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中国药房》2021年12期
P. 106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GRQ评分比较(x±±s,n=50,分)
              Tab 5 Comparison of SGRQ scores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x±±s,n=50,score)
                         症状评分                 日常活动能力评分                疾病影响评分                   总评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69.78±13.56  59.79±11.23 *  66.67±13.56  59.45±11.89 *  50.68±13.56  43.89±12.43 *  60.42±13.76  52.98±12.56 *
         观察组       70.56±11.25  52.13±10.34 *  65.18±12.98  52.98±10.67 *  48.45±12.11  36.13±10.78 *  62.67±13.58  45.52±10.67 *
         t           0.313      3.548       0.561      2.421       0.867      3.296       0.822      3.200
         P           0.754      0.001       0.575      0.017       0.387      0.001       0.412      0.00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
            Note:vs. the same group before treatment,P<0.05
                                        *
                                    表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50,例(%%)]
                        Tab 6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R between 2 groups[n=50,case(%%)]
         组别     出血性膀胱炎   骨质疏松    胃肠道反应     白细胞减少    肝功能异常     血糖升高      高血压        脱发       浮肿        合计
         对照组     2(4.00)  2(4.00)  1(2.00)  2(4.00)  3(6.00)   6(12.00)  4(8.00)  1(2.00)  4(8.00)  25(50.00)
         观察组     3(6.00)  2(4.00)  3(6.00)  3(6.00)  5(10.00)  7(14.00)  6(12.00)  2(4.00)  3(6.00)  34(68.00)
         χ 2                                                                                         2.560
         P                                                                                           0.110
                               表7 CTD-ILD临床疗效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例)
                 Tab 7 Sigle factor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related to clinical efficacy of CTD-ILD patients(case)
                   性别          年龄         既往病史              CTD类型              IL-6水平    CRP水平      PCT水平
         组别
                男性    女性   <40岁  ≥40岁   有     无     硬皮病  类风湿关节炎 干燥综合征   其他    正常   升高   正常   升高    正常   升高
         治疗有效组   40   36    44    32    43    33     20     26     21    9    68    8    58   18   60   16
         治疗无效组   13   11    13    11    14    10     6      9      7     2     6   18    9    15    8   16
         χ 2       0.224       0.291      2.496              0.288              7.526      6.513     6.488
         P         0.636       0.582      0.115              0.962              0.004      0.009     0.010
        表8    CTD-ILD临床疗效相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                   临床效果不佳。多项研究表明,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
              tic回归分析结果                                     提高CTD-ILD患者的治疗效果           [23-24] 。因此,本研究采用
        Tab 8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ac-  醋酸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CTD-ILD,结果显示联合
               tors related to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TD-ILD  用药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
               patients                                     生活质量并降低其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且安全可靠。
         预后因素   回归系数β   标准误SE    Wald   P    比值比(95%置信区间)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
         IL-6    0.417   0.123   10.532  0.002  4.537(3.668,10.352)  一步分析了醋酸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 CTD-ILD 效
         CRP     0.454   0.232   10.231  0.055  4.692(3.576,9.384)
         PCT     0.658   0.131   7.145  0.077  2.526(2.231,3.386)  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患者外周血IL-6、CRP、PCT水
                                                            平与疗效相关,其中IL-6水平是醋酸泼尼松联合环磷酰
        匿 、发 病 机 制 尚 未 明 确 、缺 乏 特 异 性 检 查 指 标 是
                                                            胺治疗 CTD-ILD 疗效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代炼
                               [17]
        CTD-ILD 的独立病死因素 。CTD-ILD 患者在就诊时                       [25]
        病情已较严重,故预后较差 。有研究显示,CTD-ILD                         等 的研究结果相似。这是因为IL-6是由活化的T淋巴
                                 [18]
        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不足5年 ,患者更有可能是年轻人、                           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可促进纤维细胞的增殖合
                                [17]
                                                                                          [26]
                                                                                                      [27]
                       [19]
        女性和不吸烟者 。而且,由于该病多变的病变表现、                            成,从而促进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徐艳菊等 的研
        疾病病程和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使 CTD-ILD 的药物                       究发现,IL-6 水平在感染 EB 病毒的 CTD-ILD 患者中显
        开发受到了挑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其                            著增高,且其预后相对较差,提示 IL-6 反映的是全身的
                 [20]
        寿命缩短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对于提高                              炎症反应。另有研究显示,可根据患者在疾病早期的
                                                                                               [28]
        CTD-ILD疗效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IL-6 水平来调节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强度 ,从而有助于
            醋酸泼尼松是临床上治疗 CTD-ILD 常用的糖皮质                      为CTD-ILD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分析提供依据。
        激素类药物之一,其不仅可以抗炎、抗病毒、抗感染,还                               综 上 所 述 ,激 素 联 合 环 磷 酰 胺 可 以 显 著 提 高
        能够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对CTD-ILD的临床症状有一定                         CTD-ILD 患者的疗效,改善其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并降
                 [21]
        缓解作用 。环磷酰胺亦是临床上治疗 CTD-ILD 的主                        低其炎症因子表达水平;IL-6水平是该方案疗效不佳的
        要药物之一,其可通过降低患者淋巴细胞数量和选择性                            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密切关注治疗过程中 CTD-ILD
        抑制淋巴细胞功能等机制来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这                             患者外周血IL-6的水平变化。但本研究亦有局限性,因
                                                  [22]
        两种药物虽然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 CTD-ILD 的病                        为IL-6是反映炎症的一个广泛性指标,且本研究为单中
        情,但是治疗周期较长、不良反应较多且容易复发,总体                           心研究且样本量不够大,试验结果难免存在偏倚。因


        ·1504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12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12期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