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202006
P. 130
志》中未检索到具体的物种和拉丁名称。由于紫堇属植 用尼泊尔黄堇和尖突黄堇,但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也有
物分类中“紫堇”和“黄堇”存在混用现象,故笔者认为 使用羽叶点地梅和无尾果的情况,经追踪后得知该药
《中华藏本草》记载的粗梗紫堇和《新修晶珠本草》记载 材由青海药材市场流入。而在云南,则将尼泊尔黄堇
的西藏紫堇很可能分别为《中国植物志》中的粗梗黄堇 和尖突黄堇作为日官孜玛上品使用,将多叶紫堇和粗
(C. pachypoda Hand.)和西藏黄堇(C. tibetica Hook.)。但 梗紫堇作为下品使用。
《新修晶珠本草》记载的扭果紫堇和粗荚紫堇未能考证 3 日官孜玛的基原考证
出具体拉丁名称。近代汉译版藏药文献中记载的日官 笔者对 7~21 世纪有关日官孜玛药材特征描述的
孜玛来源植物详见表1。 12 部代表性藏药本草文献 [12,16-26] 进行考证,得出日官孜
表1 近代汉译版藏药文献中记载的日官孜玛来源植物 玛具有如下典型特征(如表2所示):(1)为罂粟科多年生
草本植物;(2)生于高寒石山的砂砾、水边和草甸间;(3)
汉译版藏药文献 来源植物 拉丁名称 出版年份
《青藏高原药物图鉴》 [9] 羽叶点地梅 P. filicula Maxim. 1973 分布于西藏、青海和新疆的高寒山区;(4)叶蓝色伴红色
白里金梅(三叶委陵菜) P. freyniana Bornm. var. freyniana. 光泽、长 1.5~3 cm,紧贴地表生长,呈莲座状;(5)花黄
长叶无尾果 C. longifolia Maxim.
《迪庆藏药》 [10] 尼泊尔黄堇(上品) C. hendersonii Hemsl. 1989 色,生于根叶结合处,总状花序,簇拥在叶中间,呈伞房
尖突黄堇(上品) C. mucronifera 状;(6)直根系,一般无侧根,细长,色红;(7)茎不分枝或
多叶紫堇(下品) C. polyphylla Hand. 少有分枝;(8)种子近圆形,黄褐色,直径约2 mm;(9)叶
粗梗紫堇(粗梗黄堇)(下品) C. pachypoda Hand.
《藏药志》 [11] 尼泊尔黄堇 C. hendersonii Hemsl. 1991 和花上常有露珠;(10)气味香,味苦。根据以上特征,能
长柄黄堇 C. cornutior 确定日官孜玛的来源植物为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可
羽叶花 A. elata F. Bolle var. elata 排除报春花科和蔷薇科植物为日官孜玛的可能性。在
矮生羽叶花 A. elata F. Bolle var. humilis F. Bolle
无尾果 C. longifolia Maxim. 当前作为日官孜玛使用的罂粟科植物中,同历代藏药本
钉柱委陵菜 P. saundersiana Royle var. saundersiana. 草文献描述特征相符程度最高的是尼泊尔黄堇(如图 2
羽叶点地梅 P. filicula Maxim. 所示),其次是尖突黄堇和金球黄堇(如图3所示),且其
《甘露本草明镜》 [12] 尼泊尔紫堇(尼泊尔黄堇) C. hendersonii Hemsl. 1993
[6]
《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 矮紫堇 C. hendersonii Hemsl. 1995 中唯尼泊尔黄堇的根为直根系、无侧根、表面呈红色,生
扁柄黄堇(尖突黄堇) C. mucronifera 长在高寒石山的砂砾、泉水边及高寒草甸的斑秃地(如
《中华藏本草》 [13] 矮紫堇(上品) C. hendersonii Hemsl. 1997 图2A~D)。因此,可确定尼泊尔黄堇为日官孜玛真品。
羽叶点地梅(上品) P. filicula Maxim.
多叶紫堇(下品) C. polyphylla Hand. 4 日官孜玛用药混乱的原因
粗梗紫堇(粗梗黄堇)(下品) C. pachypoda Hand. 日官孜玛用药混乱的现象主要由该药材资源分布
《中华本草:藏药卷》 [14] 尼泊尔黄堇 C. hendersonii Hemsl. 2002
《新修晶珠本草》 [15] 矮紫堇 C. hendersonii Hemsl. 2004 局限和不同地方藏医药工作者所参考和依据的文献不
扭果紫堇 同而导致。一方面,尼泊尔黄堇主要分布在西藏拉萨
西藏紫堇(西藏黄堇) C. tibetica Hook. 市、山南市和日喀则市,西藏昌都市和阿里地区的尖突
粗荚紫堇
羽叶点地梅 P. filicula Maxim. 黄堇资源量明显大于尼泊尔黄堇,而那曲市除有一定的
《藏药晶镜本草》 [16] 尼泊尔黄堇 C. hendersonii Hemsl. 2018 尼泊尔黄堇和尖突黄堇分布外,还有大量的金球黄堇资
金球黄堇 C. boweri 源,且后两者的资源分布和储藏量均远大于前者。在青
尖突黄堇 C. mucronifera
海,除可可西里地区和杂多县、治多县等地区有少量尼
2 日官孜玛的实际应用情况
泊尔黄堇分布外,其余地区均无此物种,但尖突黄堇的
经笔者亲自走访藏药材集散地和大型藏药企业,以
分布范围较广,且有较丰富的储藏量。甘肃和四川省内
及向各地方药厂物料负责人及藏医院制剂生产负责人
均无尼泊尔黄堇分布,但局部地区有尖突黄堇分布。云
致电和微信传图等方式调查发现,当前实际应用中作为
南亦无尼泊尔黄堇和尖突黄堇分布,但在迪庆、香格里
藏药材日官孜玛用药的植物主要有:尼泊尔黄堇、尖突 拉和丽江等地区有较丰富的多叶紫堇和粗梗黄堇资
黄堇(扁柄黄堇)、金球黄堇、羽叶点地梅和无尾果等 5 源。资源分布不同导致西藏拉萨市、山南市、日喀则市
种。上述品种在使用方面显示出了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和林芝市等地区在实际用药过程中只使用尼泊尔黄堇;
在西藏,以拉萨市为中心的山南市、日喀则市和林芝市 昌都市和阿里地区则既使用尼泊尔黄堇,也使用尖突黄
只使用尼泊尔黄堇;昌都市和阿里地区主要使用尼泊尔 堇;而西藏那曲市辖区在使用尼泊尔黄堇和尖突黄堇的
黄堇,但其中部分地区也使用尖突黄堇;那曲市除使用 同时,还使用金球黄堇。青海主要使用尖突黄堇,但药
尼泊尔黄堇和尖突黄堇外,还使用金球黄堇。在青海, 材市场上也能见到以羽叶点地梅和无尾果作为矮紫堇
主要使用尖突黄堇,但在药材市场也不乏见到以羽叶 (尼泊尔黄堇)销售。甘肃和四川藏区主要使用尖突黄
点地梅和无尾果作为日官孜玛销售。在四川,主要使 堇,但目前由于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成本降低,笔者在
·760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6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6期