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202009
P. 71
2
2
2
-3
7.192×10 CE+0.051DE-0.076A -0.096B -0.073C - 0.65 1.00
0.052D -0.086E 。对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mg/g 0.55 g/mL 0.50
2
2
表4 方差分析结果 柠檬酚含量, 0.45 固液比, 0
0.35
Tab 4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1.00 0.50 1.00 -0.50
0
-0.50 -0.50 0 0.50 -1.00
-1.00 -1.00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F P 固液比, g/mL 乙醇体积分数, % -1.00 -0.05 0 0.05 1.00
模型 0.196 6 20 25.642 0 <0.000 1 乙醇体积分数,%
A 0.000 2 1 0.430 3 0.517 8 A.乙醇体积分数与固液比的交互作用
B 0.003 8 1 9.661 4 0.004 6 1.00
0.65
C 0.001 8 1 4.565 7 0.042 6 mg/g 0.55 min 0.50
D 0.002 7 1 7.165 3 0.012 9 0.45
E 0.005 7 1 14.790 8 0.000 7 柠檬酚含量, 0.35 超声时间, 0
AB 0.008 3 1 21.560 6 <0.000 1 1.00 0.50 0.50 1.00 -0.50
0
0
AC 0.000 9 1 2.472 1 0.128 5 -0.50 -0.50 -1.00
乙醇体积分数, %
-1.00-1.00
AD 0.009 0 1 23.558 9 <0.000 1 超声时间, min -1.00 -0.05 0 0.05 1.00
乙醇体积分数,%
AE 0.001 3 1 3.503 4 0.073 0 B.乙醇体积分数与超声时间的交互作用
BC 8.910 0×10 -5 1 0.232 4 0.633 9
BD 0.000 1 1 0.273 9 0.605 3 0.65 1.00
BE 0.015 9 1 41.575 4 <0.000 1 mg/g 0.55 ℃ 0.50
CD 3.234 0×10 -5 1 0.084 4 0.773 9 0.45 0
CE 0.000 2 1 0.539 7 0.469 4 柠檬酚含量, 0.35 超声温度,
DE 0.010 6 1 27.641 6 <0.000 1 1.00 0.50 0 0.50 1.00 -0.50
0
固液比, g/mL
A 2 0.050 8 1 132.643 5 <0.000 1 -0.50 -0.50 -1.00
-1.00-1.00
B 2 0.080 6 1 210.385 6 <0.000 1 超声温度, ℃ -1.00 -0.05 0 0.05 1.00
固液比,g/mL
C 2 0.046 7 1 121.732 6 <0.000 1 C.固液比与超声温度的交互作用
D 2 0.023 7 1 61.948 9 <0.000 1 1.00
E 2 0.064 8 1 168.937 6 <0.000 1 0.65
残差 0.009 6 25 mg/g 0.55 ℃ 0.50
失拟项 0.009 6 20 柠檬酚含量, 0.45 超声温度, 0
误差项 0 5 0.35 1.00 -0.50
1.00
由表 4 中模型的 P 值(<0.000 1)可知,该模型的拟 0.50 0 0 0.50
-0.50 -0.50 -1.00
-1.00-1.00 超声时间, min -1.00 -0.05 0 0.05 1.00
合程度良好;柠檬酚含量与各试验因素之间的线性关系
超声温度, ℃
超声时间,min
2
显 著(R =0.953 5),校 正 系 数(R Adj )为 0.916 3,提 示 D.超声时间与超声温度的交互作用
2
91.63%的柠檬酚含量变化可用该模型解释,因此可用该 图4 A与B、A与D、B与E、D与E交互作用对柠檬酚含
模型分析和预测柠檬酚含量。由 F 值可知,5 个因素对 量影响的响应面图和等高线图
柠檬酚含量的影响大小为:E(超声温度)>B(固液比)> Fig 4 Response surface and contour plots of the inter-
D(超声时间)>C(硫酸铵加入量)>A(乙醇体积分数); action of A and B,A and D,B and E,D and E
由各一次项对应的 P 值可知,除 A 外,其余因素均对柠 on the content of citrusinol
檬酚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由各二次项对应的P 0.638 4、0.625 4 mg/g,平均含量为 0.633 9 mg/g(RSD=
值可知,5 个因素均对柠檬酚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 1.15%,n=3),与预测值 0.630 5 mg/g 相近(实测值与预
0.000 1);在交互相中,A与B、A与D、B与E、D与E之间 测值的RSD为1.16%,n=3)。
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 3 讨论
为进一步评价 A 与 B、A 与 D、B 与 E、D 与 E 之间交 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主要以糖苷形式存在,游
互作用对柠檬酚含量的影响并确定各因素的最佳水平 离的较少,现多采用回流或者超声法进行提取 [10-11,17] 。
范围,本研究采用 Design-Expert 8.0.6 软件绘制响应面 双水相提取由于具有操作简便、分相快等优点,故在中
图和等高线图,结果见图4。由图4可见,上述交互因素 药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双水相体系含
[12]
的响应面形状均较陡,等高线均呈明显的椭圆形,说明各 水量较高,与植物体内的生理环境相似;反应条件温和,
交互作用均较为明显。求解二次多元回归方程,得柠檬 不容易造成活性成分发生改变;再辅以超声、微波等手
酚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95.35%,固液比1∶50.35 段,可进一步改善提取的效果 。乙醇-硫酸铵系统是常
[18]
(g/mL),硫酸铵加入量 4.49 g,超声时间 48.7 min,超声 见的双水相体系之一,其分离原理为:无机盐在溶液中
温度57.6 ℃;预测柠檬酸含量为0.630 5 mg/g。 可电离出正、负离子,两种离子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
2.5 验证试验 同,故而形成电位差,当被提取物进入双水相体系后,由
精密称取小槐花粗提物 0.2 g,按“2.4”项下最优工 于其中所含化合物表面性质、电荷作用和分子间作用力
艺平行操作 3 次,所得柠檬酚的含量分别为 0.637 8、 的差异,导致其在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平衡发生了变化,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9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9 ·10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