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中国药房》2020年22期
P. 71
析,并绘制增量成本-效用散点图和可接受曲线。 表3 文献质量评分结果(分)
2 结果 Tab 3 Results of literature quality evaluation(score)
2.1 Meta分析结果 第一作者/试验编号及发表年份 随机 盲法 失访/退出 Jadad评分
NCT01551290 2012 [13] 1 1 1 3
2.1.1 文献检索、筛选及质量评价结果
Sands BE 2001 [16] 1 0 1 2
经检索,共获得502篇相关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 Probert CS 2003 [17] 2 1 1 4
准进行筛选后,最终纳入8篇文献 [13,16-22] ,共计9项研究, Armuzzi A 2004 [18] 1 0 1 2
Ochsenkühn T 2004 [19] 1 0 1 2
775例患者(试验组389例、对照组386例)。文献筛选流 Rutgeerts P 2005 [20] 2 1 1 4
程图见图2,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见表2。8篇文献 [13,16-22] NCT00984568 2009 [21] 1 0 1 2
白笠 2016 [22] 1 0 1 2
均为RCT并报告了失访和退出情况,3篇文献 [13,17,20] 采取
况进行亚组分析。在双盲试验亚组中共有 2 篇文献(3
了盲法。文献质量评价结果见表3。
项研究) [13,20] 报道了临床反应率,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
通过数据库检索获得相关文 通过其他资源补充获得相关 性(P=0.81,I =0);在非双盲亚组中共有3篇文献 [16,19,21]
2
献(n=502) 文献(n=0)
报道了临床反应率,各研究间亦无统计学异质性(P=
删除重复文献(n=83)
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经济学评价(n=73) 0.39,I =0)。Meta 分析结果显示,在诱导治疗时期,双
2
研究目的不符(n=229)
综述及药理学介绍(n=86)
回顾性研究(n=19) 盲试验亚组中试验组患者的临床反应率显著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97,95%CI(1.64,2.36),
阅读文题和摘要初筛后
纳入(n=12) P<0.000 01];在非双盲亚组中,两组患者的临床反应率
仅有摘要,无法获取全文(n=2)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4,95%CI(0.68,1.31),
缺少关注结果指标(n=2)
P=0.72],详见图3。
阅读全文复筛后纳入
(n=8)
图2 文献筛选流程图
Fig 2 Flow chart of literature screening
表2 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
Tab 2 General information of included literatures
第一作者/试验编号及 性别(男/女), 年龄(x±s), 结局
发表年份 组别 例数 例 岁 干预措施 指标
NCT01551290 2012 [13] 试验组 50 未提及 未提及 英夫利昔单抗5 mg/kg ①②③
对照组 49 未提及 未提及 常规治疗 图 3 两种方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反应率的 Meta
Sands BE 2001 [16] 试验组 3 2/1 43.7±17.0 英夫利昔单抗5 mg/kg ①③ 分析森林图
对照组 3 2/1 40.3±16.0 常规治疗
Probert CS 2003 [17] 试验组 23 未提及 未提及 英夫利昔单抗5 mg/kg ②③ Fig 3 Meta-analysis forest plot of clinical response
对照组 20 未提及 未提及 常规治疗 rate of two regimens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
Armuzzi A 2004 [18] 试验组 10 未提及 未提及 英夫利昔单抗5 mg/kg ②
对照组 10 未提及 未提及 甲基泼尼松龙0.07~1 mg/kg tive colitis
Ochsenkühn T 2004 [19] 试验组 6 3/3 31.3±7.2 英夫利昔单抗5 mg/kg ①② ②临床缓解率。有6篇文献(7项研究) [13,17-22] 报道了
对照组 7 3/4 42.5±22.0 泼尼松龙1.5 mg/kg 2
Rutgeerts P 2005 [20] 试验组 121 未提及 42.4±14.3 英夫利昔单抗5 mg/kg ①②③ 临床缓解率,但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P<0.000 01,I =
对照组 121 未提及 41.4±13.7 常规治疗 93%),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经考察,异质性与研究是否设
试验组 121 未提及 40.5±13.1 英夫利昔单抗5 mg/kg ①②③
对照组 123 未提及 39.3±13.5 常规治疗 盲有较大关系,故本研究根据设盲情况进行亚组分析。
NCT00984568 2009 [21] 试验组 15 5/10 39.9±15.2 英夫利昔单抗5 mg/kg ①②③ 在双盲试验亚组中共有 2 篇文献(3 项研究) [13,20] 报道了
对照组 13 6/7 41.6±15.3 泼尼松龙40 mg/d 2
白笠 2016 [22] 试验组 40 25/15 31.05±1.56 英夫利昔单抗5 mg/kg ② 临床缓解率,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16,I =
对照组 40 24/16 32.05±2.56 泼尼松片10 mg/次 45%);在非双盲亚组中共有 4 篇文献 [17,19,21-22] 报道了临
2.1.2 结局指标Meta分析结果 床缓解率,各研究间亦无统计学异质性(P=0.42,I =
2
①临床反应率。有5篇文献(6项研究) [13,16,19-21] 报道 0)。Meta 分析结果显示,在诱导治疗时期,双盲试验亚
了患者治疗后的临床反应率,但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 组中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
2
性(P=0.002,I =73%),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经考察,异 统计学意义[RR=3.19,95%CI(1.83,5.57),P<0.000 1];
质性与研究是否设盲有较大关系,故本研究根据设盲情 在非双盲亚组中,两组患者的临床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22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22 ·27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