剂也存在着耐药的问题,多靶点联合用药是
进一步提高疗效并延缓耐药的有效方法,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耐药问题,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有待持续深入。
关键词 晚期黑色素瘤;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抑制剂;联合疗法;临床应用;耐药
黑色素瘤是一种黑色素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多发 通路的关键信号转导激酶之一,研究表明,约 50%的黑
生于皮肤和黏膜,恶性程度高,晚期患者预后极差,且一 色素瘤患者存在 BRAF 基因突变,这些突变使得 BRAF
直缺少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法。近年来,黑色素瘤的病死 蛋白活性显著增强,导致 MAPK 信号通路被异常激活,
[8]
率逐年升高,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据报道,全世界每 进而诱发黑色素瘤 。因此,BRAF突变成为了晚期黑色
年约有20万例黑素色瘤新发病例;而我国每年新发黑色 素瘤治疗的关键靶点,故针对 BRAF 突变的抑制剂逐步
素瘤病例高达2万例,且发病率以6%~7%的年增长率 得到了开发应用。目前,美国 FDA 已经批准上市的
增加,同时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目前,临床治疗黑 BRAF抑制剂有威罗菲尼(vemurafenib)、达拉非尼(dab-
[1]
色素瘤的基本原则是广泛性的局部手术切除,但黑色素 rafenib)和康奈非尼(encorafenib)等。多项临床研究显
瘤的突出特点是发病早期即容易发生远处转移,且对传 示,BRAF 抑制剂的单用或联用使得晚期黑色素瘤的疗
统放化疗的敏感性很低,易发生耐药,现有方案疗效差, 效得到了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 [9 - 11] 。但
患者的 5 年生存率不足 10% [2-3] 。尽管免疫治疗在黑色 BRAF 抑制剂也存在着耐药的问题,虽有研究表明联合
素瘤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起效慢、副 用药是进一步提高疗效并延缓耐药的有效方法,但仍然
[4]
作用明显和耐药等情况 。随着黑色素瘤肿瘤信号通路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耐药问题 [9-11] 。为了解BRAF抑制剂
相关研究获得了巨大进展,针对癌变过程中的关键受体 治疗黑色素瘤的进展情况,笔者在中国知网、维普网、万
和信号转导激酶的分子靶向药物也得到了开发与应用, 方数据、Web of Science、PubMed 等数据库中组合检索
为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5-6] 。 2010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对
研究表明,多种基因参与了黑色素瘤的发生,其中 BRAF抑制剂及其联合疗法治疗黑色素瘤的临床应用及
最受关注的是 BRAF 基因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 耐药情况等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该药在晚期黑色素瘤
[7]
同源体B1(BRAF)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 治疗中的应用和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1 BRAF基因在黑色素瘤发生中的意义
Δ 基金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cstc2019jcyj-msx-
mX0640);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医学科研项目(No.2017ZDXM026) 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病理过程,
*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恶性肿瘤的靶向、免疫治疗等的临床及 主要发生机制之一是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所导
基础。电话:023-65079277。E-mail:358668799@qq.com
致的多种信号通路异常,最终导致黑色素细胞失控性增
# 通信作者: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黑色素瘤等恶
殖和转移。这些信号通路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性肿瘤的靶向、免疫治疗。电话:023-65327159。E-mail:enwang313@
cqu.edu.cn MAPK信号通路等,尤以MAPK信号通路的作用最为关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2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2 ·1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