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中国药房》2021年第4期
P. 18
条件。违背中医理论盲目使用不仅无法发挥药效,还可 成药制剂、运动员慎用小金丸、驾驶员在工作期间禁用
能引发不良反应 [13-15] 。药品说明书作为反映药品基本 化痰平喘片等。特殊人群用药信息的细化将更利于医
信息的法定文书,在合理用药中起重要作用 。本研究 师选择安全合适的药品,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16]
发现,有2个中成药品种对其药品说明书的“功能主治” 3.2 中成药药品说明书修订的不足之处
项进行了修订,26个品种在“注意事项”项中强调了应严 3.2.1 缺乏量化表述 例如,在“不良反应”项的修订
格按适应证使用。修订内容中,部分药品说明书对中成 中,不少品种的药品说明书使用了“偶有”“个案”等表述
药慎用或禁用的中医证型在“禁忌”“注意事项”项中加 不良反应发生率。据报道,美国FDA要求各药品生产企
以说明,例如生脉注射液在“禁忌”项中标注该产品“禁 业将临床试验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严重程度、
用于实证及暑热等病热邪尚存者”,牛黄解毒制剂在“注 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在其药品说明书中进行量化
[23]
意事项”项中标注该产品“平素脾胃虚弱、大便溏薄者慎 说明 。量化数据的标注将更利于医师和患者客观了
用”。部分修订内容还描述了中医证型表现,如蒲地蓝 解药品使用的风险高低,减少患者的心理恐惧。我国部
消炎制剂“注意事项”项中标注脾胃虚寒的表现为腹痛、 分化学药药品说明书也有此类数据,但中成药药品说明
喜暖、泄泻,具有该症状者慎用。可见,药品说明书的修 书普遍较为缺乏。此外,“注意事项”项中还有“不宜久
订通过多角度强调中成药适用、慎用、禁用的中医证型 用”“定期随诊并检查”等模糊表述,使患者难以获得明
和临床适应证,有利于医师选择合适的中成药品种,避 确的用药指导,容易引发药品不良反应。
免药不对证。 3.2.2 缺乏系统全面的药物相互作用提示 随着人口
3.1.2 突出强调含有毒性药材或化学药成分中成药的 老龄化的加剧和慢性病患者的增多,药品不合理联用已
[24]
使用注意事项 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中成药安全无毒的 成为我国患者用药的重要问题 。由于药品联用而产
使用误区 。由于其成分的特殊性,若含有毒性药材或 生相互作用进而引发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 [25-27] 。
[17]
化学药成分的中成药使用不当,将更易影响用药安全。 美国 FDA 于 2012 年公布了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并
本研究统计发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修订信息 要求药品说明书应阐述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联
中要求对含有毒性药材或化学药成分中成药品种的“警 用药品剂量调整的必要性、预防措施和发生相关事件后
[28]
示语”或“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告知使用者中成药中 的解决方法 。本次统计发现,中成药药品说明书中关
含有该类特殊成分,并向其强调含有毒性药材的中成药 于“药物相互作用”的修订内容较简单,主要涉及使用中
不能长期超剂量使用,告知其含有化学药成分的中成药 不应违背中药配伍原则、不宜与含相似组成的药品同
使用人群禁忌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以避免由于超量和不 用、中西药复合制剂中化学药成分的药物相互作用等。
合理使用造成中毒或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 但由于中成药成分复杂,物质基础多数不够明确,其药
3.1.3 细化特殊人群用药事项 特殊人群对药物的吸 物相互作用研究一直是个难点。现有的研究大多针对
收和代谢能力与普通人不同,在药物使用中也应区别对 中药单一成分,但仅以其中1个或几个成分难以全面反
待 [18-19] 。国外对特殊人群用药也有多种管理办法,例如 映整体情况 。此外,中成药之间以及中成药与化学药
[29]
美国FDA依据药品可能对胎儿造成的危害,将妊娠用药 联用现象普遍,而药品说明书中“药物相互作用”项多表
划分为A、B、C、D、E等5个等级 ;法国依据药品可能对 述为“尚无相关信息”,给患者造成中成药没有药物相互
[20]
[13]
驾驶造成的影响将其划分为4个等级 。我国中成药药 作用的误解,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进一步完
[21]
品说明书以“禁用”“忌用”“慎用”区分使用等级。本研 善中成药药品说明书“药物相互作用”项将有助于保障
究统计发现,部分药品说明书修订内容对特殊人群用药 患者的用药安全。
注意事项进行了细化,例如保妇康栓/凝胶/泡沫剂依据 3.2.3 其他未修订的相关项目也有待完善 本研究统
妊娠的不同时期(以 12 周为界限)进行区分,12 周以内 计发现,未有中成药品种修订“成分”项。日本汉方药物
的禁止使用,13周以后则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相关研 制剂在“成分”项中要求除了列出处方中含有的药材,还
[30]
究显示,我国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成人的2倍,新 应标注药材折合成的每日药材量和提取物量 。而国
生儿更高达成人的 4 倍 。本研究统计发现,部分儿童 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处方
[22]
用药的药品说明书以新生儿、婴儿、幼儿等不同时期或 药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及撰写指导原则的通知》中
不同年龄段来区分药品是否适宜使用并标注对应的使 对“成分”项仅要求列出含有的药味、有效部位或有效成
用剂量,这更利于合理用药。此外,部分中成药的药品 分等;注射剂类中成药应列出处方中所有辅料信息,可
[8]
说明书对女性月经期、育龄期,以及有特殊工作需求的 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辅料种类也应列出 。有研究表
人群(如运动员、驾驶员等)进行了用药警示,如月经期 明,我国中成药药品说明书“成分”项还缺少每片/丸相当
患者慎用脑心通制剂、育龄期需要孕育者禁用雷公藤中 于原药材的量 。当含有相同中药或成分的中成药联
[31]
·396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4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