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2020年21期
P. 102

8~10剂给药前血药谷浓度者。                                     效评价标准为:按临床治愈和临床无效进行评定。细菌
        1.1.2 排除标准                                          学疗效判断标准:按病原菌清除、假定清除、假定未清
            (1)使用替考拉宁后 3 d 内死亡者;(2)行连续性肾                    除、其他进行评定,以清除和假定清除计算细菌清除
        脏替代治疗(CRRT)者;(3)替考拉宁用药时间≤7 d者;                      率。将药品不良反应根据因果关系判定为肯定、很可
        (4)替考拉宁用药期间数据收集不全、无法评价疗效和                           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6级,前三者计为
        安全性者。                                               发生药品不良反应。
        1.2 研究对象                                            1.6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前瞻性地收集 2018 年 7 月至 2020 年 6 月南                   采用 SPSS Statistic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
        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重症监护室中                            析。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则以 x±s 表示,采用独
        目标性治疗使用替考拉宁高剂量方案的患者,按照“1.1”                         立样本 t 检验;如不符合正态分布,则以中位数(四分位
        项下标准筛选纳入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用                             数间距)[M(P25,P75 )]表示,采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计
        药前肌酐水平,采用 Cockcroft-Gault 公式估算出其内生                  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数表示,采用χ 检验。P<0.05表示
                                                                                          2
        肌酐清除率[肥胖患者(体质量指数>30)按瘦体质量公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式计算]    [7-8] ,并经体表面积矫正后得到矫正肌酐清除                    2 结果
        率[内生肌酐清除率×体表面积(m)/1.73 m ]。矫正肌                      2.1 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2
                                       2
        酐清除率>130 mL/(min·1.73 m)的患者划分入 ARC                      本研究最终纳入56例有效病例,其中ARC组18例、
                                     2
                                                  2
        组,矫正肌酐清除率为 50~130 mL/(min·1.73 m)的患                 肾功能正常组 38 例。与肾功能正常组比较,ARC 组患
        者划分入肾功能正常组。本研究已通过南京医科大学                             者更年轻(P<0.001),血清白蛋白水平更低(P<0.05),
        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每位                           其余各项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
        患者或其家属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者一般临床资料见表1。
        1.3  治疗方法及指标记录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两组患者均静脉使用注射用替考拉宁[规格:200                         Tab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J20171006,生产商:意大利                             in 2 groups
        Sanofi S.p.A 公司,分装企业: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                   项目               ARC组(n=18) 肾功能正常组(n=38)  统计值  P
                                                                                                      2
        司)]进行抗感染治疗。两组用药方案相同:负荷剂量均                           性别(男/女),例           9/9      21/17    0.136(χ)  0.712
                                                            年龄(x±s),岁        51.4±18.4  75.2±11.4  -3.758(t) <0.001
        为 600 mg,q12 h×3 剂;维持剂量均为 6~10 mg/kg,
                                                            身高(x±s),cm       168.0±9.4  165.0±6.2  1.388(t)  0.171
        qd[根据第4剂前血药谷浓度是否达标(目标血药谷浓度                          体质量(x±s),kg      61.5±6.6  59.8±12.6  -0.108(t)  0.914
        为 10~30 mg/L)来调整维持剂量]。记录患者一般临床                      白蛋白(x±s),g/L     28.8±4.7  32.6±5.9  -2.318(t)  0.025
                                                            总胆红素[M(P25,P75)],μmol/L  9.4(5.5,19.0)  9.0(4.9,16.8)  -0.012(Z)  0.991
        资料、临床感染症状与体征、感染性诊断、感染部位、病
                                                            谷氨酸转氨酶[M(P25,P75)],U/L  26.0(21.5,48.0)  31.0(21.0,47.0)  -0.334(Z)  0.738
        原学检查结果(包括替考拉宁药敏试验结果)、影像学检                           血小板(x±s),×10 L -1  190.0±86.8  207.1±136.3  -0.394(t)  0.696
                                                                     9
        查结果、替考拉宁给药时间和剂量、替考拉宁血药谷浓                            血红蛋白(x±s),g/L    95.6±12.8  101.1±25.4  -0.704(t)  0.487
        度数据和血液采样时间以及用药前后患者体温、血常                             2.2  患者感染部位及病原学检查指标分布情况
        规、生化指标、炎症指标等。                                           两组患者均以肺部感染为主,其他部位感染还有血
        1.4  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测定                                    流感染、腹腔感染、胰腺坏死伴感染、胆道感染等,感染
            两组患者均于替考拉宁第 4 剂给药前 30 min 和第                    部位分布在两组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8~10 剂给药前 30 min 取血 4 mL,置于含 EDTA 的抗                0.05)。ARC组患者感染性休克发生率较肾功能正常组
        凝管中,以 12 000 r/min 离心 10 min,取上清液,置于                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C 组和肾功能
        -80 ℃条件下保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                         正常组患者分别检出 21、42 株革兰氏阳性菌,其中病原
                                         [9]
        定不同时间点的替考拉宁血浆谷浓度 。色谱条件:色                            学标本均以血标本和痰标本为主,其他标本还有引流
        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 (250 mm×4.6 mm,5 μm),流       液、分泌物、尿液标本。检出菌种主要为肠球菌属、金黄
        动相为 0.01 mol/L NaH2PO4溶液(pH 3.3)-乙腈(75 ∶ 25,        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药敏报告中替考
        V/V),流速为 1.0 mL/min,检测波长为 240 nm,柱温为                拉宁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布主要为 MIC≤1 mg/L,有
        35 ℃,进样量为20 μL。                                     3 株(松鼠葡萄球菌 1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 2 株)MIC=2
        1.5  患者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情况观察                                mg/L,2 株(均为屎肠球菌)MIC=4 mg/L。ARC 组和肾
            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4个方                         功能正常组患者中各有8例(44.4%)和12例(31.6%)合
        面评估临床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                             并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两组患者感染部位及病原学检
        《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疗                           查指标分布情况见表2。
                                       [10]

        ·2652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21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21期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