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中国药房》2021年2期
P. 26
本取得医疗质量或医疗效果的最大化)。(3)从管理层 年我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销售数量约占药品终端销售
面的过程管控来看,医保方牵头,医药企业、药品经营 量的 76.9% 。医院是药企重点关注的市场,但由于省
[13]
与配送企业和公立医疗机构多方协商谈判签订购销合 级或地方招标采购环节缺乏透明度,导致“寻租”行为频
同的形式有效强化了医保支付的管理信誉和处理 现(“寻租”:企业为获取竞争优势而向政府机关寻求利
能力。 好的政策调整的现象),药品降费效果不好。国家级带
此外,在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多角度监督 量采购改变了以往集中采购“只招标,不采购”的乱象,
是医保支付制度与药品招采模式协同运行的有力保 以市场份额为“中标回馈”,打包联盟地区中选药品使用
障。带量采购政策直接调整了对医保方的行政要求,新 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药品销售中的“灰色收入”
要求下所获得的质高价廉的药品受带量采购与医保的 空间,形成医药市场“以量换价”、降低药价并与医保支
双重影响,从而形成了带量采购政策与医保支付制度协 付制度协同改革的局面,呈现出医疗性价比更高、效能
同共进的局面。具体体现为:(1)药品价格管控从控制 更理想的医保主导模式。近年来,带量采购节约医保基
医疗成本转变为“降价提质”的双重控制。带量采购通 金支出收效明显。据调查,第1~2批国家级带量采购共
过打包药品需求来影响药品价格,从而实现对医疗费用 中选的 57 个药品品种的使用使医保基金的药品预算从
的控制,并注重对药品质量的把关。为了达到“降价提 427亿元降至83亿元,其中降价效应180亿元、替代效应
质”的目的,各地在带量采购的过程中通常对企业的交 164 亿元(降价效应指的是带量采购的药品价格按原来
付能力、配送时间和企业资质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强 价格计算相当于节省了 180 亿元的支出;替代效应指的
化监管,并对生产、分销及整个链条进行多次检查。如 是原来独霸市场的原研药被诸多仿制药竞争,此类药品
[13]
《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0-1)》(国联采字 营销让步作出的降价相当于节省了164亿元的支出) 。
〔2020〕1号)中的“申报企业须知”就要求:企业需要保障 “4+7”试点地区的患者使用一致性评价仿制药和原研药
供应,接受服从生产到配送全链条的监管并提供相关资 等高质量药品的比例从原来的50%提高到了90%以上,
[13]
[2]
质证明等 。 此外,遵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 医疗机构处方中中标药品的使用率达到预期 。
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办发 其次,医保方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公立医疗机构使
〔2019〕2号)文件精神,各地区均需在当地建立带量采购 用带量采购药品,从而推进了药品的合理使用。在药品
[11]
的应急系统 。广州、天津、大连等地的试点方案均表 供给保障体系中,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涉及的主体有药
明了要对药企全链条生产能力、自主配送能力、合约履 品经营和运输企业、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这些主体分
行能力进行监测和把关,并采取了一系列规范措施来确 别承担着药品的批发、运输、调配、处方和销售等工作。
保产品质量和供应 [5,9,12] 。(2)医保方的监管方式从事后 其中,后两个环节是直接与患者关联的环节,是考察整
处理转向事前提示、事中监控、事后处理相结合,实现了 个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优劣和效率高低的节点,也是带量
[14]
监督全覆盖、监管无盲区。医保支付标准的制定是由医 采购政策发挥成效的关键 。除了采用强制性的行政
保方主导的,而带量采购的实际交易价格是制定药品医 规范手段,即将药品使用情况纳入医保协议管理外,带
保支付标准的重要依据,若能引导实际交易价与采购价 量采购政策更注重通过激励机制引导公立医疗机构自
完成协同,使两者价格成正相关,同时把设置实际成交 主使用中选药品。因规范使用中选药品而减少医保基
价的计算公式确定下来并公之于众,确定了采购价就相 金支出的医疗机构,当年度医保总额预算额度不做调
当于确定了成交价,这将有助于在合理监管采购价的同 减,结余部分按比例留给该机构,用于推进其薪酬分配
[12]
时实现对医保支付标准的控制 。带量采购的药品采 制度等改革,以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医保机构作为
购价是由医保方、药企二者共同协商得出,且采购过程 带量采购政策的主导方,通过建立激励与惩戒并重的有
受到联合采购办公室的监管,具备完整的监管机制 。 效约束机制,引导作为收费方的医疗机构成为市场主
[12]
[15]
带量采购所获得的绝大部分廉价药品最终将交到公立 体,对症下药、合理诊疗和用药并规范临床路径管理 。
医疗机构手中,达到医疗降费、减轻患者负担的目的。 据文献报道,推进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关键在于政府
加强采购价与医保支付价的协同,可将从药企到患者整 药品价格管制改革与医保支付机制改革的协同并行,前
个药品生产-服用过程串联起来,此举将成为降低医疗 者治标、后者治本 。同理,医疗机构方通过设置合理
[16]
资本流通损耗、健全监管机制的有效途径。 用药规章并将合理用药纳入绩效考核也能推动医保支
2.2 带量采购政策与医保支付制度的间接协同作用 付方式的改革。
2.2.1 带量采购促使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作出调整以适 最后,医保支付标准与药品采购价协同,可助力异
应医保支付改革 首先,带量采购降低了流通成本和药 地报销价格的统一,间接促进了报销比例的扩大,提高
品价格,节省了医保基金支出。公立医疗机构作为医疗 了药品的可及性。带量采购政策从初次试点到推广至
服务和药品销售的主要供给方和主要终端,在药品价格 全国均委托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及其
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 阳光采购平台承担具体集中采购工作;国家医疗保障局
·148 · China Pharmacy 2021 Vol. 32 No. 2 中国药房 2021年第32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