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202009
P. 88
含总黄酮的空白对照液。 品检测液及 S5 检测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 322 nm
2.2.4 检测波长的确定 分别取“2.2.3”项下芦丁对照 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连续测定6次。结果,芦丁对照品
品检测液、S5 检测液、S5′检测液和 S5″检测液,采用紫 检测液及S5检测液吸光度的RSD分别为0.18%、0.33%
外分光光度计在 200~700 nm 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先 (n=6),表明该方法精密度较好。
用空白对照液校正基线,下文同)。结果显示,各样品检 2.2.7 重复性考察 取栀子和淡豆豉(2 ∶ 1)共15.0 g,共
测液在波长为 322 nm 时均有吸收,因此将 322 nm 确定 6份,按“2.2.2”“2.2.3”项下方法制备检测液,采用紫外分
为本研究的检测波长。紫外扫描图见图4。 光光度计在 322 nm 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
1.00
线计算芦丁含量。结果,检测液中芦丁含量为 1.574
0.75 mg/mL,RSD为1.69%(n=6),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较好。
吸光度 0.50 2.2.8 稳定性考察 按“2.2.3”项下方法制备芦丁对照
0.25 品检测液、S5 检测液,分别于室温下放置 0、10、15、30、
0 45、60 min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 322 nm处测定其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时间,min 吸光度。结果显示,芦丁对照品检测液和 S5 检测液在
A.芦丁对照品稀释液
10 min内的吸光度较为稳定,从10 min后吸光度均开始
2.000
下降。稳定性试验结果见表2。
1.475
表2 稳定性试验结果
吸光度 0.950 Tab 2 Results of stability tests
吸光度
时间,min
0.425 芦丁对照品检测液 S5检测液
0 0.539 0.593
-0.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10 0.538 0.589
时间,min 15 0.530 0.572
B.栀子豉汤(栀子和淡豆豉质量比为2∶1) 30 0.520 0.551
2.00
45 0.491 0.527
60 0.467 0.513
1.50
吸光度 1.00 2.2.9 加样回收率试验 称取栀子和淡豆豉(2 ∶ 1)适
量,共 9 份,分别按已知含量的 0.5、1、1.5 倍比例加入芦
0.50 丁对照品,再按“2.2.2”“2.2.3”项下方法制备 S5 检测液,
0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 322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并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时间,min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含量,进而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
C.淡豆豉单煎液(淡豆豉用量为5.0 g)
芦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8.54%,RSD 为 1.25%(n=
2.00
9),表明该方法的准确度较好。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见
1.50 表3。
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吸光度 1.00 Tab 3 表3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 of content determina-
0.50 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样品编号 样品中含量,mg 加入量,mg 测得量,mg 加样回收率,% 平均加样回收率,% RSD,%
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1 31.48 15.00 46.00 96.80
时间,min
D.栀子单煎液(栀子用量为10.0 g) 2 31.48 15.00 46.08 97.33
3 31.48 15.00 46.15 97.80
图4 紫外扫描图 4 31.48 30.00 61.43 99.83
Fig 4 UV scanning spectrums 5 31.48 30.00 61.53 100.17 98.54 1.25
6 31.48 30.00 60.93 98.17
2.2.5 线性关系考察 取“2.2.1”项下系列质量浓度的 7 31.48 45.00 75.65 98.16
芦丁对照品溶液,分别置于不同 25 mL 量瓶中,同 8 31.48 45.00 75.78 98.44
“2.2.3”项下方法制备检测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 9 31.48 45.00 76.54 100.13
322 nm 波长处检测,记录吸光度。以芦丁质量浓度(c) 2.2.10 样品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取“2.2.3”项下各样
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进行回 品检测液,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322 nm波长处测定
2
归计算,回归方程为A=0.002 8c+0.000 2(R =0.999 7)。 其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总黄酮含量。结果显
结果表明,芦丁质量浓度在125~250 μg/mL范围内呈良 示,当栀子与淡豆豉的比例为1∶1时,栀子豉汤中总黄酮
好的线性关系。 含量最高(1.861 mg/mL);当栀子与淡豆豉的比例为1 ∶ 4
2.2.6 精密度考察 按“2.2.3”项下方法制备芦丁对照 时,淡豆豉单煎液和栀子单煎液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分
·1106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9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