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中国药房》2021年2期
P. 27

在其出台的带量采购医保配套措施中强调,各地区要妥                           (粤医保规〔2020〕2号)指出:以市级“团购”为主,探索医
                                                                       [23]
        善做好医保支付标准与药品采购价的协同工作;跨区域                           联体集团采购 ],“遍地开花”式的“组团”给药企战略布
        的联合采购加上地方医保机构积极引导医保支付标准                            局带来了更大的考验 。未被全国集中采购囊括的品
                                                                              [24]
                      [17]
        与采购价的协同 ,这些均有利于异地报销价格的统一                           种成为地方集中采购考虑的品种 。这推动了药品价
                                                                                         [25]
        及医保支付标准与采购价协同的推进,间接转化为报销                           格的全面下降,更多未中选但有着区域性战略侧重的药
        比例的扩大,提高了药品的可及性。                                   企不得不降价以维持原有市场份额,这也便于国家和地
        2.2.2  带量采购可调整医药市场,影响医保支付制度改                       方医保机构加快采购价和医保支付标准的协同。
        革   首先,联盟合力采购形成买方优势,压低了采购价,                        3 存在问题与建议
        促使医保支付标准协同调整。带量采购的思路在于集                            3.1  中选药品品种少,采购范围与医保降费均有进一步
        中患者的药品需求从而使需方凝聚起与医药市场上供                            的提升空间
        方势力相抗衡的能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不仅体现为                               第1~2批带量采购只涉及57个药品品种,尽管第3
        付费方式的多元化,而且暗含着用医保团购的市场价格                           批又扩容了 56 个品种、81 个品规,然而 3 批采购药品总
        机制取代政府的定价机制,这就需要透明的药品集中采
                                                           数也只占2019年版国家基本医保目录的4.27%,涉及品
        购制度来作为保障 。以往我国的药品集中采购均由
                         [18]
                                                           种还是太少。另外,目前国家级的带量采购只针对通过
        省级医保和卫生机构主导,在省内广泛开展招标采购,
                                                           一致性评价的化学原研药和仿制药,尚未涉及同等级的
        医保部门和医药服务方进行谈判协商,谈判的结果是团
                                                           生物制品和中成药,采购范围小,受惠患者群体有限,医
        购价格而非单体价格。带量采购汇总了试点地区甚至
                                                           保的联动作用有限,未完全体现医保支付为基本用药需
        全国的药品需求,进一步扩大了团购规模,强化了市场
                                                           求“兜底”的特点。根据 2020 年 7 月在上海举行的国家
        中的买方势力。自由竞价和“打包需求”压低了药品价
                                                           集中采购会议的精神,国家集中采购的药品品种将达到
        格,联盟采购价为各地医保支付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一个
                                                           约 500 个,到 2021 年将覆盖一半基本医保目录,2022 年
        很好的参考,各地也根据采购价调整了中选药品的医保
                                                           将实现全覆盖,药品品种也将覆盖中成药、生物制品和
        报销价格,形成了试点地区和全国范围内中选药品医保
                                                                  [26]
                                                           化学药 ,表明国家采购品种即将大幅扩围。扩围目录
        支付标准协同的局面。
                                                           中多数为医保药品,届时药品供应与医保支付联动效应
            其次,采购方掌握采购量,药企间充分竞争,将药品
                                                           将大大增强,医保费用将大量节省。其中,生物制品、中
        的医保支付谈判主动权转移到了医保方。目前,带量采
                                                           成药和其它未过评化学药的加入将大幅扩大带量采购
        购政策为中标药企承诺了同类药品市场 50%~80%的
                                                           的遴选范围,医保降费效果也将得以显著提高。此前,
        份额,剩下占有30%~50%市场份额的药企虽然还可以
                                                           部分省市已开展了这几类药品的省级带量采购,取得了
        维持药品原价,但未来的医保支付价必然逐步向带量采
                                                                     [26]
                                                           良好的效果 。
                    [16]
        购的价格靠拢 。医保支付价与采购价统一后,30%~
                                                               联合采购办公室和医保方在兼顾供方成本和市场
        50%的市场还是得按照带量采购的价格来获得医保支
                                                           稳定的基础上扩增采购品种时,需考虑与医保的联动效
        付,这就使得占有 50%~80%市场份额的药企和占有
                                                           应,协调医保报销政策和采购方案。通过医保方引领的
        30%~50%市场份额的药企间的实际药价差再次拉大,
                                                           协商谈判,发挥带量采购的溢出效应,引导医疗机构从
        从而压缩后者的市场份额。医保支付的主体是医保方,
        客体是医疗机构。在以往的药品招采中,医疗机构为药                          “价格医疗”到“价值医疗”理念的转变,进一步做到“降
        企争取市场份额,药企为医疗机构提供利益输送,药企                           价提质”。另外,市场价格的调整与维稳必须先提升医
        与医疗机构成为利益共同体,形成合力,医保方左右市                           保支付的合理性和完善性,可考虑为“出局”药品给予推
        场的力量弱。如今,医保方只取 50%~80%的市场份                         力,通过把握药品价格机制与医保支付间的外部与内在
        额,通过带量采购使各家药企之间进行博弈 ,最终在                           联系来改进政策和制度的设计,形成全方位的药品价格
                                              [19]
        降价的同时又盘活了竞争           [20-21] ,入选带量采购的药企虽          与医保支付制度的协同调整机制,为“三医联动”打开新
        然利润受到影响,但可以放量获得市场份额;而没有进                           局面。
        入带量采购的药企不仅医保报销价格受到影响,而且要                           3.2  医保对于非中选药品“一刀切”的支付标准可能会
        支付高昂的市场营销费用 。因此,医保方因掌控医保                           削弱药企对仿制药研发的积极性
                              [22]
        支付权而手握谈判主动权。                                           如前所述,国家集中采购对非中选药品的支付标准
            最后,地方集中采购影响药企的战略布局,进一步                         作了“一刀切”的规定;各地在执行上虽略作调整,但总
        推动了采购价与支付价的协同。以国家级的带量采购                            体方案与国家规定保持一致。此举的目的是通过医保
        政策总体思路为基础,各地纷纷制定全国集采品种之外                           支付标准的协同调整来促使未中选药品的联动降价。
        的药品集采政策[如 2020 年 7 月发布的《广东省医疗保                     这必然会进一步提高医保降费的效果,但却可能会打击
        障局关于做好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                            药企对仿制药和品种稀少的药品(其他未中标企业)研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2期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2  ·149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