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中国药房》2021年8期
P. 123

·综述·

        中药制剂矫味技术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Δ


              *
        魏晓嘉 ,万国慧,李佳园,石晋丽(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2488)
                                     #
        中图分类号 R28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1)08-1009-0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1.08.19
        摘  要   目的:为研制易于患者接受且疗效确切的中药制剂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文献,对中药制剂中的矫味技术与矫味效果评
        价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中药制剂的传统矫味技术包括添加辅料、增加药引等方法,现代矫味技术中常用的有
        添加矫味剂法、包衣法和环糊精包合法等;此外,固体分散体、微囊微球、离子交换树脂等新技术也逐渐被应用于中药矫味领域,但
        尚有待进一步推广;多种矫味剂或矫味技术的联合应用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矫味效果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志愿者感官评价法、
        动物偏好实验法和人工智能感官评价法。矫味技术应用于中药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避免对中药有效成分产生影响、选用安全性
        高的辅料等。研究适合中药制剂的矫味技术和评价方法对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中药制剂的临床推广有着十分重要的
        意义。
        关键词 中药制剂;特殊气味;矫味技术;矫味剂;评价方法



            在我国一直有“良药苦口”的说法,这个词形象地展                        止痛、解毒等功效,其作为具有药理活性的辅料也常出
        现了中药及其制剂的特殊味道。中药特殊的嗅味和口                            现在其他剂型中,如膏剂可在收膏前将炼制过的蜂蜜、
                                                                                                      [4]
        尝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或使用者的可接受程度                            糖等辅料加入,以促进膏滋的稳定,矫正特殊气味 。中
       (尤其对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对味道敏感的儿                            药中还有一类特殊的传统剂型,即酒剂(指药材用蒸馏
        童患者和有着特殊心理精神类疾病的患者),严重阻碍                           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加入蜂蜜或糖起到
        了中药制剂的推广和使用 。传统的制剂工艺虽可起到                           矫味和着色的作用         [5-6] 。此外,一些汤剂、散剂中的药引
                              [1]
        一定的矫味效果,但由于造成中药特殊气味的物质基础                           也可以掩盖药物特殊气味。例如,历代医家的经方常以
        较为复杂,中药剂型相对特殊,要达到满意的矫味效果                           甘草作为药引,其既能调和诸药,又可起到矫味的作
                                                             [7]
        尚有较大难度,因此临床对中药矫味技术的要求日趋增                           用 ;此外,在跌打活血散、活血止痛散中以黄酒作为药
                                                                                                [8]
          [2]
        高 ;同时,中药矫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良离不开客                           引,可掩盖方中土鳖虫等中药的不良气味等 。
        观、准确的矫味效果评价方式。为了了解中药制剂矫味                           2 中药制剂的现代矫味技术
        技术与矫味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笔者在查阅文献                           2.1  矫味剂添加法
        的基础上进行了本综述,以期为研制易于被患者接受且                               目前,矫味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口服中药制
        疗效确切的中药制剂提供参考。                                     剂中,由于其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是矫味技术中使用最
        1 中药制剂的传统矫味技术                                      多的一种。中药常用的矫味剂有甜味剂、芳香剂、酸味
                                                           剂、泡腾剂和苦味抑制剂等。
            中药制剂大多采用炮制、添加辅料、增加药引等传
        统方法达到矫味的目的。在动物类中药饮片中,炮制的                           2.1.1  甜味剂     甜味剂作为使用最广泛的矫味剂之一,
                                                           可有效掩盖药物的苦味,其原理是通过增加甜味感应而
        矫味作用尤为突出。例如,蕲蛇饮片经过去鳞、蒸制、酒
                                                           混淆大脑的味觉感受          [1,9] 。甜味剂根据来源可分为天然
        炙等方法炮制后,己醛、二硫化碳等产生不良气味的成
                                                           甜味剂与合成甜味剂。目前常用的天然甜味剂除传统
        分含量有所降低,而3-甲基-1-丁醇等香味物质的含量有
                                                           的蔗糖和蜂蜜外,还有山梨醇、甜菊糖、甘露醇、罗汉果
        所增加,矫味效果明显 。在中药传统剂型的制剂工艺
                           [3]
                                                           苷等 ;常见的合成甜味剂有三氯蔗糖、糖精钠、阿司帕
                                                               [10]
        中,主要通过添加蜂蜜、蔗糖等辅料矫味,体现了“药辅
                                                           坦和甜蜜素等       [1,11] 。甜味剂根据成分还可分为碳水化合
        合一”的特性。例如,蜜丸采用蜂蜜作为赋形剂和矫味
                                                           物类和非碳水化合物类。其中,碳水化合物类甜味剂又
        剂。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具有补中、润燥、
                                                           称营养性甜味剂,包括蔗糖、乳糖、麦芽糖醇、山梨糖醇
           Δ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673560)
                                                           等糖类和糖醇类;非碳水化合物类甜味剂又称非营养性
           * 硕 士 研 究 生 。 研 究 方 向 :中 药 药 效 物 质 基 础 。 E-mail:
                                                           甜味剂,包括三氯蔗糖、阿司帕坦、甜菊苷、甘草甜素
        weixj471@163.com
                                                             [11]
                                                           等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甜味剂对药效的影响来选
           # 通信作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药药效物质
                                                                                    [12]
        基础。E-mail:shijl@vip.sina.com                       择合适的甜味剂。蒲俊安等 的研究表明,用中成药七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8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8  ·1009 ·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