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202014
P. 41
述两种成分在挥发性成分总含量中所占比例均较大,但 虽然主要挥发性成分相似,但其含量有所不同。此外,
在根和茎叶中的含量具有明显差异。根中酸类成分的 透骨香根和茎叶挥发油中含有多种香料原料或药用活
含量较茎叶高,茎叶中酯类成分的含量较根高。根和茎 性物质,具有较高的工业价值和药用价值,阐明其所含
叶中均含有烯烃类、酯类、杂环类、酮类、酸类、苯环类、 化学成分能为透骨香药材药用部位的筛选及药材炮制
醛类、醇类、烷烃类成分;根和茎叶中相同挥发性成分的 等研究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和参考,透骨香药材提取所
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48.87%、91.30%。 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药理作用还有待进一步
3 讨论 考察。
透骨香具有抗炎镇痛、抑菌、抗氧化、调节胃肠功 参考文献
能、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眩晕等广泛的药理作用,且毒 [ 1 ] 刘绍欢,梁光平,漆珍珍,等.不同产地透骨香叶挥发油中
[11]
性较低、安全性较高 。本研究发现,水杨酸甲酯是透 水杨酸甲酯的含量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骨香根和茎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其相对百分含量分别 (30):18498-18500.
[ 2 ] 马小军,赵玲,杜程芳,等.滇白珠及其同属药用植物研究
为 20.30%、86.72%。水杨酸甲酯为无色或带淡黄色的
进展[J].中草药,2001,32(10):945-949.
液体,有特殊的香气,味甜而辣 。该化合物具有解热镇
[8]
[ 3 ] 刘绍欢,何晶晶,詹云慧,等.透骨香不同部位显微特征研
痛、抗风湿等功效,其不仅是透骨香挥发油中的主要成
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7):1644-1647.
分,也是白珠树属植物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和特征性成
[ 4 ] 王丽,吕纪华,刘瑛,等.壮药透骨香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
分,含量极高;同时其还是透骨香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
活性部位筛选及机制研究[J].药学研究,2019,38(1):
主要药效物质 [10,12] ;还有研究报道,水杨酸甲酯可能是抑 8-11.
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变形 [ 5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苗药
杆菌的主要药效成分 [4,13] ,采用水杨酸处理过的棉叶喂 卷[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466-467.
食,能抑制棉蚜的生长发育,其作用机制与激发防御性 [ 6 ] 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
蛋白酶、苯丙氨酸酶(PAL)、天然多酚氧化酶(PPO)、过 准[S].2003年版.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308.
氧化物酶(POD)等酶的表达有关 。 [ 7 ] 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云南省中药材标准:第2册
[14]
在透骨香根和茎叶中都含有酸类化合物,如棕榈 彝族药[S].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83.
酸、油酸、亚油酸等脂肪酸类成分。研究发现,脂肪酸类 [ 8 ] 郑利嫔.水杨酸甲酯控制菌检查法验证[J].海峡药学,
化合物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且兼具调节血脂、软化血 2015,27(12):79-80.
[ 9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S].2015年
管、降低血压、抗血小板聚集、促进微循环等活性 [15-16] 。
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03.
该类化合物存在于透骨香的根和茎叶挥发油中,在根中
[10] 杨晓艳,吴林冬.凯里地区透骨香叶的化学成分 GC-MS
相对百分含量较高,达 38.26%。其存在对于评价透骨
分析[J].凯里学院学报,2013,31(3):38-40.
香挥发性成分整体功效具有一定意义,也具有一定的药
[11] 肖壮,朱成华,唐涛,等.滇白珠的药理、毒副作用研究及
用价值。透骨香根和茎叶中还含有较多的苯环类成分, 开发应用进展[J].中国药房,2017,28(26):3726-3729.
这些化学成分可能是透骨香的香味来源。透骨香根和 [12] 吴琴,叶冲,宋培浪,等.透骨香中水杨酸甲酯的含量测
茎叶中还含有含量较低的烯烃类成分,如石竹烯,具有 定[J].贵州化工,2007,32(4):37-38.
[17]
局麻、抗炎、驱蚊虫、抗焦虑、抗抑郁作用 。 [13] 肖壮,朱成华,唐涛.滇白珠的药理、毒副作用研究及开发
综上所述,透骨香根和茎叶中挥发性的成分主要为 应用进展[J].中国药房,2017,28(26):3726-3729.
水杨酸甲酯和棕榈酸,且含量极高。在根和茎叶的16种 [14] 王燕芳.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诱导棉花抗虫性的初步研
相同挥发性成分中,水杨酸甲酯在根中占20.30%,在茎 究[D].阿拉尔:塔里木大学,2015.
叶中占 86.72%,说明茎叶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水杨 [15] 韩飞,陈泣,舒积成,等.湖北产牛至药材不同提取部位挥
酸甲酯,具有解热镇痛、抗风湿等多种药理作用;棕榈酸 发油GC-MS分析[J].中草药,2015,46(13):1887-1891.
[16] 吴健,项峥,许颖,等. GC-MS分析中药白及中脂肪酸成
在茎叶中占2.6%,而在根中占19.86%,说明根中的主要
分[J]. 食品与药品,2014,16(6):428-430.
成分是水杨酸甲酯和棕榈酸,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
[17] 刘晓宇,陈旭冰,陈光勇. β-石竹烯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
硬化、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作用。同时,根和茎
性与合成研究进展[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2,32(1):
叶中还含有丰富的其他活性物质,如棕榈油酸、油酸 、石
104-110.
竹烯等,但这些成分含量较低,且两部位含量差异大。 (收稿日期:2020-02-13 修回日期:2020-06-04)
由此可知,透骨香根和茎叶的挥发性成分有明显差异; (编辑:邹丽娟)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4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4 ·16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