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202014
P. 105

状,详见表3。由表3可知,两组患者头晕头胀、头痛、心                         为可靠。
        悸出汗、恶心呕吐、乏力、面红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                          2.5 发表偏倚分析
        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 6 项研究             [14-15,18-19,22-23] 进  以心绞痛缓解显效率(3 min 内)为指标,采用 Rev
        行合并后发现,试验组患者 ADR 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                         Man 5.3 软件绘制倒漏斗图,采用 Stata 15.1 软件进行
        组[RR=0.52,95%CI(0.36,0.75),P=0.000 5]。             Eegg’s检验,结果见图7、图8。由图7、图8可见,各研究
            表3 两组患者ADR发生率的Meta分析结果                         散点主要分布在倒漏斗图的上方,左右两侧对称;Egger’s
        Tab 3 Meta-analysis of the incidence of ADR in 2   检验结果显示,t=0.51,P=0.625>0.05。这提示本研究
               groups                                      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
                           异质性
        相关指标    纳入研究数              合并模型    RR(95%CI)  P             0  SE(log[RR])
                          P  I ,%
                              2
        头晕头胀    6 [14-15,18-19,22-23]  0.96  0  固定效应模型  0.57(0.29,1.13) 0.11  0.2
        头痛      4 [14-15,22-23]  0.86  0  固定效应模型  0.43(0.12,1.50) 0.19
        心悸出汗    5 [14-15,18,22-23]  0.97  0  固定效应模型  0.44(0.16,1.17) 0.10  0.4
        恶心呕吐    5 [14-15,18,22-23]  0.94  0  固定效应模型  0.96(0.30,3.06) 0.95
                                                                   0.6
        乏力      3 [14-15,18]  0.86  0  固定效应模型  0.70(0.18,2.74) 0.61
        面红      3 [14-15,23]  0.97  0  固定效应模型  0.48(0.14,1.70) 0.26  0.8
        合计      6 [14-15,18-19,22-23]  0.78  0  固定效应模型  0.52(0.36,0.75) 0.000 5
                                                                                                  RR
                                                                   1.0
        2.3.5  治疗后NO水平       2项研究    [22,24] 报道了治疗后NO               0.1  0.2   0.5  1   2     5    10
        水平,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11,I =60%),采                        图7 心绞痛缓解显效率(3 min 内)的倒漏斗图
                                             2
        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详见图6。Meta分析结                       Fig 7 Inverted funnel plot for improvement rate of
        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angina pectoris(within 3 min)
        义[SMD=-0.08,95%CI(-0.61,0.45),P=0.76]。                     2
                                                                 SND of effect estimate  0  Study



                                                                                            regression line
                                                                                                 15
          图6 两者患者治疗后NO水平的Meta分析森林图                                -2  0       5         10  95%CI for intercept
                                                            图8   心绞痛缓解显效率(3 min 内)的Egger’s检验图
        Fig 6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NO level in 2
                                                           Fig 8 Egger’s test chart for improvement rate of angi-
               groups after treatment
                                                                  na pectoris(within 3 min)
        2.4  敏感性分析
                                                           2.6  TSA分析
            以心绞痛缓解显效率(3 min内)为疗效指标进行敏
                                                               以心绞痛缓解显效率(3 min 内)为指标,设定Ⅰ类
                                      [17]
        感性分析,在剔除最大权重的研究 后,Meta 分析结果
                                                           错误概率α为 0.05,Ⅱ类错误概率β为 0.1,因一项研究                [17]
        显 示 两 组 患 者 无 显 著 差 异 [RR=1.11,95% CI(0.98,
                                                           为低偏倚研究,采用低偏倚信息量(LBIS)得出相对危险
                                          [22]
        1.25),P=0.09];在剔除最小权重的研究 后,Meta分析
                                                           度减少率(RRR=1-RR=-12.25%)和对照组阳性事
        结果显示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RR=1.11,95%CI
                                                           件发生率(CER=46.78%),采用 TSA 0.9 软件计算期望
       (1.02,1.22),P=0.02];改为随机效应模型后,结果显示
                                                           信息值(RIS),并进行 TSA 分析,结果见图 9。由图 9 可
        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RR=1.11,95%CI(1.02,1.22),
        P=0.02]。这提示心绞痛缓解显效率(3 min 内)的 Meta                 见,累计 Z 值在纳入第 5 项研究           [18] 时已越过传统界值
                                                                                     [22]
        分析结果稳定性不高,易受到大样本研究 的影响,故                           (Z=1.96),纳入第 11 项研究 时(样本量累计为 1 847
                                            [17]
        疗效结果尚需更多大样本的RCT加以验证。                               例,累计Z值为-2.31)仍未越过TSA界值(当前TSA界
            以ADR发生率为安全性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在剔                        值为-2.83)。由于累计Z值未超过TSA界值,总样本量
        除最大权重的研究 后,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显著                         未达到RIS(RIS为3 201例),提示心绞痛缓解显效率(3
                        [17]
        低于对照组[RR=0.48,95%CI(0.34,0.67),P<0.000 1];         min 内)的 Meta 分析结果可能存在Ⅰ类错误(假阳性),
        在剔除最小权重的研究 后,Meta分析结果亦显示试验                         需以纳入3 201例患者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心绞痛缓解显
                            [19]
        组显著低于对照组[RR=0.44,95%CI(0.34,0.57),P<               效率的Meta分析结果。
        0.000 01];改为随机效应模型后,结果依旧相同[RR=                         以ADR发生率为指标,设定Ⅰ类错误概率α为0.05,
                                                                                        [17]
        0.48,95%CI(0.38,0.61),P<0.000 01]。这提示ADR发          Ⅱ类错误概率β为0.1,因一项研究 为低偏倚研究,采用
        生率的 Meta 分析结果稳定性较好,所得安全性结果较                        LBIS得出RRR(58.54%)与对照组CER(23.78%),采用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4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4  ·1759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