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202012
P. 125

胆南星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相关复方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Δ


                                1,2 #
              1*
        唐照琦 ,李 彪 ,王秋红 ,匡海学(1.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广州 510006;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
                                          2
        哈尔滨 150040)
        中图分类号      R284;R28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0)12-1523-0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0.12.21

        摘  要   目的:为胆南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胆南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Arisaema Cum Bile”
       “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
        PubMed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1990年3月-2020年4月的相关文献,并在查阅药典、法规、相关书籍的基础上,对胆南星的化学成
        分、药理作用和其复方临床应用的进展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81篇,其中有效文献50篇。胆南星的
        化学成分包括胆汁酸类、黄酮类、酚类、核苷类和糖类成分等;由于胆汁来源和炮制方法的不同,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区别,
        且少见专属于胆南星的成分。胆南星的药理作用包括清热、抗炎镇痛、抗惊厥、抗氧化等。胆南星常入复方应用于临床,对于癫
        痫、缺血性脑卒中、癌痛等病症的治疗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后续研究中可对其药效成分及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阐明胆南
        星的药效物质基础,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胆南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胆南星(Arisaema Cum Bile)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                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l.)schott]、异叶天南星(A.       1 化学成分
        heterophyllum Bl.)或东北天南星(A. amurense Maxim.)           胆南星是由天南星药材与胆汁共同制得,成分组成
        的干燥块茎与胆汁共同制成的炮制品,味苦、微辛,性                           较为复杂,主要含有胆汁酸类、黄酮类、核苷类、酚类、糖
        凉。2015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收录的胆南星有两                       类等成分,其所含化学成分与天南星药材、辅料胆汁中
        种,一种为生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发酵加工                           的成分基本类似,经过炮制后新产生的专属于胆南星的
        而成的发酵制品,另一种为制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                           化学成分较少见       [4-14] 。
                                    [1]
        胆汁经蒸制加工而成的混合制品 。胆南星原药材天南                           1.1  胆汁酸类成分
        星为辛温燥烈之品,且有毒,而辅料胆汁味苦性寒,能清                              胆南星炮制时可选用牛胆汁、猪胆汁或羊胆汁作为
        热解毒,天南星经胆汁炮制后可除去其燥烈之性及毒                            辅料,具体的炮制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将生天南星与
        性,药性发生转变,性由温转凉,味由辛转苦                 [2-3] 。胆南星    胆汁共同发酵制成发酵制品,另一种是将制天南星与胆
        归肺、肝、脾经,具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的功效,可用于                         汁共同蒸制得到混合制品 。由于炮制时使用的胆汁种
                                                                                  [1]
                                                   [1]
        治疗痰热咳嗽、咯痰黄稠、中风痰迷、癫狂惊痫等症 ,在                         类和炮制方法不同,所制胆南星含有的胆汁酸类成分亦
        临床上多入复方,少见有单味药应用。为深入了解胆南                           有明显差别。胆酸和去氧胆酸主要存在于用牛胆汁发
        星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的相关进展,笔者以“胆南星”                           酵制得的胆南星中         [4-5] ,猪胆酸和猪去氧胆酸主要存在于
       “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Arisaema Cum                     用猪胆汁发酵制得的胆南星中              [5-10] ,此外,牛、羊、猪胆汁
        Bile”“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发酵制得的胆南星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鹅去氧胆酸                   [4-10] 。
       “ Clinical application”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              结合型胆汁酸大多存在于混合制胆南星中,游离型胆汁
        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1990年                      酸则大多存在于发酵制胆南星中(因为发酵使胆汁中原
        3 月-2020 年 4 月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共检索到相                     本所含的结合型胆汁酸发生了断链分解,产生了未结合
        关文献 281 篇,其中有效文献 50 篇。在结合药典、法规                     氨基酸的游离型胆汁酸)           [7,10-11] ,所以这两种炮制方法对
        及相关书籍的基础上,分别对胆南星的化学成分、药理                           应的胆汁酸类化合物的母核是完全不同的,详见图1、表
        活性及相关复方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药的进                           1。但也有研究在发酵制胆南星中发现了甘氨猪去氧胆

                                                                                            [6]
           Δ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项目                   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等结合型胆汁酸 ,推测可能与炮
       (No.2018YFC1707100);“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制工艺有关,发酵时间的长短和炮制条件是否适宜发酵
       (No.2018ZX09731-001)                                菌种生存均有可能影响胆汁酸类成分的转化。此外,胆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炮制原理与饮片质量标准。电
                                                           南星中大多数胆汁酸类成分在其辅料胆汁中均有发
        话:020-39353241。E-mail:Tangzhaoqi00000@163.com
                                                           现 [12-14] ,而非炮制后新产生的物质。可见,胆汁中的胆汁
           # 通信作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药炮制及中药
        药 效 物 质 基 础 和 作 用 机 制 。 电 话 :020-39353241。 E-mail:qh-  酸类成分并未与天南星中的成分发生明显的化学反
        wang668@sina.com                                   应。胆南星的主要化合物及其来源见表2。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2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2  ·1523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